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73章 普济禅寺

第73章 普济禅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给曹丕做做善后工作。

曹丕闻此,心中释然,欣然应允陆议之邀,笑道:“既有伯言相伴,此行定当妙趣横生。”

众人相视而笑,气氛一时融洽。

秉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智,曹丕欣然从陆议之邀,欲借此行深入了解吴地风土人情,以备日后之需。

途中,果见街市之上,百姓欢声笑语,乐音悠扬,一片祥和之景。

曹丕观之,心中暗赞:“吴地民众安居乐业,可见一斑。”

吴县之人烟稠密,虽未至摩肩接踵之境,然喧嚣之声不绝于耳。

此情此景,易使人忘却尘世之忧,沉醉于百姓之淳朴欢愉中。

陆议为前导,偕同二三子,漫步于繁华的横街之上,未携众多馆舍之仆役,仅随数仆而已。

一行人至县北一坊之外横街,忽见十数僧侣骑马面朝而过。

彼等身形矫健,气势威猛,头颅光秃如镜,望之全然没有沙门子弟应有的慈悲祥和之态。

曹丕讶异曰:“吴县之中,竟有僧徒乎?”

陆议笑而应之曰:“前方即为普济禅寺,贵使可愿一探究竟乎?”

不仅有僧侣之众,更有普济禅寺巍然矗立。

曹丕与陆议郭婉几人,行至坊门之外,驻足而望,皆对普济禅寺的雄伟壮观心生感慨。

寺门正对坊前之漕渠,渠水联通大河,难免舟船往来。

但至寺前,诸舟皆停橹敛声,唯赖岸上纤夫拖拽以行。

此处本该为舟运的繁华路段,但此刻却静谧无声,丝毫不显嘈杂之态。

此座寺庙的规模,蔚为壮观,寺墙俨然即为坊墙,浑然一体。

石雕围栏之上,多见护法的狮象猛兽,栩栩如生。

寺墙外壁,尽皆饰以精美浮屠雕绘,巧夺天工。

大门两侧,各立一尊金灿灿之护法雕像,威严赫赫。

门阶高耸,多达数十层,立于坊街之外,竟难窥寺中平地之貌。

普济禅寺门前,有身着一袭青色法衣的知客僧,年约三旬有余,笑容可掬,颇具佛相之肥头大耳,观之甚觉面善。

起码,较之前世上官婉儿所见薛怀义豢养的那些凶神恶煞的僧徒,要和善得多。

“小僧玄机,忝为寺中知客,愿引宾客入内礼佛。”

言罢,知客僧玄机抬手轻拂,虚引众人,由侧门导入寺内。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僧长之名,寓意深远。”

郭婉轻声赞叹,言辞间流露出对玄机法名之雅致的高度评价。

玄机闻之,心中微惊,未曾料想会有人主动与其搭讪,更未曾想自己的法名能得如此赞誉。

他腼腆一笑,双手合十,微微欠身,以示谢意,言道:“施主谬赞了,小僧玄机,不过一介沙门,哪有什么深远寓意,不过是师父随意所取罢了。”

郭婉见状,心中更觉此僧谦逊有礼,非那些浮夸之辈可比,遂又言道:“僧长勿需谦辞,法名如人,从中可窥其修为品行,想必僧长亦是得道高僧。”

玄机听罢,再次双手合十,微微颔首,以示敬意:“施主慧眼识珠,小僧受教了。愿佛祖护佑施主,福泽绵长,万事胜意。”

言罢,玄机示意曹丕等人继续前行,步入那更加深邃的寺庙之中。

见郭婉如此吹捧僧侣,曹丕不能理解。

实言之,曹丕于沙门之辈,心中并无甚好感。

此非出于对佛法之不敬,盖因世间诸般学说理论,若皆须赖人口舌以宣扬,其间难免掺杂私欲与偏见,又岂能纯净无垢,如明镜台乎?

众人沿石阶缓缓而上,步入那庄严巍峨之寺庙正门,眼前豁然开朗,愈感此佛寺之气派恢宏,非比寻常。

青石铺就之广场,宽广无垠,其上铜铁雕塑,形态各异,或龙或凤,或狮或象,栩栩如生,井然有序,蔚为壮观。

廊庑曲折蜿蜒,如龙腾跃,似蛇蜿蜒,横亘于广场与殿堂之间,连通着那重重叠叠之顶阁堂室。

堂室之内,雕梁画栋,精美绝伦,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纵览许都宫城之内,除那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承光殿区域之外,亦鲜见如此丰富多彩、华美壮丽的建筑群。

此等建筑之精妙,工艺之繁复,实乃天下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众人皆咋舌惊叹,而郭婉则泰然自若,毫无异色。

盖因汉末之时,佛教尚未兴盛,而她却生于佛教大兴之世,对此等景象自是见怪不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