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新建,至此,吕雉总该苦尽甘来了吧?】
【可惜,没等吕雉松一口气,她紧接着就迎来了更重大、更紧迫的新危机。】
话以至此,甚至不需要夏语冰接着往下,凭借自身的智慧,吕雉也足以判断出端倪:
霸业已成,作为丈夫未发迹前的妻儿,他们的处境或许不如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猜想似的:
【没错,那就是太子之位的动荡。】
【兴趣爱好拓展至歌舞表演的刘邦,人到中年,忽然走起了文艺路线。他对戚夫人的格外宠爱,让后者将主意打到了继承人身上。】
话到此处,吕雉早已听得目不转睛,连手中的农活都顾不上了。
色衰而爱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脑筋一向活络的吕雉当然清楚,无论何时,绝不能依靠男人的垂怜为生。
【有人说吕雉如此针对戚夫人,不过是为了和嫔妃争宠而已。】
【但凡是两个女性站在对立面时,她们之间似乎就只能剩下“情敌”这一种关系。哪怕到了今天,也有不少人还抱着这样的观点。】
“可笑。”
汉宫椒房殿里,女子跪坐得很是端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梳着一头秀发,齿间泄出一声低不可闻的轻叹。
【且不说这种想法本身就带着对女性居高临下的鄙薄,显而易见,吕雉和戚夫人之争从始至终,都无关所谓的“宠爱”。】
【半生流离、数年漂泊,已经站在帝国顶尖的人,谁还会在乎那点情情爱爱呢?】
【再说得直白一点:中年夫妻亲一口,噩梦能做好几宿。】
【此时此刻,吕雉所争的不仅是太子之位,更是未来长长久久的权利。】
【何况她自己并不是孤身奋战,站在吕雉身后的,还有吕家以及刘邦的早期追随者们。换而言之,吕雉只是一位代言人,代表了外戚与功臣集团的利益。】
功臣集团……自动触发关键词,朱元璋筷子没停,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和刘邦际遇相似,自然会面临差不多的困扰。
朱标离他稍远些,没注意父亲的那点儿动静,正起身为母亲亲手布菜。
看着温文慈仁的长子,朱元璋又坚定了决心。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因此,提到吕雉,家人们十分熟悉的那些故事,除功臣也好、杀姬妾也罢,抛开本人是否生性残暴的讨论不提,她自始至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
【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
身为当事人的吕雉还有些迷茫。
尽管自己也无法确认未来是否会如主播所说,就这样一路走下去,但她本能地信任了夏语冰的判断:
【说到底,吕雉除掉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情敌”,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敌”。】
如果直播间里提到的这些,都是史书对她的忠实记录。那么她想,自己绝不会为了虚无缥缈的宠爱就去记恨乃至杀害另一位女子。
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只会是因为触动了自身利益。
“该心狠的时候绝不能手软,这才是做帝王的风范。”
朱元璋起于微末,一路登临帝位,当然更清楚鲜血淋漓的表象之下,暗藏了怎样的惊心动魄。哪怕吕雉是个妇人,他倒也没有吝惜自己的赞赏。
“抛开性别不提,这位汉高后做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帝王功绩。”
“做出功绩固然重要,但皇上也该收敛些脾气,别动不动就要拉人家出去砍头。”马皇后听在耳里,忍不住劝一声。
同为开国皇后,又是与丈夫患难与共的糟糠之妻,她知道自己的才干和手段比不上吕雉。但自诩还有另一样长处——
能劝得住人。
作为皇后,既然不能临朝称制、指点江山,那就让她做好天下之母、万民之伞,庇佑大明群臣百姓,不也是恰如其分吗?
“听见没?你娘点你呢!”
朱元璋眼风一扫,顺手就把锅无比丝滑地扣在了一旁看戏的好大儿身上。
“爹——阿娘这明明是再说你。”
锅背得多了,朱标也就习以为常了。非但不接招,还丢了回去。
反正阿娘也是站在自己这头的,二比一,总能占个人数优势嘛。
“这话倒是中肯。”李世民跟着点头:“何况成大业者向来不拘小节,只要治下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史书工笔自会还她万世之名。”
否则,当年的司马迁又为何要将吕雉这一“毒后”归入本纪之中呢?
就譬如他自己,的确也曾使了些不光彩的手段,但只要自己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天下宴然,又何愁后人没有好话等着他?
一个唐朝,一个明朝,后世的君王当然可以从公正客观的角度予以评价。
毕竟在皇帝的眼中,不拘男女,国家最高掌权者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
但作为汉高祖直系后代的刘启,却实在给不出什么正面褒扬。
高后再有才干,杀害功臣和刘氏宗亲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他可做不出来。
【除掉政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那在成功掌权之后,吕雉又做出了怎样的政绩呢?】
夏语冰话锋一转: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个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