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廷凝眉,“哦?你是说,有人指定了要顾晞?”
“目前得的信息是这样,就三千两银子。”
啧啧,前太子少师的孙女,别说三千两银子,就是三万两也要得。这其中是劫匪傻呢,还是出钱的人特意压价了,就不得而知了。
就是不知道顾家知道了是气还是不气。
“哟,”沈吉瞅瞅时辰,拱手道:“此事涉及顾姑娘,在下还得往顾家去送消息。”这是事前几个人定好的事儿。
只不过沈家是跟谢家站一边的,这种大事儿自然得先知会当家主事儿的人一声。
谢大爷抱着胳膊思索这件事儿。
时间比较急,朱令仪也不打算掺和太深就没多审问,整件事断断续续,有些地方比较不清晰,甚至处理得十分粗糙。
不过嘛,确认了一个是确实有人出钱要绑或者劫了顾晞,一个是接单的人可能是为乾朝累积金钱的窝点。
这两个事儿有谱,就够衙门年前忙活的了。
“行了,你去吧,让十一带你去,不然你不一定啥时候见到顾老爷子,白耽误功夫。”
看着沈吉和谢十一出门,谢大爷难得啧了一声。
他也觉得朱令仪有点特殊体质了,这潜伏多少年都没人发现,她一走一过都能给人家多年的窝点给挖出来。
可真是个行走的送功劳的福星啊。
***
谢十一跟着就是刷脸的。
作为谢家现任主事人的贴身护卫,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谢家的态度。一时表示知晓,二是既然帮着引荐,当然是需要的话可以援手的意思。
顾老爷子不到七十,虽然头发白了不少,但身子还十分健朗。
一双睿智的眼睛盯着人看的时候,让人仿佛陷入深海,有些溺水的感觉。
听沈吉一口气说完事情经过,顾老爷子没有着急,也没发火,而是反复又细细问了孙女是否安好,再问求助前后的经过,对什么疑似乾朝窝点啥的提也没提。
沈吉最后顶着压力,道:“顾小姐的护卫应该会有两个回来报信的,想来也快到了,他们是直接经历的人,应该比我知道的更详细。”
他知道的还是比较有限,毕竟那是朱令仪朱大侠跟顾晞的事儿,再者,涉及女子,他也不好多问。
顾老爷子很是感谢几个在孙女遇到生死危机的时候肯伸出援手的人,只是这样的恩情不是简单一句谢谢就能过去的。
“事情吾已知晓,大恩不言谢,沈护卫放心吧,你在京里有没有落脚的地方?让管家安顿你歇息,后面的事安排妥当吾让人告知沈护卫。”
这事儿直接的起因是有人出钱要顾晞这个人票,其他都是挖出萝卜带出来的泥,所以,后续肯定是看顾家怎么做,谢家等才好配合。
不然就是抢功了。
虽然谁也不嫌立功多,但京城还是讲究吃相的地方。
***
顾家的护卫比沈吉晚了不到一个时辰进京。
面对顾老爷子,两个护卫跪地禀报,他们说的更详细,最后当然是告罪。
虽然顾晞没出事儿,但那不是他们护卫得力,而是小姐求助与人才避免的。
他们不敢瞒报,哪怕是面临惩罚也要实话实说。
护卫主人出行,结果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处罚是肯定的,但不是现在。
老爷子听后吩咐管家:“沐浴更衣,备车进宫。”
他一个退职居家的老头儿,闲人一个,能有什么本事儿?
这不,孙女差点被人拐卖了,还牵扯出乾朝,自然是找能做主的人告状去。
想他顾家的人手再厉害,还能比皇家的厉害?再说了,此事一传出去,满京城都得知道他家护卫不行了,毕竟差点把主人给弄丢了,搁谁家也谈不上厉害不是?
顾老爷子这边拾掇完就乘上一顶青呢小轿带着回来送信的两个护卫,一起往皇城去。
此时里关闭宫门还有些时间,毕竟是当今皇帝曾经的少师,求见一面还是不难的。
***
大裕朝的皇帝此时早退朝了,正歪在乾安殿看奏折,陪着侍候笔墨的是貌美如花的丽妃。
眼瞅着快到晚膳的时辰了,丽妃心里已经早早有了打算,此时就等天早点黑呢。
大太监刘顺轻手轻脚地走到殿门口,抻着脖子往里瞧了瞧,轻轻咳了一声,“启禀皇上,前顾少师求见。”
能当上大太监都是本事大的,自然知道丽妃打什么主意,丽妃给的好处也收了,可该禀报的并不会因此就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