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赤染兰香 >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泼冷水慕瑶劝君言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泼冷水慕瑶劝君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子夜时分,胡枫他们刚好到了北都南城门脚下。城楼的正面是有守军巡夜的,胡枫只好带着兵贴着城墙根儿走,绕到城墙侧面。

胡枫仰头看了看高立的城墙,约莫有近二十米高,他的飞爪钩的长度并不够。胡枫看了看前方,还好不远处有棵大树就长在城墙边上,他心中一喜。

胡枫来到树下,轻轻一跳便飞到树上。他平日常飞檐走壁,是十二人里面轻功数一数二的。

胡枫踩在树枝上,环顾四望,观察着对面城墙的这个位置是否有兵卒守卫。见四下无人,胡枫才挥摇起栓有飞爪钩的绳子,随即他右手轻轻一松,飞爪钩朝着城墙飞了出去,结结实实钩在城墙上方的石砖上。

胡枫用力拽拽绳子确定牢固,然后双脚一蹬,借力顺势悠荡了过去。他飞过去,像壁虎一样贴到城墙的墙壁上,他不敢耽搁时间,攥紧绳子快速向上爬。几乎是在眨眼之间,胡枫上到了城墙上,他快速收起飞爪钩,直奔皇宫而去。

那海在没踏入中原前,也是住着蒙古包的。后来那海占领了北都城,也就适应了汉族皇室的生活习惯,甚至喜欢上了住在宫殿里。奢靡生活过久了,就很难再回去塞外过苦日子了,这也是那海为何总是觊觎中原热土的原因。那海比另外两个蒙古王更加深深了解着汉人统治下的王朝,他更加懂得城市繁华、巍峨宫殿也是文明的注脚。

胡枫的脚程很快,少时就到了皇宫。从前胡枫就来过京城很多次,也偷偷进过皇宫,对于皇帝大致的住所也是知晓的。他没有怎么费事,便找了那海居住的寝殿。

寝殿正门有士兵把守,胡枫先是绕到大殿后方,他捅破窗纸将燃着的迷香送了进去,待确定皇上已经昏睡实了,他才放倒殿门口的士兵潜入殿内。胡枫自知时间紧急,他必须在巡夜的宫侍发现前找到令牌。可找东西这种事越是心急,越是不得其法,胡枫在寝殿找了好久,柜子、箱子、匣子、抽屉都翻了个遍,可还是没有找到。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最后,胡枫发现令牌就别在那海的腰间。即使是睡觉,那海同样不放心,还是让令牌不离身。胡枫轻轻取下令牌,没有耽搁片刻,就沿着原路翻出北都城墙。

此时的城墙下,胡枫带来的那一千士兵已换好了蒙古人的甲胄。这些军甲还是当初临昌保卫战时,从死去的蒙古兵身上扒下来的。

临昌保卫战结束后,叶阳晨便下令留一些蒙古人的战甲,以备将来之需。

当时众人还很纳闷这些衣服能有何用,没想到今日便派上了用场。

胡枫也换上了千夫长的装束,领着一千人又绕回了北都南城门。

守城的士兵远远地就看见了胡枫他们,待胡枫他们走进了些,见是一群穿着蒙古兵服的人,蒙古守兵才微微松了口气。

蒙古兵站在城楼上高喊:“你们是什么人?”

胡枫这边一个会说蒙古语的士兵微微上前,“前几日,我们受大汗委派,去打探丰国骁扬军的消息,特回来复命。”

守城的蒙古兵终于放下了所有戒备,“你们手里有令牌吗?”此刻毕竟已经凌晨,按照规定,这个时辰凡有人要入城必须有君王令牌才能打开城门。

话音一落,胡枫把令牌往城楼上一抛。守城的蒙兵稳稳接住,他拿在手里一看,“等着,我这就给你们开城门。”

城门打开,胡枫带着一千人大摇大摆入城,心情何其雀跃。

此刻,骁扬军大部队都潜伏在城门外的密林草丛中,叶阳晨掐算时间,觉得胡哥那边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已经成功入城了。他下达将令,让全体将士随时做好攻城的准备。

胡枫带着士兵进城后,找到了一条背街暗巷,他偷偷发射了“星光昼”。星光昼是那种可以窜上天照亮夜空的信号弹,方圆几里外的人都是可以看见。这东西是温映雪发明的,用于联络使用,就连“星光昼”的这个名字也是她取的。

一束光冲上夜空,耀眼的光映得北都城上空的天幕宛如白昼,星光也为之黯淡。城墙上及城内巡城的士兵也都看见了头顶上空的光,隐隐觉得不安,只是谁都没有见过这是什么,更不知这是做什么用的。众人静静地观察了一下,见那道白光也只是刚刚闪亮了那一瞬,便放松了警惕。

叶阳晨看见了星光昼的信号,他一声令下,所有士兵冲出丛林,全速冲向城门。

城内的胡枫稍等片刻后,再次带着兵杀回城门处,转眼间他们杀掉城门内守城门的几十名蒙古士兵,然后拿掉城门内的门栓,城门随之被打开了。

这时城墙上的蒙古兵见城门被打开,这才觉察大事不妙。蒙古军全力吹响警哨,几乎是在顷刻间,城内的蒙古人集中兵力向城门方向冲来。不过很短的时间内,蒙古人无法召集太多兵。胡枫与叶阳晨的里应外合,确实打了蒙古人一个措手不及。

胡枫坚守在城门下,与赶来救急的蒙古兵激战起来,保住城门不被关上。由于胡枫带来的那一千人强悍勇猛,蒙古兵一时也没有占尽优势。

约一盏茶的功夫,叶阳晨终于带着兵赶到城楼下。由于人数上占着的绝对优势,骁扬军像潮水一般攻入北都城,刚刚城内还乱作一团,此时城内的蒙古兵已被骁扬军彻底湮没。

听到外面有打杀声,城内的老百姓在睡梦中惊醒,但怕被误伤,竟皆紧闭宅门不敢出来。

消息很快传到皇宫中,前来那海寝殿报信的侍卫发现大殿门口值夜的士兵躺在那里,便知是出了事。侍卫立即冲进大殿,那海因为迷香的作用一直在昏睡,侍卫叫了数声才把他叫醒。

那海惊醒后一脸惶恐,“发生了什么事?”

侍卫沉着脸,“骁扬军刚刚攻入城了。”

“什么?怎么回事?”那海还是觉得整个人的头还晕沉沉的,“我们不是充分准备了吗?”

“据说是城里混进了骁扬军士兵,然后里应外合。”侍卫垂头丧气地报告着。

那海准备穿衣,这才发现自己腰上的令牌不见了,他瞬间恍然。骁扬军既已攻入城中,那海便知再应战守城已来不及,他下令道:“传我王令,所有军队尽量从北城门撤出,至平朔九州一带防守。”

最终,那海连夜带着蒙古军成功从北都城北门逃走。

其实叶阳晨也想过提前派兵堵死北城门,给那海来一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作战方案太有诱惑力,倘若成功了,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那海这个麻烦,他也差点就兵行险招了。

只是叶阳晨考量,这样一来,骁扬军势必要与蒙古军在城内激战,届时这种鱼死网破的战法势必会殃及平民,城毁人亡的结果也就不可避免了。不仅如此,北都北城门敌军的防卫力量更强,如果想封锁北城门必然需投入更多的兵力前往,这样肯定会打草惊蛇。而且假如这个穿插战法操作不当,就不是堵死那海,而是反被城内的那海和北城门的蒙古军夹击了,最后可能没有堵截住那海,还拿不回北都城。

叶阳晨也太想扩大战果,但他还是时时提醒不要太贪功冒进。深思熟虑后,叶阳晨还是放弃了去冒险,而是先拿下北都城这一“小目标”后再说其他。毕竟此战的初衷就是夺回北都城,而不是将那海一网打尽。

这场仗,叶阳晨可以说是兵不血刃,以最小的代价夺回北都城。至此,时隔十年后,北都城再次回到丰国的怀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