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前段时间,说是又找到一个差事,重新出去工作了。
家里不差那十几两银子,主要是他有了差事重拾自信,对魏家来说就是最好的进步。
老夫人展开信,笑呵呵道:“说是跟着新东家出门了,过年前后回来。”
“这可好,”老二媳妇捧场笑道:“娘这下不用担心了。说不定还能给您带好东西回来呢。”
“哪还指望他?”老夫人含笑指着信纸,“这不,还给我下任务呢。说是找找有没有会服侍人尤其是会梳头的侍女,最好是没家口负累的,有自保功夫的最好。”
老夫人一副养了个白眼狼的口气,“你们说说,有这样好的人,我不自己留着了?”
这下众人都好奇了,纷纷问道:“怎么话说?这是给谁找的侍女?”
老大媳妇知道的多一些,目光闪了闪,倒是没说什么。
老太太摇头,“谁知道呢,指不定又是啥任务上的事儿。”
“也是,我记得有一年,我回娘家,结果在南泉街上看到老三挑着担子当货郎呢。我差点喊出来,好在啊,我及时想到他可能出任务,硬生生憋了回去。哈哈哈,我多机灵啊~”
这些话,她们也就自己人在家里说说,可不敢跟外头人随便说。
老太太满意道:“数你机灵,今晚有老三当差那铺子里分来的青虾,说是捞出来就直接冻上的,味道可鲜了,你多吃几个。”
“那感情好,我可不跟大伙儿客气啦。”
***
同一时间,内卫的府衙里,傅谨也拿着信纸思索着。
“你说,这魏冥是怎么想的?找侍女,还得会梳头,有功夫的!”
他这是公私兼顾,还是。。。。。。
小乙:“这不正常么?没见朱女侠出来进去,身边连个跟着的人都没有?如今老魏几个跟着她一路办差,没个丫鬟侍女是不大方便。”
只是,能跟得上朱女侠的丫头侍女是不好找,没点功夫身手还不如不用。没得遇事儿还得主人操心下人安危的。
傅谨盯着信纸,手指轻轻敲着桌子,不知想什么。
***
晚上,魏老夫人问丈夫:“赶明个休沐,你有事儿么?”
“嗯?可以没事儿,怎么说?”魏大人放下手里的书卷,抬头看向自己夫人。
“今个儿老三来信了。我听说他这新差事在什么大街上,我寻思去瞅瞅是的啥样的地方。”
魏大人好笑:“想去看就去,在繁荣大街上,以前是陈郡王家的铺子,圣上抄回来后,现如今到了老三那个新东家手上,叫做明阳山货铺。挺好的。”
老夫人挤了挤,“别看书了,不嫌费眼睛,去里头点儿。”
魏大人无奈把书卷搁下,往里凑了凑,“老三来信说什么?”
他有事儿回来的晚,还没来得及看到。
“喏,自己看。”
“对了,你见过老三的新东家没?”
魏大人边看信边回道:“唔,见是见过一次。她那铺子开张搞什么参王竞价,御史台肯定要派人去观望。”
免得是什么瞎搞噱头,扰乱行市。
老夫人坐直身子,面对丈夫探询:“怎么样的人?确实有本事么?参王是真的,长啥样?”
魏大人捋把胡须,点头道:“是个有本事的。才十五岁的小姑娘,不过见过的人都不会在意她的年龄。参王确实人形娃娃样,已经被成国公府得了去,救他们府上大爷了。”
“唉,可惜了,多好的孩子。这参王就是出来的晚了点,不然咱们老三的眼睛指不定也有救了。”老夫人叹气道。
魏大人还真的点头,“确实,成国公府的大爷吊着一口气一年多了,都给救活了。”
“啊?!啥时候的事儿,咋没听说呢?”老夫人惊讶了,她还以为没见效呢。
毕竟,前前后后多少神医,多少妙药的,也没见好,这参王大家不过是觉得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嗯,你当我为何回来这么晚,就今晚上的事儿。”
消息第一时间就送往宫里,太医院和御史台都被皇帝派去见证了。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儿,明天指定轰动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