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们这场演出,在元素的使用上就成了微妙的、又一种“回忆”。
应时月不知道那些看到这场表演的粉丝,能不能将这些细节同过往的舞台对上号,毕竟除了唐言之外,他们所提出来的方案距离现在起码也都有六年时间了——成员一直都在队里不断累积各种故事,而这些时间,已经足够粉丝来来去去好多轮。
七年多之前,他们的粉丝也本就不太多。
如果是现在的时亦粉,比起2016年上旬的远古舞台,可能印象更深的是他们后面几个大量吸粉的、甚至于能上热搜的双人舞台——如今看来,可能再加上今年的落霞和应时月生公的新表演。
但也不重要。
能想到的话就当彩蛋,如果联想不到,那就将“回忆”留给表演者自己——无论这是不是观众的回忆,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另一层回忆。
音乐渐进尾声的时候,他们开始最后的合唱,唱着献给他们的回忆的歌,再一同走向舞台中央。
应时月于是终于得以转过头,同乔亦在舞台上再度对视,再度向着彼此的方向往前走。
——当时说的是每个人提一个穿插了“回忆”的舞台要素,乔亦所提出的,就是这个收尾。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那么有“时亦”代表性的结尾。事实上,很多纯站桩舞台都会以类似的形式进行最终的收束,但应时月也的确知道,这个建议,是且只是为了他们当年的那个音乐节小舞台而生。
但总之,都夹带私货就是都没有夹带私货。于是这个提案也同之前其他人的提案一并被通过。
正式舞台之上,应时月和乔亦被安排——或者说挑选在了相对来说有点对称的站位上。
毕竟是纯vocal的舞台,他们之前开会的时候,商量站位和走位也比较随意。乔亦画了一张舞台和观众席的俯视示意图,大概说了一些协调上的要点,接着六个人就各自在图上做记号,最后再交给乔亦进行调整和后续走位线的绘制。
所有人都在进行短暂的思考。
应时月于是看着那张图,第一个伸手,用金色记号笔在中心偏左一些的位置画了一个圈。
他接着就看其他人的选择,看乔亦将浅蓝色记号笔悬空停留在……同他画圈的位置沿中轴对称的位置上,迟迟没有下笔。
“你停在这里,大家都不敢下笔了。”应时月于是笑了一声,指尖靠在记号笔的顶端,轻轻向下按了按——意料之外的是,乔亦握笔的动作很虚,完全没用力,直到蓝色的印记出现在纸上,应时月都没有感受到任何摩擦力的存在。
“你选的哦。”乔亦于是抬起头,看着他眨眨眼,露出了一个像是计划实现一般的表情。
而正因如此,应时月望着自己将要去的舞台中央时,视线所及范围内,能对上的也只有乔亦看向自己的目光。
乔亦对着他很快速地,做了一个wink——应该是对着他的,应时月心想。
这个角度观众什么都看不到。
他们走到中心,乔亦对着他伸出手。
应时月将话筒换了一只手握,接着便同乔亦拉起手,又与其他队友们站成一排,面朝着台下昏暗的观众席、与其间星星点点为他们亮起的灯牌,共同唱起这首歌的结尾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