在白洄下令后不久,那些守在城门口的黑骑全都撤回了县衙。
有关天地辰极和金属骰子的事情很快就会传遍江湖,这次是时间短,范围小,被引到襄城派的那些人都不难对付,他们的计划很顺利到最后,可之后,寻上门来找燕回的就不是今日这般简单了。
燕回带着金属骰子,暂时不方便再和楚惊弦、郭生、钟离晓同行,于是和三人商议,燕回今天就离开,楚惊弦三人在襄城派多待一天,明天再走,并约定在商阳商道的将军陵会合。
城门口不再有人严查,燕回非常顺利地离开了襄城,前往西郊的秋水赋石壁。
秋水赋石壁是襄城西郊一处“地标”。
剑明秋水,照月惊鸿。
秋水赋并非诗词歌赋一类,而是襄城派前任掌门苏平于此地剑道得成,剑意纵横其间,在石壁上留此秋水惊鸿,后被书法大家夏微无意所见,心有所感,题字“秋水赋”。
夜幕四垂,乌鸦啼鸣,溪涧泠泠淙淙,温度微凉。
火堆旁,孟逢晴给孟燕元热了中午打包的野鸡蘑菇竹笋汤,又拿出芝麻饼子在火上烤。
孟燕元捧着竹筒坐在孟逢晴旁边,喝得很慢。
和燕回分开后,孟燕元就有些情绪低落,今晚更甚。
孟逢晴烤好饼子后,在饼子夹了一些肉酱,递到孟燕元面前:“吃吗?”
孟燕元摇摇头,闷闷道:“我在想阿爹。”
孟逢晴又给芝麻饼子加了些辣的香菇酱:“嗯,那你慢慢想吧。”
孟燕元仰头望过去:“可是你以前是让我和你一起想的。”
“……”
那个时候燕回再有一个月就会假死离开京都,孟逢晴原意是想尽可能让孟燕元多念着一些燕回,这样等燕回回逍遥山后,孟燕元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陌生人,但是实际情况不大能说明白,他狡辩不了。
孟逢晴理亏:“那你想怎么样?”
孟燕元喝着汤考虑了一下:“我想听阿爹刚到逍遥山时候的故事。”
“刚到逍遥山啊……”孟逢晴不由自主露出笑意,“他刚到逍遥山的时候,和小云中差不多大。”
巫云中今年十岁,是巫朔从巫族带回逍遥山的,小小年纪整天一本正经的,巫朔说是因为巫云中的爹整天一本正经,才把好好一个可爱的小孩子教成个小顽固。
孟燕元脑海里冒出巫云中一板一眼配药的画面,有些迟疑:“阿爹那个时候可爱吗?”
孟逢晴忍不住笑起来,可不可爱真不好说。
他往火堆里扔了根木柴,眼中跳跃着火焰的暖绒明亮:“他啊,那个时候很有意思。”
燕回被带回逍遥山的一开始,大部分时候沉默寡言,阴郁灰暗,像一朵发霉的蘑菇。
他想让燕回开心一点,于是将师祖送他的宝贝蓝血矿给大师兄,让大师兄给燕回送了保命暗器;答应扮作二师兄小孩和二师兄一起去庙会,请二师兄给燕回讲天下故事;给三师姐找来漂亮的兰花,换来三师姐教燕回内观心诀……他的想法很简单:燕回变得厉害了就不会再受伤。
孟逢晴托着腮笑,那段时光大概是燕回一生最别扭、气性最大的时候:燕回会急于求成和自己怄气后不吃不喝躲起来;会别扭着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好意,总想着将这些好意变为“相互交换”;会用不说话的方法和他赌气,但还是会给他做好吃的、帮他采药……
孟燕元听得懵懵,拽了拽孟逢晴衣袖:“阿爹小时候真的会和你赌气吗?”
“当然啦。”孟逢晴握住孟燕元手,将孟燕元衣袖往上推一点,露出手腕上的手链,“我告诉你噢,他第一次和我赌气,就是因为这条手链。我当时听二师兄说了一些事情,想把手链还给他,他听到我要还手链,直接转身走了,然后就单方面和我赌气,不和我说话,不过那天他做了我一直想吃的软糖,就是有点酸。”
孟逢晴说完,将孟燕元袖子放下。
孟燕元抱着孟逢晴胳膊,满眼期待:“安安,我想吃阿爹做的糖了。”
……燕回做的糖早就被他吃完了,还没有做新的。
孟逢晴将饼子递过去:“要不你先吃点饼?”
孟燕元不想吃:“这个是咸的饼,我想吃甜甜的糖。”
“糖的话……”
孟逢晴想着怎么委婉告诉孟燕元,糖已经被他吃完了,忽然察觉到林中有细微动静传来,抬头往远处看过去。
黑暗中有人流风穿林般快速靠近这里,又在将近时轻盈如鸿毛飘落。
脚步声慢慢近了,明亮的火焰逐渐照亮来人全貌,燕回背着个包袱慢慢走过来。
孟燕元眼睛一亮,起身跑过去抱住燕回腿:“阿爹!”
燕回之前可从来没这个待遇,眼神询问孟逢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