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他是小军户 > 第121章 伯侄俩的密谋

第121章 伯侄俩的密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他傻愣愣杵在那,公仪达随口提了一个官职:“员外散骑侍郎,如何?”

“员外散骑常侍?”公仪林心神不定慢慢盘膝坐下,“这个虚职不错,既有王公贵族之名又为闲职,有名无实,正适合陶修。”末了又谨慎的强调一句:“他决不能做质子。”

天气早晚已变得清凉,伯侄二人在院中铺好的竹席上促膝而谈、纳凉品茗,落日西下,他们交谈的融洽程度甚至胜过父子。

杨易弘一党在朝恃宠行霸时,此公仪伯侄俩另加太府的周敬书合谋,把侍御史施中安斩于宫门外,这件事算是天顺三年最值得一提的大事,也把杨氏朋党的三个主心骨给抽去一根。

在这件事上,公仪达、公仪林于书房密谋多日,那段时间,他们是排除异己的同党、是血脉相连的族人、是杀人夺命的同谋,事成后,公仪鸾私下心有不甘地问公仪林:“我还是他的儿子吗?到底我是,还是你是?”

今年春天那会,公仪林早就打算去漳南拜访挚友,却因杨弘易、施中安二人几番在陈主跟前诋毁公仪达,说其人虽是三朝老臣,但已老迈昏聩,权利熏天,以权谋私,早该退位让贤。听这话的人一次两次倒还不当回事,反而回劝他们:“公仪家是吴郡百年望族,祖上是数出名的三公九卿,哪怕富可敌国也是他们祖宗留下的良田钱财,至于权利熏天,公仪达可是开国的功臣呐,几个世家大族不都如此吗?”

但后来的几次宴席上,公仪达对围绕在陈主身边咿呀吟咏作赋的风流文客流露出鄙夷之色时,陈主突然发现:公仪老头确实老了,老迈昏庸,该回家养老去了。

严重威胁公仪家根基的信号一旦出现,公仪林访友的计划只能一拖再拖。他们决定,先杀杨党中的一人以儆效尤。

最终,公仪达选中了贪财好色的侍御史施中安。

施中安凭自身能力官至侍御史,小有文墨,和杨弘易交好,年轻时吃过不少贫穷的苦,所以爱财如命。因侍御史有督察巡视州郡的权利,他利用权利之便心安理得接受无数州郡官员敬上的金银钱帛,听说他有一间密室,里面摆满奇珍异宝,宝物射出的光芒能穿透墙体,远胜过皇宫的灵珠阁。

金帛局有一尊前朝留下的纯金花瓶,被放置在灵珠阁置宝的架上蒙尘多年,无人敢用,架子虽蒙尘了,这尊金花瓶却被来来往往的人摸的光彩夺目。施中安去过金帛局有幸摸过几次,把小臂长的花瓶搂在怀里,一寸一寸触摸上面镂空的纹饰和嵌合的红蓝宝石,无不遗憾地对身边人说:“可惜是前朝旧物用之不详,搁置在这里太浪费,融了重铸又毁了这巧夺天工的花样。”

身边有人顺嘴拍马屁:“施大人整日操劳有功于朝廷,又有爱惜宝物的怜悯之心,干脆让陛下赏给大人保管,这宝贝也算是有了价值。”

施中安撸猫一样又对花瓶撸上几把,放回架上,“太贵重了。”

公仪达听闻过此事。他把即将与之联姻的周家周敬书秘密叫到府中,欲以这个金花瓶为诱饵钓施中安上套。

周敬书为人耿直,嫉恶如仇,早看不惯杨党三人。他趁夜来到公仪府进入公仪达的书房,恰好碰到迎面而来的公仪林,忙客气的拱手施礼。周敬书去年就把这年轻人视作准妹夫,在朝中接触不多,但见面时倍感亲切,逢人就夸赞公仪林仪表不凡,还年轻有为。

三人围成一圈,中间点一盏瑟瑟发抖的油灯。

“需一道旨意让施中安相信金瓶确实赐给了他,又是什么由头赏赐他。”公仪达盘坐在席上,从来都是拢袖弯腰的模样,说话不疾不徐。

公仪林道:“去年,施中安不知从哪弄到洛神图真迹献于圣上,圣上赏画时啧啧称叹,问他要何奖赏,就以此为由头。”

周敬书看向公仪达:“这就需要老大人写一道御书,盖上圣上的宝印,由我亲自交到施中安手里。金瓶如此贵重稀有,想必他也不会托人去灵珠阁取。等他带着宝物走的时候,我就找到右卫将军言说灵珠阁失窃,剩下的事就看右卫将军的了。”

这个太府的周敬书本就是掌管皇宫库藏的人,由他递上御札给施中安合情合理。可是这御札一旦写了就有假传旨意的罪名,若要让御札从施中安身上消失,就必须速斩他于宫门外。

公仪林坐的笔直挺拔,两手放于双膝上,目不斜视盯着豆大的火头,沉思片刻,冷峻严肃地对二人道:“一旦拿到金瓶,他就只能死,此事由我来个结尾。”

这个杀人的令必须由他下达,堂而皇之的杀死施中安,陈主态度如何谁都捏不准,唯一肯定的是,公仪家族绝对不是一个无家世背景凭借自身实力走到这个位置的施中安所能比。

还有一点,在宫门外制造血腥以及亲手杀人,对年岁不大的公仪林而言,显得过于重大和沉重。

他们制定好计划后,到四月终于付诸行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