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大女主的实力和才干太令人闻风丧胆,夜郎更是主动归顺,把自个儿的地盘双手奉上。】
【是不是听着有点儿耳熟?】
【没错,就是那个据说很自大的夜郎国。】
【可见,咱们小邓同学虽说是做研究半路出家的统治者,但在治理国家这件事上还真有点儿天赋异禀,确实是一把好手。】
【不仅仅是邓绥,不知道家人们发现没有,相比于其他朝代,东汉还有一个特点——】
【学术型统治者集中爆发。】
【毕竟从开国皇帝刘秀开始,不就是太学生出身嘛!】
【出现那么三四五六七八个的同类后辈也很正常吧?】
几轮信息轰炸下来,刘秀已经无比笃定自己正是夏语冰口中那个“东汉的开国皇帝”。
情绪稳定的刘秀可没有迷失在“大魔导师”、“位面之子”这些花里胡哨的名头之中。
他的念头格外纯粹——
光复汉室,重任在肩!
【从后宫到前朝,从天灾到人祸,邓绥的privilege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那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作为天选大女主的其他成就吧。】
【除了政治上迅速稳住大局之外,邓绥执政的时候,文化和科技也得以迅速发展,甚至东汉还曾出现过“三圣同朝”的盛景。】
【说起这“三圣”,也是咱们直播间的老熟人了。】
【除了纸圣蔡伦、科圣张衡之外,还有一个字圣许慎。】
【最后这个名字对家人们来说或许还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代表作,一定如雷贯耳。】
【那就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
【和前两者一样,《说文解字》的诞生也和邓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我们小邓这孩子呀,打小就聪明!】
【好学又爱读书,这个好习惯一直延续到她当上太后。】
【也正是在翻阅典籍的时候,邓绥慢慢发现一个问题——市面上流通的经书五花八门,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会不会和自己一样感到困惑呢?】
【因此,她邀请了几十位大儒聚在一起,共同完成经书(官方版)的修订,为当世学子确立了标准范本《兰台漆书》。】
夏语冰慷慨陈词:【家人们请看——】
【咱们东汉不仅有自己的海贼王,还有自己的五三,又遥遥领先了吧!】
【也正是在这思想碰撞、大咖云集期间,许慎得以完成《说文解字》的编纂。】
【这么多大儒聚集在一起,共襄盛举,已经是太后的邓绥似乎回想起了自己从前在后宫大学堂读书的经历,转念一想:这些不都是现成的博导吗?】
【博导讲座,不蹭白不蹭!】
【邓绥就派了身边人跟着这些老师一起学习,等他们学成归来,再将知识传授给宫中的宫女和宦官,可以说是在公元二世纪来了场轰轰烈烈的“东汉新文化运动”。】
【眼见这股学习之风越刮越盛,卷王邓绥乐开了花,还专门下令——要在宫内举办学堂,让贵族子弟带头学!】
【作为一名女性执政者,她的人文关怀和高瞻远瞩充分体现在了方方面面。】
【就比如这个学堂,不仅仅是贵族男子,女子同样要来上课。】
【可以说男女同校的先河最早能追溯到邓绥执政的年代。】
【路辰喊我回家吃饭:好好好,好一个东汉大学习!】
【路辰喊我回家吃饭:一学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在打破男性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之余,邓绥更是充分体恤后宫女性的生存需求。】
【一来,主动给没有孩子、去给先帝守灵的妃嫔升职加薪,让她们享受诸侯王待遇。】
【二来,注重保障宫女权益,带头将皇宫宫女释放出宫。】
【上述种种,什么叫“大汉好领导”啊!】
【正如武则天在成为皇后不久,就将各级宫女的名称从性别凝视的夫人、美人、御女等改为了赞德、宣仪、侍巾等功能取向的词汇一样。】
“咦?”太平纳闷:“这不是母后当年的举措吗?”
“可为何又说是「则天」?”
她转念一想:“莫非母后还将来还要改名儿?”
【这些被男性统治者视作理所当然的存在,只有女性才会看到、意识到其后的血泪与不合理。】
【所以,也唯有女性掌握话语权后,才能进一步提升女性地位、改善女性处境。】
在更多时空位面中,无数正在观看这场直播的人,或是农妇,或是医女,又或是老板娘,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活计。
这两位听过或是没有听过的人物,连同上一期的吕雉,都在以一己之力与这个世界规则对抗,留下自己的姓名与痕迹。
平凡如她们,或许注定无法做出那样惊天动地的伟大功绩,但这番话依旧在每个人心里荡起波澜。
【她甚至还将眼光放长至欧洲,曾让来自罗马的魔术师在宫里表演杂技。】
【圆不流秋:啊?东汉和杂技表演?这两个词还能这么关联呢?】
【七小五Tiffany:冷知识……这是真的冷知识!】
【恐怕正是因为邓绥的思想与见识都实在是太超过了,以至于汉室宗亲都忍不住给了她一个“大圣”的尊称。】
【可见对邓绥的认可与信服。】
【这个大圣可不是齐天大圣。】
夏语冰笑着解释:【而是智能超绝、通晓万物的圣人。】
【说得通俗一点,大概就是:天上地下怎么竟然还有您这样厉害的一号人物、实在令我敬佩得五体投地啊!】
【总而言之,就是东汉初代彩虹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