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朱令仪的古代生存日常 > 第89章 封赏(作者有话说有我回山里的采风哟)

第89章 封赏(作者有话说有我回山里的采风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八十九章 封赏(最后面有我回山里的采风)

当天晚上,关于朱令仪和她的车队的各种消息就递到了皇帝的御案上头。

灯火辉煌中,皇帝看着汇总来的各种信息,脸上神情莫辨。

刘顺和大内侍卫总领分别侍立两旁,都垂眸静默,偶尔几不可查地快速扫一眼上面那位的表情,顺便偷看一眼对方。

两人都是皇帝身边的老人了,也都是最信任的一波人,什么时候该抢风头,什么时候宁愿别人打前锋,都门清,当然,也有时候摸不清上头那位的想法,拿不准主意的。

就好比现在,两个人都不知道皇帝对这位横空出世的女侠士是个什么态度。

此前接二连三地揭出乾朝余孽的窝点不说,供奉的金银财物也起获了一大批,眼前又又一波,虽然还在破获中,但相信也少不了。

这些功劳,换个人不说混个爵位,至少也能混个品级差不多的恩封,哪怕是个闲散虚职也好。

而放到朱令仪这里,除了她自己扒拉的,官面上基本没给什么封赏,就是那个大内侍卫的牌子,还是内卫统领自己估摸着给的,纯是为了把人抓自己手里。

万万没想到,对方打法太离奇,居然把国人讳莫如深的内卫令牌给用处花来了。

搞得大内侍卫见面第一句就问:“听说了吗?那位拿令牌去中人所,到处比价找便宜客栈呢。”

另一个则道:“哟,你这消息可够慢的!好心跟你说,人家已经拿着牌子让人找繁荣大街的商铺了,对,还有车马行都打听了。”

“嗐,你们那消息全都有过时了,最、最、最新的消息是,那位拿着内卫的牌子去泡京华汤浴了!全京城最高档的汤池,全套最高等服务!”

。。。。。。

皇帝微微抬起头,刘顺像头顶长了眼睛似得,立马上前换掉微凉的茶水,续上新的,温度正正好。

“朕记得先前谢卿家送了几两明阳野茶,换内个尝尝。”

“喏。”刘顺轻手轻脚收起茶具和茶水,没一点情绪地下去了。

但两人都明白,他这把抢先失败了。

虽然没落下不是,但也有点碍眼了。

说是换茶,明显是皇帝有话不想让他听,这位不走,他都不用换茶过来的。

所以说,伴君如伴虎,一点儿没错。

大内侍卫统领垂下的眼眸往后微微一撇,只怕刘顺还没明白,他一直在内宫使劲儿也罢了,如今涉及到前朝,哪怕他刘顺是大太监,皇帝照样也不会允许他有一丝一毫的参合机会。

认不清这一点,就会像茶叶一般,任凭你是皇帝喝惯了的,照样一句话就给换了。

“慎之,你对这个朱侠士怎么看?”

大内侍卫统领姓傅,名谨,字慎之,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另外一个就是负责皇城安危的外统领沈平,对,就是那个知府沈青的本家兄长。

所以,谢玉树想在外面搞个主官当当,也是他爹走的沈家的路子,放到沈青下面的县城历练,反正上面有知府沈青关照着。

这也是朱令仪和谢老大发现事关乾朝余孽后第一时间就上报给知府,又能那么快达到皇帝的关键,换成是一个别的知府,这事儿可能会曲折很多,等最后终于上报说不定该撤的早撤了,能跑的也早跑了。

这就是上面有人的好处了。

内卫统领沉思片刻,回道:“臣以为,这个朱侠士,年虽少小,但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很站得住脚的,虽然行事不够成熟,甚至有些随性,也正是年纪小的缘故。

再一个,身为女子,怕也没什么官职可得,拿些钱财罢了。立马用得上的好处,对她来说更实用。”

对于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人来说,不怕你有所求,只要有所求就有了弱点,就好拿捏。

反倒是朱令仪这种不好办,人家既没指望要什么,也没啥可求的。

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也许会更在意前程或者子孙后代什么的,很明显,朱侠士并没有。

她本身能力不弱,一身无人可及的武技就能让他人退避三分,据调查看也没什么家人族亲的,就独一个,女子不讲究建功立业,也没什么可求的。就是求钱财,人家自己也不是不能挣,甚至如果不讲究点,人家应该很能挣。

哪个乾朝窝点不是金银堆成小山的?

但人家只是意思意思拿了点辛苦费就罢手。

至于一个内卫令牌,人家不遮不掩,你给了我就用,咋用都是用,虽然有些那啥,但也不违法不是?!

“嗯,大是大非不含糊,就足够了。”对皇帝来说,只要不造反,别的都是小意思。四舍五入,可以发个好人卡。

“虽然有些功劳还不便明示,但该赏的还是要赏。”

此前也不是不给,一个是对人还不大放心,古来有侠以武犯禁的,自然也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内卫需要调查她本人的一些底细和思想行为等分析判断;第二也是功劳需要累积,太少了封赏也没什么意思。

眼下正好,人来了京城不说,沿途还又挖了个窝点,这是福星也不为过。

“既然人在京城了,朕也不好小气,真让她每天拿着朕的内卫牌子当什么使,也不合适。

朕记得前阵子抄家得来的宅院好有几处不错的,你选几个让朱侠士自己挑一处,她不是有商队吗?上百号人在京城找个地方安顿也确实不便宜,就给她挑几个合适的地方,让她自己选,算朕给她的封赏之一。”

“另外,商号和皇庄也给她各选一处,只要她能把明阳山到京城这条路给踩平了,对来往行人都有好处,也值得赏。”

***

傅谨回到衙门公事房。

他招呼随从:“小乙,把抄家的宅院、商铺、皇庄的鱼鳞册子拿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