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没让两人等多久,大壮很快就过来了,看到冻得瑟瑟发抖的春雨和梁思源,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道:“对不住,我来迟了,今日茶楼生意很好,伙计们都招呼客人去了,没人和我一起搬点心,所以耽搁了些时间。”
说着看向梁思源身边的几个柳筐,“这些是要带回去的,是吧?”
春雨吸吸被冻出来的鼻涕,动一下被冻僵的脸,笑道:“没事,大壮哥帮我们把这些肉带回去,交给绿柳,她知道怎么办,到时你再帮着她搬一下就行了。”
现在绿柳俨然实现了之前她的“豪言壮语”,成了春雨点心生意的二把手,从平日里管着人们好好做点心,到其他杂七杂八不少的事,都少不了她。
春雨已经想要让她多出来闯荡闯荡了,比寻常男子强多了,脑瓜子灵敏,胆子也大,遇事也不慌,春雨可太喜欢她了。
大壮点头应下,和梁思源一起将肉搬上了牛车,随后赶车回去了。
他还要再回去拉了点心送到县城来。
送走大壮,春雨和梁思源就接着逛起来。
过年做的肉多,那就得买些香料。
家里的香料差不多要用完了。
去了药铺买了香料出来,又到杂货铺买了针线和棉花,春雨打算过年时,给每人再做一身新衣裳。
之前许掌柜给的好料子还没舍得用,正好过年做新衣裳用了,那布料亮丽,正好对应过年的热闹。
最后还买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两人就提着从李屠户那儿另买来给王老爷子的肉以及自家做的点心去看王老爷子。
这儿的风俗就是,大家可以在正月里走亲,但也可以在过年前一段时间去看望长辈。
春雨担心正月里可能提前做点心,到时来不及去看望王老爷子,索性现在提早看过放心。
王老爷子就是之前做肉饼的那位老爷爷,自从春雨和梁思源帮忙搬炭后,老人每隔几天,一开始是梁思源,后来是大壮,让他们带回来不少他做的肉饼。
王老爷子年纪大了,前段时间因着天气寒冷,染了一场风寒。
春雨和梁思源早就想着来看看了,但是每日被点心绊着腾不出空来。
春雨和梁思源去了,王老爷子正在家里躺着,屋里虽然烧着炉子,但是却不太暖和,一进屋子感觉请冷冷的。
梁思源一看,火都快灭了。
对着坐起身来的王老爷子,好笑道:“火都快灭了,等会儿你就冻得睡不着了,我去给你加点。”
王老爷子看到春雨和梁思源就是眼睛一亮,这会儿更是乐呵呵地直点头,由着梁思源折腾。
人老了就喜欢小辈们围绕周围,只可惜他孤身一人,没人在身边,春雨两人来,他很高兴。
梁思源从外面拿回来炭,加上,等火烧起来后,这才感觉到屋里有了暖意。
而王老爷子早已拿着点心吃了起来。
王老爷子特别爱吃春雨做的点心。
说起王老爷子也挺可怜,孤身一人生活,虽有个小生意,不至于缺吃缺穿,但再怎么吃饱穿暖,也是孤单的。
所以梁思源和春雨来看他,王老爷子非常高兴。
吃了几块点心,就下地说要给春雨两人做肉饼吃。
梁思源忙拉住他,“风寒才好,就别折腾了,我们吃完早饭才来的,现在还不饿。”
“现在距离早饭已经过了好些时候了,能吃的下。”
春雨看着还在坚持要给他们做肉饼的老人,笑道:“王爷爷,我们真不饿,要是哪天馋了,想吃您做的饼,我们肯定立刻就来找您。”
王老爷子一片好意,要给他们做自己最拿手的肉饼,可他现在风寒刚好,行动都不太利索的人,春雨和梁思源怎么忍心再让他劳累。
春雨看着这样的王老爷子有些心酸,之前刚入冬时,还能声音洪亮地跟卖炭小贩争论,现在却是一副虚弱的模样。
家里也没人照顾,万一遇上什么急事,可怎么好。
梁思源显然也想到这个了,“老爷子,你去我家住吧,家里有空房间,就是有许多人做点心,有些吵,但是你能经常吃到你爱的点心了。”
王老爷子闻言笑笑,摇摇头道:“不了,人老了,不爱离巢,我一个人也自在惯了。”
梁思源急道:“那你要是遇到什么急事怎么办?”
就像这次,还是王老爷子自己去医馆看的风寒,当时都有些烧迷糊了,要是再晚些,人烧的晕过去,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王老爷子不在意地摆一摆手,“我都好了,也跟邻里们说好了,隔两天就来看看我,没事的,我身体硬朗着呢。”
最后好说歹说,王老爷子都不愿意离开,直说:“我还要卖肉饼呢,离了家怎么行,你们好意我知道,等我真的不行了,一定去找你们。”
这下梁思源也没辙了,只能想着之后有空多来看看老爷子。
之后梁思源烧火,春雨做饭,给王老爷子做了一顿饭吃完后,才离开。
等去到街上买了小零嘴给姚瑜和春芽,回到青田村,已是不早。
到家时,姚瑜和春芽早已站在大门外,巴巴地等着他们。
春雨看到后,哭笑不得。
这两小娃子,也不怕冷。
走近,发现小脸小手都冻得通红。
春雨上前下意识想要拉过来,给弟弟妹妹暖一暖,却发现自己的手更冷。
拉着两人的小手,想要回屋里去暖一暖。
春芽却是后仰着身子,不肯走,眼睛直往后面梁思源手上拿的东西瞧。
“放心吧,没忘,给你们买零嘴了,外面这么冷,回屋里再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