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 第56章 第 56 章

第56章 第 5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洛北话到一半,突然顿住。吴钩抬起头一看,正看到顾县丞从外间走进来:“洛明府,差人们都到了。”

洛北随他走上堂前,衙役和差人们在堂下跪倒一片。顾县丞将这地上的二十余人逐一介绍过一遍,又向洛北躬身道礼,等待县令的命令。

洛北站起身,走到案桌之前:“诸位,本官新到此地,不想骤然改变规矩。在此与你们约法三章,其一,有违律法之事不可为,其二,滋扰百姓之事不可为,其三,有违伦理道德之事不可为。本官到任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若是之后还有再犯的,本官会依律处置。听到了么?”

一众衙役都俯首称是。洛北又当堂任命吴钩为县衙主簿,负责一应例行公务,并命顾县丞和吴钩一道去清点账册。

他自己则回到书斋中,命书办找出了赵县令死亡案的卷宗,细细地研读起来。

赵县令年近半百,寒门出身,朝中并无背景,进士及第之后,一直辗转担任各种小官。鸣沙县令是他担任过的第四任官职,就任三年以来,政绩平平,即将于今年年底调任他处。

就在离调任还有六个月的时候,赵县令的尸首被发现出现在县外的密林之中,尸体残破不堪,只剩下一堆碎块。县中官吏还是通过尸体旁边残缺不全的衣物才认出了赵县令的身份。

朝中御史前来勘察,也对这毫无线索的案件无从下手,最终以“野兽伤人”结了案。

洛北将案卷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也没有从这案卷里看出花来,只得又命书办拿出赵县令所办的一系列案件卷宗来看。

“公子爷。”吴钩端着一碟餐饭走进来的时候,洛北还在埋首案牍:“赵县令的案子可有什么眉目?”

洛北揉了揉眼睛:“赵县令为官为人,堪称‘平庸’,从他的案卷中我是什么都没看出来,现在我将他历年办过的案子一一复核,希望找出点眉目来。”

吴钩摆出一叠账册递到他面前:“我这里倒是有收获,可这对公子爷来说恐怕算不上好消息,我与顾县丞盘点了鸣沙县的府库,这库里是老鼠见了也发愁啊。”

这件事倒是洛北没有预料的,他翻了翻账本,粮仓里的存粮只够现有的这些差役和官员糊口、各色军械破的破、烂的烂,从无修缮。库房里更是干净得能照见人影:

“怎么会?此地街市兴旺,往来商旅频繁,水源丰富,土地也有百姓耕种,年年赋税虽不说提前足缴,也不至于拖欠太久......要是县衙的账目烂成这个样子,这三年赵县令是怎么在州府那里过的关?”

吴钩摇了摇头:“这便是我也觉得奇怪的地方。如果说鸣沙是突厥前线,年年遭受侵扰,导致百姓穷苦。赵县令这三年又是怎么能够把赋税糊弄上去的?对了,他还修葺了县衙。难道全靠盘剥百姓?”

“盘剥百姓也不能做的太出格。此地是突厥前线,如果他压迫太过,老百姓勾结突厥造了反,他这个县令是要掉脑袋的。”洛北敲了敲桌子,还有一个问题盘旋在他的脑海中,“可若是赵县令另有财源,那他自己也绝不会一分不留地都给了州府吧?这些银子又去了哪里?”

此刻风声四起,吹得不知何处的门窗砰然关闭,震得整间屋子都抖了一下。洛北一手按刀走到那边,却发现是一扇年久失修的窗户正在大风中摇曳,他试了几次,也未能将窗户合拢:“这窗户的锁扣坏了,得找人来修。”

吴钩愁眉苦脸地往桌边一坐:“公子,要不我从自己家里拿点银子出来?”

“现在就要自己贴钱,以后拿钱的日子可就多了,还是明日我和顾县丞说吧。”洛北摇了摇头,他回到桌边,又拿起案卷读了起来,忽而指着其中一处案卷对吴钩道:“等等,你看这个案子,是不是有些蹊跷?”

吴钩拿过案卷看了看。这是一桩杀人凶案。一个逃难来的流民孙二,指控住在周围的流民杀害了他的兄长孙大。

鸣沙河自鸣沙县穿过,造成了鸣沙县充足的水土资源。附近的州县和羁縻州中的贫苦农民、牧民经常来此寻觅空旷之地,安营扎寨,开荒种地。这些人没有户籍,不好管理,让地方县衙经常一筹莫展。

既然有了人命案子,赵县令便只能带人前往勘验。一开始没有找到孙大的尸首,赵县令将周围人抓起来一一询问,才找到了一具无头男尸。于是赵县令拷问流民,要他们交出凶手。

这些流民有汉人、吐谷浑人、突厥人,各民族杂居,有些人连汉话都说不利索,自然也没有交出凶手。赵县令下令严刑拷问,生生在大堂上打死了一个人,才有一个汉人,一个突厥人出来自认罪行,但始终不肯交出孙大的头颅。

赵县令以死罪将这两人关入大牢,等待秋后问斩。可这两个人遍受酷刑,不久就病死在狱中。因人犯已死,此案便到此作结。

吴钩道:“流民愤而作案确实可能。但如此明显的疑点,勘察赵县令命案的御史来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