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朱令仪的古代生存日常 > 第31章 我说它几两,它就是几两

第31章 我说它几两,它就是几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今天来瞅瞅,是不是真、挣那么多钱,把人唬到衙门里关上,世上没,没有不、不怕官的草、草民,就。。。。。。”他都不敢说下去了。

朱令仪轻轻鼓了几下掌,“啧啧,就是这两个货?”

她瞥了那两个把她“吓坏了”的男子一眼,“真可怕啊,你们看见了,我这都被吓出心惊的毛病了,我这没个三五年肯定是好不了了,必须得百年人参补补。”

不去看几个人如何抽搐的嘴角,她是受害人,当然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她就是被吓坏了,就需要天天吃人参补。

什么?不服?不乐意?放心,她手里的刀会让你同意的。

“蒋县丞和张典史是什么货色?你们两个又是什么货色?想好再说。”朱令仪用刀鞘打着拍子,对眼前全面曝光的人毫不避讳地琢磨着什么。

怂男心里呐喊:求你了,千万别是想着先修理哪块,他、他就跟着狗仗人势了几回,真没干太多缺德事儿。。。。。。

没等他做好心里准备,另一个怂货已经磕头如捣蒜,开始抢答了:“大侠我说,我说,蒋县丞是、是、是。。。。。。”

朱令仪掏掏耳朵,淡淡道:“舌头要是不管用,结结巴巴,我可以免费替你割下来。”

===========================

通过怂男二号的抢答,加之他本人在县衙工作,朱令仪自打来到这个世界,总算是逮到机会把本地,至少本县的一些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些最基本的信息背调,哪怕是对于基地的特战队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本县叫东明县,由于离着明阳山脉不算远,这片典型的地广人稀,整个县不到一万人,其中县城里头常驻的两三千人,最先就是在衙门里当差的各种官吏及家人亲戚,再就是各种商家,他们的店铺开在县城,不论是东家还是掌柜,伙计等也大部分在县里;还有就是本地有钱有势的乡绅,要么祖上出过官,要么曾经辉煌过,现在仍有后人留在本地发展的。

属于东明县的还有66个大小村落和四个镇集,多数是100~150人这种常见的自然村,200多人的是大村子了。

早些年,乾朝上到皇帝,下到小官吏,不断作死导致战火连绵,很多百姓逃进深山,或者逃到其他国,最后朝廷连兵都征不来,更因百姓逃走,没人耕种,粮食收不上来,耕地闲置久了变成荒地,不知道哪个大聪明竟然想出了火烧明阳山的好主意,结果,大乾朝就这样把自己给作完了。

大裕朝皇帝上位后发现,整个国家能当官、会管事的人少之又少,朝廷连搭架子都搭不起来。

打仗的时候,论跑路,最有条件就是那帮有钱有势的,他们不会跑到深山老林去,而是跑到几个邻国继续过好日子去了;

论逃命,那些读书识字的文弱书生,还不如各村里的老弱妇孺跑得快,死的也多。

朝廷是成立了,但皇帝差点成了光杆,缺官员,缺百姓,耕地没人种,粮食收不上来,连派人去劝说返乡都没人手。

所以,朝廷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后,皇帝就想法子让自己的心腹往周边各个国家去劝说逃走的世家大户回来,并许诺:只要人品没问题,哪怕是能力差点都可以给官当(战乱里逃命不算人品问题);

另外,只要家里有人读书识字,能看会写朝廷各种律例,都可以举荐,考核后当个小官小吏;乾朝遗留下来的一些官吏,没发现大问题的,暂时留任,以观后效。

如此这般,好不容易把朝廷架子搭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