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悬赏画像
府城永远不缺热闹看,但这么大的热闹还是少有的。
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听说城门口有大事发生,都呼朋引伴地往纷纷涌过来,连早饭都顾不上吃了。
聪明勤劳的小贩更是一把挑起担子紧跟上,看热闹和卖货两不耽误。
朱令仪泡澡没泡好,还顶着寒风在夜里捉“偷窥狂”,为了尽量把人捉全了,她都没弄出什么声响,一波一波的捉,费了她好大功夫。
现在,她都怀疑自己要风寒了,鼻子总是发痒,都是因为这些人!
朱大侠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又又变冷了!
可以说面带寒冰了。
这样一来,看热闹不忘察言观色,原本还打算上前露露脸的人都踟蹰着谁也不敢抢先了。
石掌柜等人也是大早上才听说这回事儿的,脸都没洗就赶过来,看到正对着的城墙上一个个的“挂件”,实在有些一言难尽。
到底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多少还能摸清东家脾气,他招呼带来的几个伙计,包括大有和梁家兄弟六七八:“去客栈找掌柜的要个大点的能写字的板子,或者在板子上贴张纸,写上:
赎人,每个一百两银子,限今天,过了申正,没被赎走的,一总打断腿送衙门去。”
就这身行头,不用审,也不用问,就说谁看了不知道这不是正经人啊?
大半夜的,这样一身去人家住处吊房檐、捅窗户纸、掀屋顶瓦片啥的,不先打一顿再挂都是东家嫌弃麻烦。
这一路行来,他们也不是第一次遇上类似的事儿了,只不过这次搞大发了,东家火大,直接挂人了,不然都是这样,要么赎人,要么这个打断腿送衙门。
反
正不留着过夜,没的还得给对方找地方安置,吃喝拉撒,怪麻烦的。
梁七和小八看到自己认可的朱大侠头一次这么生气,当然也跟着义愤填膺,一路小跑着来回把事情办好,带着板子回到城门口。
原本说好去逛街的车队伙计也都跟着成群结队赶过来给东家压场子。
不管东家多厉害,那也是一个人,在别人的地盘上,他们东明县人就是一个整体,必须一致对外。
正所谓人多势众,把气势搞起来。
朱令仪扫一眼自动排成雁翅队形护在左右、一个个怒目而视的伙计,暗自点头,赎金可以拿出来一些当奖励。
石掌柜请东家过目,朱令仪没啥好改的,手上一个发力,硬生生把板子下的手柄插进了冰冻的地面里!
看到人嘴巴都成了一个大大的O型,别说他们了,就是跟着一路走来的梁家兄弟也是嘴里都能塞个鸡蛋了。
***
这府城大街忽然出现上百的手持梢棍的青壮,这让巡街的衙差也有点懵。
这一大早上的,他们也是刚接了上一班,正迷迷糊糊还没完全醒神儿就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等一个激灵有了反应,刚想吆喝阻拦,旁边刚跑过来的男人一把揪住这大头的衣襟。
“老大,是爹。”
张大顺扭头一看是他老爹,“爹,您咋来了?”
这大冷天,出来挨冻啊。
张老爹早上爱遛弯儿,今天可是碰到大事儿了。他惦记着今天早上轮值的儿子,怕他莽撞了,赶紧跑了一路找到人,把自己眼见和打听到的消息跟儿子说。
“我就怕你冒冒失失去,才特地来跟你说一声,这么大的事,肯定听上司巡检的,你们这几个傻孩子,别啥都管。”
那个什么大侠一看就是个人狠话不多的,万一惹毛了,二话不说先打折腿,谁儿子谁舍不得。
巡街面的衙差,不说各个脑瓜子聪明,也绝对是转得够快,立马明白老爹的意思了,别上杆子去找不自在,免得撞枪口上。
咋也得等事情发酵发酵,要么别人去,要么等火候差不多了,他们去走个过场,然后上报,就行了。
张大顺这队人原本都还哈欠连天,此时都不困了,整理好官差服饰,一转身快快地往相反方向去了。
他们这队人的巡街范围不小,平时好些犄角旮旯都不去,正好去突击检查一下。
对,就是突击检查。
不知道是不是都有类似的传承,反正很是巧妙,这会儿所有巡街的衙差都正好不在这片区域。
一时竟然没有官面上的人出来过问。
***
事实上,早有人隐藏在人群里,左一耳朵,右问一句,把事情了解了一遍,又悄摸挤到前面一点,看看墙上挂着的人,嘴里随大流地嚷着:“这都蒙着脸,也不知道谁是谁啊?”
旁边立马有来早的人给他科普:“朱大侠说了,等巳时一到,统一看脸。”
这人听得汗毛竖起,怎么感觉像是受刑前验明正身似得。
打听得差不多了,这人赶紧跑路去传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