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里供官吏工作时留宿起居的后宅。
米献一边批改着政务一边担心的问正在白纸上画着什么的图南:“明府,若她们无法做出选择....”
“那就去死吧。”图南淡定道。“她们与男吏是一家人,人血饼子无外乎吃得多吃得少,谁死都可以,我不挑。”
米献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比起男吏,女吏根基更薄弱,更有利于做为外来者的我们。”
图南抬头看向米献。“你对她们似乎有额外的同情?”
米献点头。“明府是鲛人,来自大海,可能不太了解瀛洲....”
“我了解,我曾在瀛洲游历数载,不论是东部的燹还是南部的冰岛、西部的拂林、北部的夏拉我都去过,甚至我还曾因为好奇瀛洲古老神话里囚神的高塔而去过沙漠,在沙漠中见到了神话源头的那座高塔。”图南道。“走过那么多地方,我很清楚瀛洲这片土著物种只有短生种的陆地有着怎样的社会结构,以及历史演变。囚禁神灵的神话中,囚禁神灵的凡人是一名女王,彼时她所在区域是瀛洲数一数二的繁华富庶之地。但瀛洲如今最繁华富庶的地区,无女王,哦,拂林例外,它是海国分裂而来,别管下层如何,上层政治结构与海国一般。”
说到拂林时图南略微叹息。
禺京之乱固然让海国衰落到谷底,但海国的衰弱并非始于禺京之乱,玄冥王后期海国便开始逐步失去对陆地的控制。
曾经为了方便控制陆地而分封的封国逐步自立,拂林便是其中之一。
更头疼的是,虽然分封制后遗症大,海国也因为自身的特殊不得不为了控制陆地而继续分封。
“这种变化不是一日之功,而在这种社会里浸泡千载的女子,精神状态与你我又是否相似?若她们仍如失权时般被父兄随意摆弄,那我用她们图什么?还不如用她们的父兄,虽然胃口比女吏大,不容易填饱,但也能省一笔喂中间商的差价。”图南补充道。“当然,我相信能延续到如今的生命信息都不是吃素的,不求与千载前囚神的女王相比,三分风采还是要有的,若实在没有,那我也不强求,毕竟不论本地男吏还是本地女吏上位,我都是赚的。”
至于本地女吏争权失败后会有什么下场,她是凡人,不是神,只能表示默哀同情。
米献理解,但还是担心:“但逼女弑父,实乃人伦惨剧,明府会不会被弹劾?”
“什么人伦惨剧?为何要弹劾我?”图南想了须臾才恍然。“哦,你是说孝道?这要在旁的国家,那确实很严重,世袭制君王是最大的父,父权是世袭君王的统治基石,但在海国,我们的权力并非血缘继承,不讲究这个。”
米献疑惑:“难道海国不是父死子继?”
“是也不是。”图南思索道。“你是短生种,太年轻了,皇在位数百载,你与你的十八代祖先都在她治下,可能不太清楚海国皇位的特殊。海国的皇位,嗯,怎么说呢,它不是那种传统君主制。我将国家的权力组织分为三种,一种是传统的,父死子继;一种是强人型,人们因为某个人出色的人格魅力、超出寻常人的能力这些特质而尊其为君;一种是法制,人们按照法律运行。短生种大多以第一种为主,第二种为辅,而长生种,因为寿命以及子孙数量的关系,大多是第二种为主,第三种为辅,至少海国是如此。”
“这么说好像有点形而上,我还是给你举几个例子吧,初代海皇海若与海后棠虽然感情不错,但他俩严格来说是政治联姻,海若王想利用陆地的资源填补海洋的短板,而棠后,她想救其母太昊琰,而这需要向海国借兵。你的表情没猜错,这俩的婚姻就是一场趁火打劫,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当海若王选择棠后成为自己建立国家的搭档时,便造就了海国皇与后共治的体制。不给后权力,便没法得到陆地的资源,而这种制度又正好赶上彼时海国草创,无论什么东西都没有规章,包括皇位继承。”
“海若王最终传位给长子不廷胡余,但后位没法传给子女,毕竟他不可能在明知近亲通婚生畸形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子女结婚。”
米献:“多妻妾制?”
“海后有实权,皇位若不能传给她的子嗣,那不就成禺虢王与弇兹后了?前者不想让后者的子嗣继位,然后被宰了,禺京王也算半个,虽然他搞事时弇兹后已经死了,但弇兹后的政治遗产被乎民王继承,这些人无法接受未来的海皇不是乎民王,于是禺京王也死了。”
米献隐隐有种怪异的感觉,鲛人的民风似乎格外彪悍?
“言归正传,说回海若王,皇位给了长子,后位没法给自己的后代,但也没法选个废物,不然镇不住满是异族的陆地疆域,最终,他们给不廷胡余选择的后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权臣,既能镇住陆地上的异族,又消弭了权臣对海皇的威胁,一箭双雕。”
米献:“....”
“而到胡余王晚年时,他也遇到了麻烦,他与夷则后感情很好,生育十三名子女,该让谁继位?”
“海国不是长嗣继位?”
图南摇头。“会优先考虑年长的王嗣,但法律上,成年的王嗣拥有平等的继承权。”
米献瞪圆了眼睛。“这不会打出狗脑子吗?”
“不会,胡余王最开始立的嗣君是三子,而立三子的原因并非三子多优秀,而是当时有个很有能力的臣子,她要当陆君,胡余王头两个子嗣皆王女,没法与她结婚,因此三子凭性别优势成为嗣君,大臣则册封为陆君。但百岁后,陆君病逝,嗣君虽然活蹦乱跳的,但胡余王以废物为由废了他,改立长女因乎为嗣君。”
米献:“....”
“而到因乎王这里时,她有十一名子女,先立的嗣君是优秀的长女,但后来出现一名比长王女更优秀的大臣,因乎权衡利弊后废了长女,让四女与大臣结婚,再立四女为嗣君,立大臣为陆君。”
“四女?那为何不让长女与大臣联姻?”
“年岁差太大,不合适。”
米献侧目。“大王女会答应?”
“不答应还能怎么着?老老实实配合被废,还能做个诸侯王,衣食无忧,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不配合,是要造反吗?”
米献噎住。“那后来继位的是四王女?”
“不,继位的是六王女。”
米献下意识问。“又出现更优秀的大臣了?”
图南摇头。“因乎王发现自己的六女非常优秀,比陆君更优秀,遂废嗣君与陆君。”
米献麻了。“我明白为何成年王嗣拥有平等的继承权却不会打出狗脑子了,海国的嗣君废立无关血缘与长幼,哪怕赢了所有兄弟姐妹也可能因为臣子的优秀而被废,在性别不合适会被废,年岁不合适会被废等条件下,除非王嗣优秀到能凭自身才华魅力征服所有臣子,否则怎么争都没意义。难怪你们无所谓孝了,你们的权力根本不是血缘继承,但都这样了,为何还要海皇之位血缘世袭?”
图南莞尔。“多方因素吧,一是防止海皇的后代在海皇死后被清算,通过联姻上位的新掌权者再怎样也不能对前任的后代举起屠刀;二是人皆有死心,希望将权力传给自己的后代,为了防止这类人胡搞,给予海皇之位也无妨,反正海皇是个废物也不会对海国造成太大影响;三来,我们长寿,却不够长寿,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与其群星璀璨打出狗脑子,倒不如一开始就定个规矩,将争斗控制在一定范围,海皇的血脉很适合做这个媒介。虽然养皇族费钱,但没有这个媒介,群星璀璨打出狗脑子损失更大,上古人族第一王朝就是个活例子,群星璀璨,生生将人族底子打空。权衡利弊,还是将皇族做为媒介养起来更有性价比。”
米献明白了。“明府不会被弹劾就好。”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主薄是唯一由县长自由任免的职位,也是县长的心腹,她固然同情那些女子,但更关心的还是图南逼人大义灭亲会有什么后果。
既然没有恶劣后果,那就没事了。
放下了心,米献便换了个话题:“明府说自己去过沙漠,见到了高塔囚神神话的源头,这神话竟非空穴来风?”
“神话源于传说,传说源于历史,当然有原型。”
“那高塔中有神吗?”
“有两具棺椁,我猜是女王与那个不知道算不算是神的生物的。”
“不知道算不算是神?”这什么描述?
“献,我的一个朋友,与你同名,话说你们这里的女子怎么都这么喜欢用献字做名字?”
“风神名献,对女儿给予厚望的父母多喜欢在女儿的名字中用献,重名是有点多。”
“我们重名也多,但我们是全名,不容易混,你们只有一个姓一个名,太容易混了。”图南说完将话题拉回来。“献她是长生种,她说自己见过彼时还绿草如茵的古国,也见过那位女王,据那位女王说,她曾见一少年死于非命,少年却在不久后起死回生。”
米献立刻想起瀛洲的神话。“冥府之神?”
“不知道,但献要是没骗我,那少年就算不是神也差不远。不过这要是神,未免惨了点,被凡人给囚禁了。”说到最后,图南莞尔。
“那女王为何囚他?难道他真的如神话说的那般光艳动四方,令女王忍不住强取豪夺?”
图南摇头。“女王是先王之女,先王的弟弟宰了先王,娶了嫂子,做为先王的女儿,女王处境很尴尬,而这份尴尬随着她不断长大变得危险,女王生得,光艳动四方。我是复述献的原话,她就是这么说的,女王光艳动四方,不论是叔父还是其他男人皆为之着迷。唯有起死回生的少年看到女王的危险处境,教女王习武。”
“听起来是个很好的人,难怪会被传为神,但后来为何会演化为女王囚神的神话?”
“大概是因为女王登上王位后想让少年成为自己的王夫,而王夫以我对你无男女之情拒绝了,女王不干,将他囚禁在了高塔上。”
米献:“....”
图南感慨道:“且不说这么做是否恩将仇报,只从女王的立场来看,女王也实在想不开,天下美男那么多,为一人错过天底下那么多美男,太可惜了。”
米献:“....”有没有一种可能,光艳动四方的女王爱的不是少年的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