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衡并没有回答,只是沉沉看着路知。
路知眼眶带上些热意,口中吐出的字眼带着哭腔:“……陛下是不信我?”
“你要吾如何能信你?”路衡面无表情:“彩凤谣言,得利者是谁?”
路知咬唇,眼眶中泪水无声滑落。
路知心里知道,路衡的怀疑是正常的。
通过这一个月来的锻炼身体,路知也在民间听到了许多信息,其中就有包括他自己的。
民间虽是传言路知已死,但毕竟尸体去向未知,又并没有举行过任何下葬仪式,民众对路知的死亡也并不是全然相信。
而路知惊讶地发现,民间对他的评价并不差,好似无人发现他的作恶多端,甚至连他的称帝行为,都如同勿诠所说的一般,是因为路衡身体欠佳的“代理朝政”。
这一切定然是路衡的手笔,路衡控制了舆论,让他不会被推上风口浪尖,不会身败名裂。
可如今的彩凤谣言却是来势汹汹,民众本就容易受妖言蛊惑,人云亦云之下,路衡有极大的可能被谣言所累。
若是路衡这个正统太子登基之时却不得天命,民众自然会更加支持一个口碑还行,又本就在“代理朝政”的皇子路知。
朝中也不是没有别的皇子,但都不如路知合适。
先帝留下四子,最年长的是已在曲阳封地居住多年的庶出大皇子——恭王路裕安。恭王是先帝在太子时期与通房宫女所出,现年已三十七岁。
恭王的母妃性格温顺,但因只是个通房,在先帝登基后也只是得了个嫔位,赐了个顺的封号。
顺嫔自己也无晋位份的心,只求个在宫中安享晚年,从她手底下长大的恭王也是性格温吞无夺嫡之心。
恭王自成年后得了曲阳这块偏远的封地,也就老实去了,一年到头也只得为着过年宫宴才回京一趟。
恭王之后就是二皇子,也就是太子路衡,年二十八岁,为萧皇后萧静棠所出。
萧皇后之父为从三品御史大夫,虽官职不高,但胜在萧家世代清流,教育也很是得当,萧皇后身为萧家正统嫡女,德才兼备,自是被先皇看中,顺理成章做了皇后。
太子路衡后就是三皇子路知,年二十五岁,为吴婕妤吴凝柔所出。
吴婕妤之父为正八品监察御史,是萧皇后父亲的下属,这可能也是吴婕妤难产而亡后萧皇后格外照顾路知的原因。
这最后一个皇子,四皇子路闻朝,年十八岁,母妃是魏贵妃魏忆嘉,父亲是从三品归德将军。
魏家地位虽不如谢家,但毕竟都是与先皇共同打下江山的。
谢衍川的父亲并无嫡出姐妹,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魏家将魏忆嘉送进了宫。
魏贵妃便成了后妃中难得的武将后代,在宫中的地位也是仅次于萧皇后。
路知本就对这种皇帝的妃子和她们的祖宗的事情不感兴趣,又因着自己已经在这本小说的世界里待了一个月了,脑中搜刮半天,也只得了这么丁点人物关系。
恭王想是不可能了,那四皇子路闻朝呢?
四皇子刚成年,正是可以大施拳脚之际。
他的母家尊贵,魏家虽是被谢家压了一头,在京中也还是有些势力。
可四皇子……路知感觉很是崩溃,因为他真想不出来小说中的四皇子还有什么情节。
路知仍淌着泪,眸中多了许多无奈又痛苦的情绪。
总不能让他莫名其妙去怀疑一个陌生人吧!
路衡将路知的反应看在眼里,心已经软得不行。
他知道自己真的不想去怀疑路知,但自己下台,路知确实是最大的得利者,再加上曾经的路知也有前科……
想到这里,路衡的表情又冷了下来:“从前的种种,旁人不得而知,但想必你并没有忘记。你欺下犯上,但却吾帮你瞒下了这滔天罪孽。吾放你一条生路,也是看在你有改过之心。但彩凤谣言,你无法摆脱嫌疑。”
路知抬头仰视着路衡,面露祈求之色。
路衡呼吸一滞,偏开头去,话却软了下来:“你若是能向吾证明你无二心,吾便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