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太子没有死在去往南诏国的路上,反而平安归来。
然而庆帝废储的心思没有变,一场风波如惊雷般劈开朝堂的平静。
范闲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身为庆帝的私生子,又是三皇子的老师,范府与宜贵嫔之间断不掉的亲戚关系。
在世人的眼中,范闲早已是地地道道的三皇子派。因此,朝中部分官员已暗中向三皇子靠拢,三皇子隐然成为了储君的热门选手。
以舒芜、胡大学士为首的文臣,担忧储君更迭会引发政局动荡,同时警惕着范闲和鉴查院的势力借机扩张,威胁文官集团地位,坚决反对废储。
舒芜大人甚至在朝会上当面痛斥范闲“有不臣之心”,被庆帝强制回家休养。
出乎意外的,与太子争夺储位多年的二皇子成为了“保太子”派。主动上书替太子辩解,并发动派系官员支持。
毕竟,若太子被废,三皇子和范闲就会成为庆帝扶持的新势力。
林婉儿等实权派官员,虽对废储存疑,但慑于庆帝权威,选择保持沉默。既不公开支持废储,也不直接对抗皇帝。
总之,林婉儿很好地贯彻了林家明哲保身的优秀传统。
几方势力各自发力,庆国朝廷陷入了一种轰轰烈烈又尴尬沉默的对峙之中。
就在此时,一块石碑打破了局面。
大东山上居然藏着神庙的宝藏,得之可颠覆天下!
神庙在齐国现世,展露神迹,亲定战豆豆成为女帝。
神庙对齐国的特殊关照,使百姓对齐国的信心大增,庆国权威不可否认地受到影响。
齐国和庆国边境上发生小规模战斗的频率明显提高。
直到后来,庆帝大宗师的身份暴露,火炮惊艳亮相,才重新提振了庆国士气。
现在,神庙的宝藏有可能就藏在庆国境内,废除储君一事被迫中断,朝堂上的氛围和谐许多。
消息很快传遍朝野内外,整个庆国一扫阴霾,百姓们都激动起来。
……
庆帝抚摸着石碑上的字,对着身旁的人问道:“大东山上当真有神庙的宝藏?”
辛其榴低着头答道:“臣女不清楚。”
“神庙的事,没有谁比你更清楚。”庆帝淡淡撇了一眼,“不用顾忌那些有的没的,但说无妨。”
“是。”
辛其榴停顿片刻,抬头道,“臣女问过林大人和参与挖掘的士兵,并且查看过石碑的挖掘记录,发现有很多不合理之处。”
“说来听听。”庆帝饶有兴味。
“正常的挖掘现场,土壤是有自然分层的。而石碑挖掘时,不同质地的土壤却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就表明石碑很可能是被人为埋入。
挖掘周围还存在新土,即土壤颜色较浅、结构松散,与周围旧土有明显区别,这可能意味着石头是新近被埋下的。”
庆帝在水盆里净手,面无表情地问道:“哦,只有这些?”
冷风吹过单薄的身体,无由来一阵心悸,辛其榴咽了口口水。
“更重要的一点,石碑的雕刻痕迹不是神庙的技术。以神庙的技术工具,石碑的切割边缘应该是非常平滑的,雕刻出的文字也会更加精准、规整,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一致,深度可控,整体效果更加美观、精致。”
“臣女觉得此块石碑是人为制造,近期埋入土里的可能性很大。”
庆帝一边擦手一边问到:“这么说来,大东山和神庙没有关系,大东山之上也没有藏着神庙的宝藏?”
辛其榴跪了下来,磕了一个头。
“石碑应该只是个幌子,就是为了把人吸引上大东山。
陛下千万不要相信,也千万不要上大东山。”
殿内烛光晃动,庆帝冷冷看着脚下的人,片刻后脸上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