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那条街?”
“嗯,那条街。”载阳确定,再怵也要去。
听见闺女那么说,张二柱也就由她。二人转头朝城门那条街去。
远离集市,人声低了。
抵达“西宁街”后,载阳禁不住在心里“哇哇称奇”。
走进这条街她才算是真切感受到了古代的建筑之美。红墙青瓦,各式招牌吸睛,门面装潢精致讲究,时不时出入的客人步履从容,一看就不差钱。
看着牌匾上的店名,有的端正,有的飘逸,而有的她……认不出来。顺着西宁街走,很快便来到目标店铺前。
万物阁。
这是卖杂货的铺子?看不太出来啊,装潢像珍品阁之类的。
“真进啊?”张二柱担心他们一进去就会被赶出来,拉住载阳,迈不出脚步。
载阳知道爹爹的顾虑,她也有,再加上还要与人打交道,她更怵。但是,载阳的属性注定,她能在没人支棱的时候支棱起来。
“您好,客官,看点什么?”
他们一进门,店员便热情上前来招待,看见二人的装扮,神情也并无异色。
载阳看见店员的精气神以及待人处事,对这家店的印象就先好上几分,“我们随便看看。”
店员面色不变,“好的,有需要您叫我就行。”说完他退回到货架前,继续理货。
载阳先环顾了一圈整间店的布局,明显与集市那家不同,这家店的空间更大,货架整齐排列在四周,其上货品排列得是强迫症来了都觉得舒适的程度。店中央没有陈列,反而摆上了桌椅,载阳不懂这些东西的来头,只觉得挺好看。
不像是个卖杂货的地方,像是卖奢侈品。
载阳走到货架前看起产品来,发现这家店的货物就主打一个精致。
比如针线篓子,外表像个首饰盒,内里井井有条地放着针线等工具,不知道是样品还是连针线一起卖,看一眼售价,哦,忘了,不标售价。
那我猜300文?是不是太保守了,那还是500文吧。载阳在心中猜着价钱。
继续看下去,有着精致浮雕的盆、一看就觉得自己吃不起饭的碗盘、百宝箱一样的杂物箱……
她觉得自己的藤编好像有点配不上这里,这里的货物不仅精巧,还很实用。主打一个使用体验感拉满。
再看了看旁边的一些更加精致的木盒、果盘、调料瓶,深感竞争力不够。不过这家店还是有一些普通用品的,统一放在一面货架上。
载阳在心里想了想,咱的产品也不是没有卖点。
她叫来店员,“你们这家店在其他县城有分店吗?”
店员一脸骄傲:“有的,万物阁在其他州县也有,您要是看上哪款,本店没货了,可为您从其他店调货。”
载阳暗叹,真是家大业大,不过正好。
“我这有一些货物,不知你们店收不收?”载阳在外面做好的心理建设,到店里倒是自然说出来了。有些事,只是想着的时候令人害怕而已。
“这个小的做不得主,您稍等,我去叫掌柜的。”
什么看不起,出言不逊之类的,都没发生,载阳顺利见到了掌柜的,并向他展示了成品。她一一说明了各个款式的应用场景,将编包背上身给掌柜的展示。
掌柜的是个中年人,成熟稳重,他看着载阳展示的这些,沉吟不语,只将东西拿起来,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端详。
载阳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掌柜神色,同时心里想着掌柜的要是不同意或者有其他疑问的话该如何回答。
“东西不错,做工细致,有巧思。”掌柜的给予了肯定,“你出价多少?”
载阳不好意思笑笑,“掌柜的,市场价我也不懂,您看着出价,合适就卖。”
掌柜的心里暗笑,小丫头,还挺警惕,对她印象不错,不过在商言商:“那一个做工精致但样式普通的背篓,咱店都是100文一只,而做工精致,样式也好看的,比如这个浮雕果盘,我们收五百文。”
“而你这些嘛,样式确实新奇,做工也不错,但好似不太实用。不确定能不能卖出去,所以我这里只能开价40文,小一些的就30文,至于那些小狗小鸟的,也没什么用,只能20文一个。”
“你意下如何?这可比集市街杂货铺的售价贵呢。”
但比心里价格预期低,“嗯,掌柜的,你别看这些样式只有新奇这一个优点,但如果我们将产品定位做得更精准一些呢?”载阳说出准备好的话,努力争取价钱。
“比如,这个藤编小包,是否可以将其定为女士专用呢?您看,对面成衣铺子最中间的那套衣裙,若配上这个小包,将带子加长,单肩背,是否比起常规的布包来,更加特别呢?”
掌柜的顺着载阳所指望过去,脑海中跟着她的话想象了一下,还别说,确实很特别,不由得点了点头。
“还有这个,双肩藤编包,能放的东西种类更多,比如,砚台?书本?您说是不是特别适合蒙童背着去上学?东西放里面可以安置得井井有条。甚至之后的款式可以根据目标群体的身高,来定做双肩包的大小,肩带也可以改进一下,背起来更受力,舒适度更好。”载阳自然而然就用上了现代词汇,她还没想出来如何用古代话来表达。
“这个小狗玩具,要是掌柜您孩子硬要买,您会给他买吗?”载阳让掌柜的换位思考一下。
掌柜的代入自家小子闹着买玩具的样子,笑了,不过是个小玩具,孩子要就给他买。
想到这,他明白这女娃的意思了,当父母的愿意为孩子花钱。
不过,真正让掌柜的侧目的不是这些新奇藤编,而是载阳的想法,“那你想要多少?”
“每样加十文吧。”载阳大胆开口。
掌柜的笑了,一张嘴就是加十文?谈生意那么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