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大顺志 > 第5章 宫宴刺杀

第5章 宫宴刺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我若没上前阻挡,也许会落过护驾不周的罪名。因为从宴会的坐席位置看,我离圣上较近。那么这个死士被拦下之后,还是会说出圣上偏袒相府才刺杀这个理由,给圣上留下‘若非相府,否则也不会被刺杀’的猜忌与怀疑。”

我倒吸一口凉气:“我离圣上较近,但不是最近,仍然有些距离。按照杀死一个人的最佳距离,不可能那么远就将剑亮出,把刺杀这个行为摆在明面。说明此人就是冲我来的。”

爹爹看着我,像是愣住一般,道:“瑞儿怎对这些方面如此熟知。”

我未回答他这个问题,又接着分析道:“此人能进入寿宴,说明圣上的侍卫制度已经多有漏洞,若不能更换并完善,恐怕会有大麻烦。毕竟这次只是刺杀官员,若是刺杀圣上实在是难以挽救。”

“爹爹你务必提醒圣上将侍卫全部加以调查并更换,保证御前安全。”

我将视线落在地上,想起那些官的样子,恨恨道:“但我没死,那些人如今肯定万分焦急。”

等了一会儿发现爹爹并没有说话,我抬头看去,发现他坐在桌边,手靠着桌子,像是木雕般怔怔地看着前方,整个人出于惊讶就呆在了凳子上。

“爹爹。”我出声唤他。

听到我出声叫他,他才反应过来:“我差一点就失去我的女儿了,我差一点就失去我的女儿了。”爹爹嘴里不停念叨着这句话。

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回答,反而有些愣住。

他转头看着我:“我原以为是因为救驾才受的伤,没成想竟就是为了杀你。还好把你救了回来,还好还能把你救回来。”说到后面,爹爹的声音带着强烈的颤抖,像是狂风吹过,树木断裂时发出的凄凉悲切声。

极强的悲伤感将我淹没,我看着爹爹这副模样,默默落泪。

我起身想要去他身边,但是他却先我一步出声:“大病未愈,莫要走动。”然后拿起凳子在靠近我的地方坐下。

我看着爹爹走过来,趁他还没坐稳,抬手迅速将泪擦掉。

爹爹坐下之后,道:“现今我已六十二,丞相的位置圣上有更好的选择。我累了,该告老还乡了。你如今需要养病,你夫君又不在身旁,这样我也能多陪你。”

爹爹从未和我说过这样的话,今日这番话让我心惊:“您可有受伤?”

“不曾。”他稍有停顿,然后摇摇头。

“如此,丞相府是不得不退了。正好,我也无法再任职,能陪您好好生活。只是您……”

爹爹叹了一口气,站起身,道:“朝中局势动荡,相府岌岌可危。我并非贪图富贵之人。我年事已高,应由少者撑起顺国未来了。”

“您说的是您的门生,杜思顺杜大人。”

“正是。此人品行高洁,眼光独到。我会向圣上推荐此人。”提起杜大人,爹爹语气倒是没那么低落。

“杜大人确实心怀君臣,胸有大志。”

“你认为何时提出较好?”爹爹转身看向我,出声询问。

我看着爹爹的眼睛,试探地说到:“镇国将军得胜回朝后?”

“正是。季将军得胜归来后,季家声望将再上一层。但季家过高的荣誉恐对他不妙。相府权力太大,加上他的军功,实在是过于招摇。若此时提出,圣上不免多心。”

“并且至少要在你提出之后再提。若是过于急切,怕是会认为丞相府急于退出朝堂,另有打算,让人误以为有明显意图。此事需循序渐进,不可急躁。”

“是。天子脚下,需万事小心。谢过爹爹。”我起身欲向爹爹行礼。

他赶忙制止:“时日还长,可慢慢商议。”话锋一转,爹爹突然问道,“你对他可有情?”

“是。”这次我没向爹爹撒谎。

“正好。我不当丞相后,相府不再是相府,你就能与他多多相处了。季将军能为你的良配。”说完这话后,爹爹突然沉默,我抬头看去,他倒像是陷入了某些回忆。

“无需为我担心。希望你能和季将军消除隔阂。好生休息吧。”爹爹说完后便离开了。

我看着清泠小心地把房门关上。

“清泠。”我唤她。

“欸,小姐。”她迅速推开房门,边走边问,“怎么了?”

“替我梳妆,我要进宫一趟。”

“不行,小姐。您醒来才没几日,本就休息不够,怎还能进宫?太医说了,您要好好休……”

“清泠。”我又唤了她一声。她声音戛然而止。我看着她也不说话。

“您身子可受得?”她轻声问。我点点头。

“那我为您梳妆。”她小心而仔细地为我盘发,我看着她那副谨慎的模样,不觉有些好笑。

“小姐,你想戴哪个发饰。”清泠出声询问。

“常戴的那支玉簪就好。”

却不见清泠为我簪发。她翻翻找找,嘴里不断小声嘟囔:“奇怪了,怎么找不着了。”

“没关系,另选一支便是。兴许是忘在何处了。”

“臣可否向陛下求一旨意。”我站在殿内行礼问道。

“奏。”

“臣请求保镇国将军一命。”

“为何。”

“镇国将军少年英才,忠诚英勇,对顺国尚有大用。将军心思纯净,恐日后遭人迫害。臣不忍爱国将军就此消殒,求陛下能饶其一命。”

殿外天气炎热,殿内却是清凉无比。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臣知。”我回道。

“你这是在胁迫朕?”

“臣不敢。只是镇国将军实属能担大任。陛下辨忠奸,任贤臣,定能知臣在说什么。”

“朕记得两年前赐婚于你。”陛下的声音传到殿前。

“臣记得。臣所言皆因事实,绝非感情用事。”

陛下并未应允,道:“若你能跪满半个时辰,朕当考虑你的请旨。”说完,转身离开大殿。

我挺直身子,依旧站立在原地。

殿内清静,倒是减少了好些烦闷。

即定时间已过,总管太监来传圣上口谕:“朕念你坚韧弘毅,准奏。”

我躬身谢恩:“谢陛下。愿陛下福禄永昌、福泽万年。”

(元定二十二年十月三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