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月和乔亦在台上并不避讳交流,于是粉丝也不会避讳直接讨论cp意义的他们。
台下的声音只混乱了两三秒,接着就变成了整齐划一般重复“时亦”两个字。
唐言还是很上道,拉着几个后辈各自退后几步,光速将舞台中央的位置留给了故事中心的两个人。
上述所有过程发生在短短五秒之内。
在台上被如此起哄,不做点什么、或者说,不复刻一下经典的话,那肯定是收不了场的,应时月对此有充分觉悟——但实话说,前几天乔亦开玩笑问现在要不要再试试的时候,他的拒绝中确实有别扭,但也有点真的担心。
这人在过去的四年里,显然并没有继续做偶像时的高强度运动和锻炼,如今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支撑得起。
他倒是一瞬间还在想,要不要互换一下站位,给观众看点新的。
但另一个问题是,他确确实实一点经验都没有,让他来抱着乔亦转圈的话,估计会摔得很惨。
这样想的时候,乔亦已经举起话筒,在喧闹中看向应时月,笑着开玩笑:“别一副这么不相信我的表情啊?”
应时月抬起头看他,久违地与他四目相对。
乔亦的神色中有笑意,有愉快,有一点点调侃混杂着狡黠。
——也有应时月最想去寻找的笃定感。
于是他莫名就放下心来,就着乔亦伸出的手向前两步,将右手搭在他肩上。
乔亦手臂从他的膝盖下穿过,以和五年前完全一致的动作,将他抱了起来——下一瞬间,应时月感觉自己双脚离地,接着就本能般左手抓住乔亦的衣领,然后闭上了眼。
音乐声还在继续。
剧场的舞台不够奔跑,于是乔亦抱着他,开始跟着音乐的节奏点原地转圈。
台上的风声从应时月的耳畔飞驰而过。乔亦特地偏移了重心,于是应时月刚好能将脑袋靠在他肩头。
如此动作下,应时月甚至能听见乔亦有点加速的心跳——就如同五年前一般。
短短十几秒,应时月想到了很多事。
他想到当初的那个舞台,想到当初响彻整个大场馆的“时亦”的应援声,想到那时彼此同频震动的心跳声——
想到排练时候的细枝末节碎片,想到当初熬夜设计舞台的无数个夜晚,想到他们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十七岁。
他仿佛感觉,歌曲、伴奏、台下台上的起哄声,都在逐渐消失——这十几秒的时间,好像变得格外漫长。
……他听明宸说过,在电影制作中有个类似的说法,叫“子弹时间”。
这一刻,他仿佛就身处于子弹时间之中。
脑海中闪过一幕幕旧时的场景。短暂的时间被不断拉长、不断延伸——长到能让他想完所有希望回忆的事,长到似乎想要竭力弥补他们之间的空缺的四年。
空缺的四年。应时月在心中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
或许是太多片段不断闪烁,他脑海中突然过电般想到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