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在魏晋争权[梁祝] > 第1章 教

第1章 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又说“姐姐今日把事情从头到尾的告诉黄伯父,长跪不起言道暂时不想言说婚嫁之事,伯父虽然会动怒,乃至于动手打了姐姐,但终究还是会依了姐姐的。”

魏晋南北朝,一个混乱到几乎没有规矩的朝代,大家可能明天就全家在锅里见了,整个朝代都弥漫着一股腐朽糜烂的气息,在乎这些事情的有很多,不在乎的更多。

黄良玉垂泪,满目哀戚:“此时不嫁又能如何?再过几年还不是要嫁?”她的父亲固然害怕自己逃婚而丢了面子,又出于对独女的疼惜不愿意绑她上花轿,但是再过两年,再遇见父亲心中的好女婿后,父亲难道不会再议婚姻之事?

祝英台看向姐姐,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自家姐姐一定有办法的,否则不会开口教黄姐姐这个法子。

果不其然,祝英回莞尔:“我还未说完,姐姐再听,我知道姐姐伶俐,擅长算问,对于经营也颇有心得。”

“你便以不想其它为由,向黄伯父要来你的嫁妆铺子,紧着这两年打理,若是姐姐能让这些钱翻番。再同伯父说,不想成亲,即使伯父不同意,想来多也是招赘婿,到时候还不是由着姐姐拿捏吗?”

黄良玉眼睛亮了,如果要说她多爱秦京生,那不至于,毕竟大家小姐管的严,认识的这两个月也许十面都没见过。

但是黄良玉就是享受这种给别人钱的感觉,准确来说,是被别人依赖,而不是只能被迫依赖别人的感觉。

她越想心里越亮堂,虽然知道此事不会像说的那么容易,但到底是个希望,遂一擦眼泪,屈膝谢祝英回:“多谢妹妹支招,姐姐这就回去了。”黄良玉兴高采烈的回去了,留下祝英回姐妹。

祝英台踌躇片刻:“姐姐,我想知道,你为什么用进泥潭来形容嫁给八哥?”

祝英回愣了愣,叹息一声,反问道:“难道,你觉得不是么?”

“我们的爹爹,已经是一个尊重妻子的人了,否则也不会允我二人去读书,可若要你去过娘亲那样的生活,你愿意吗?”

祝英台下意识地想要回避这个问题,却因姐姐的提问而逼着自己思考,母亲生活中的细节一点点在她脑中浮现。

教养子女、看账本,然后无聊地用一盘点心、一壶茶打发一个下午。

整日坐在椅子上,翻来覆去读一些教导女子成为‘好女’的书,其他的事情,在爹爹死之前、在蛮子攻城之前,与她无关。

祝英台低声道:“不愿意,我不愿意。”

这件事情结束之后,祝英回去了妹妹的书房,把女诫都藏了起来——谢天谢地,离班婕妤写出这本书的时间还不算太远,大家并没有把它们奉为女子的圭臬,如今还没有很强的硬性要求。

时人学习,先学习三百千用以识字,然后学习章估字训用以通畅地读书,随后是通读四书五经明白道理,最后深入地选择性学习,选择自己的流派和思想。

祝英台学习四书五经是请的教女学生的先生来家中,和女子要学的其他东西一起教给她的,她的学习比之他人来说,还有很多稚嫩且粗糙的地方。

有很多重要的地方,都被教她的先生有意无意地忽略过去了。

祝英回便拣着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重新教妹妹读书。

她笑道:“子曰:要盟也,神不听。英台,你认为做何解?”

祝英台不明所以,老老实实地将文章翻译了一遍。

祝英回眨了眨眼睛,哼笑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被人要挟所做下的承诺是不作数的,你的理解没有错,但太浅显。”

“子是在说,被人威胁时,哪怕是撒谎来使自己摆脱困境,都是情有可原的。”

“子还说过,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她幽幽道:“在平常时刻,难道小人会让自己露出真面目招受大家的排斥吗?如果这样说,那么君子和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君子所不为难道不包括撒谎吗?”

祝英台脑子混沌一片,她愣愣地看着祝英回:“姐姐……”

祝英回露出了一个温和的微笑:“英台,圣人之言,你需要自己去辨别、思考,然后选择性地听从,无论听从哪一个,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哪怕不是君子,也算得上有所为了。”

她无情地继续:“来,我们继续读……”

祝英回教给祝英台的,不只是此事,还有律法经典、杂学书籍,她对董仲舒避而不谈,却对桑弘羊的行为细细分析,桑弘羊,汉武帝的钱袋子,各个政策都在给汉武帝捞钱,他所归于的《盐铁论》,更是被重点分析。

盐铁官营、违令者斩。

官不与民争利。

诸葛之蜀币政策合法捞钱。

其中的区别,已经超过了祝英台的理解范围。

她脑袋疼得厉害,却丝毫没有放弃,反而挑灯夜战,誓要把姐姐说的所谓‘经济’、‘军事’和‘国政’之间的关系给学明白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古代的破烂经济情况、后世王安石的青苗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都被隐去了姓名,灌到了祝英台脑子里。

打仗,最终不就是打钱吗?祝英回望向北边,神色轻缓。

既然要叛逆,何不做个最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