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时隙之间 > 第65章 往矣(三)

第65章 往矣(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毕竟,看谢昭回平时那副寡言少语、内心又细腻非常的模样,什么话都闷在心里不愿意说,真不知道会被岳开阳的“无心之言”折腾成什么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岳墟的种种占星卜卦之术,本来也不是依靠勤学苦练就能掌握的知识。

星占术数,就好比墟外的奇门遁甲,不管在墟内还是墟外,向来就只有那些有天赋者才能领会其中真谛。

哪怕是那些出生就在岳墟的墟内人,也不是人人都能领会到背后的奥秘。

故而在上三墟中,人员流动实际上是十分频繁的。

譬如一名谢墟人,如果自小展现出了对于星占的痴迷或天赋,那么只要其家长愿意,便可以在年幼时送到岳墟修习占星之术,学成之后,再回到谢墟的礼堂中任职。

而如果一名岳墟人在这上面资质平平,则可以转投谢周二墟习武,学成后归来,成为岳墟武堂中的一员。

当然,如果有一些地位和门路的,也可以学得更精更深,譬如谢墟的偃术或是周墟的术法,但代价则是从此后就留在这两座墟地当中,嫁人或是入赘,后人则以丈夫或妻子的姓氏为姓。

此举又叫“归化”,在上三墟中不算少见,但平二墟的墟人要想用同样的办法进入上三墟,其条件就苛刻了许多。

话说回来,岳墟在上三墟中,人数是最少的一门,也和他们擅长的方向有不小的关系。

一般来说,五墟中皆设有武堂、工堂、刑堂和礼堂四堂,绝大多数墟人会在少年时代选定自己的修读方向,等到成年后,再进入对应的堂中就职。

四堂当中,又以武堂和工堂人数最多。

其中的工堂,正是负责制造和维修偃人的在地。

当然也不只是偃人,墟中方方面面的必需品,像是纺织绫罗绸缎,再如建造屋舍云梯,也都在工堂弟子的专修范围内。

至于武堂,顾名思义,自然就是那些习武弟子就职的地方。

武堂弟子的任务大致有二,一是巡山狩猎,为墟人准备日常的吃食,至于其二,就是在墟地里“出外勤”,巡视那些少人来往的外围墟地,避免这些地方被虚域悄无声息地入侵。

在谢周二墟中,墟人如果难以参悟那些需要天赋的偃术和术法,尚还可以留在墟中习武或学习基础偃术,以勤补拙,将来则进入墟中至关重要的武堂和工堂任职。

但如果一名岳墟人,在观星和卜算上都资质平平,如果想在墟地中有所发展,就只能走转投谢周二墟习武学艺的方向。

而这些离墟求学的岳墟人,有不少就留在学艺的那座墟地里,除非逢年过节,也不回岳墟了。

然而如果他既没有天赋,又实在不想离开岳墟,就只能成为墟地里一名极普通的星官,进入岳墟独有的观星楼中劳作。

这些最底层的星官,因为没有任何才能可言,只能夜复一夜,在偌大的观星楼中观察星象的运转流动,将其记录在册,再递交给上一级的卜官,让卜官来做推算问卜之事,而无法仅靠自己的双眼洞穿群星背后的奥秘。

尽管如此,观星楼中需要的星官和卜官,数量到底还是有限。

毕竟观星一事,一千个资质平平的星官,都不比一个超群绝俗的奇才来得顶用。

当年的岳开阳,可以说是百年以来、甚至近千年来,岳墟出现过的最耀眼的天才——

毕竟在史志记载中,五墟使用的上一套历法,在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这一千年来,这套历法虽时有调整,差异却始终不大,每隔几年都得重新校正所谓的“岁差”*。

岳墟人故而常常私下里调侃他们的工作,说时历出错不可怕,还可以“缝缝补补又一年”嘛。

而天予历的横空出世,却可以说是一举革新了“岁差”的概念,彻底改变了过往的历法推算系统。

自那以后,但凡岳墟人需要推演新一年的月令,只消将星辰轨迹代入一个庞杂的公式,经过一番演算,便可以得到一个八九不离十的答案。

岳开阳推演出天予历时,年纪尚不足二十。

墟人皆叹其惊才绝艳,然而他自己却说,这历法是上天托梦告知,之所以名“天予”,即是取“上天赐予”之意。

但不管他出此言只是出于谦逊,天予历本身就是由他亲自推演得出,还是当真有墟中神明向他托梦,这两者在墟人看来,都是值得推崇、甚至于万分神圣之事。

也是因此,对于他的年少即位,不单是在岳墟,哪怕在整个上三墟中,也鲜少有人置有微词。

相比起来,谢昭回虽然也属于天资聪颖的一卦,但对比起当年的岳开阳,还是稍逊一筹——这还是往好里说。

所谓的“一筹”,到底是有几筹,没人能说得清。

或许只是缺少一个契机,也或许是深不见底的鸿沟,谁知道呢。

毕竟天予历,可是过去上千年以来,都不曾有人能推断至如此精确的历法!

当然,对谢昭回来说,又有另一层不可避免的劣势,就是夜盲造成的影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无法亲自在夕时登观天象,只有借由那些由岳墟人观象后绘制下的星图,方能接触到那些天阙当中的星斗,和群星运转的轨迹。

然而经手他人传达的星图,毕竟经过了一次转送,或多或少都会损失些信息,没有亲自观象来得顶用。

不过夜观星象,本身也是个苦差事。

要想观察星辰的流转,向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要每夜都亲自观星,就更是苦上加苦了。

在岳墟中,负责记录星图的星官一职,都是轮值的岗位,毕竟人都需要休息,没有谁能经得住经年累月的颠倒日夜。

以前的岳墟家主,之所以无人能与岳开阳相提并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往往养尊处优,不愿亲自观象,又或者日程繁忙,被其他事务分散了注意力,故而忽略了从星空来的第一手信息。

但岳开阳,则完全不同。

从年幼时起,他就成日地泡在岳墟最高的观星楼里,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地端量头顶上的星空。

因为不受父亲喜爱,其他墟人也大都视他为无物,哪怕他十天半个月都不见个人影,也不会有人在意他的行踪。

只有当同样年少的谢在予,从谢墟到岳墟中来找他的时候,他方才会从浩瀚穹苍、满天星斗中低下头来,“纡尊降贵”地落到凡尘当中,看看凡俗中的人们到底在做些什么,是在为何事而喜,又在为何事而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