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陈晏和的目光夹杂着怜悯与同情:陈晏和,不会只吃过食堂的饭菜吧?
虽然没有说出口,但眼神里的意思不言而喻,陈晏和仿佛“看”懂了,甚至点点头:“就是你想的那样。”
天呐!
一种油然而生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许朝晞比之刚才,语气轻柔了许多:“你为什么只吃食堂啊?”
她面露慈悲,神情仿佛那种感人事迹节目里采访当事人的记者,生怕一不留神触及对方伤心之处,只敢小心翼翼地试探询问。
陈晏和再次预判了她的猜测,想伸手敲一下她的额头,告诉她不要胡思乱想。但基于目前暂时的身份,还不允许他这样跨越边界的互动,他忍住自己的冲动,解释:“只是因为方便。”
哪知下一刻,许朝晞露出一副“我都懂”的模样,声音压低,贼兮兮地说:“我都懂,学霸嘛!要维持一些神秘莫测感。”
这都什么跟什么。陈晏和看着她狡黠的眼睛,心里一动,再想解释的话没有说出口,索性顺着她的玩笑说:“对啊,所以,今天我的秘密被你知道了。”
许朝晞脸一垮,马上露出可怜兮兮的表情,举起两根手指立在太阳穴旁,发誓哀求:“我保证不会说出秘密,求学霸饶我一命!”
陈晏和看了一眼她的手指,故作严肃:“你这个,没有诚意,发誓不应该是三根手指吗?”
许朝晞立即把手指藏起来,企图浑水摸鱼,嘻嘻一笑:“被发现了!说起来,你还是第一个能发现这件事的。”
不愧是学霸,观察力非同一般。
陈晏和嘴唇轻抿,这让他的脸显得不那么冷峻:“当然,我可不好糊弄。”
两人已经走到了校门外的马路上,迎新晚会结束的时间有些晚,路上的摊贩已经不多了,剩下的大多都是烧烤摊,灰白色的油烟从他们的烤炉上飘然升起,在一排排的路灯的光晕下,朦朦胧胧地模糊了人群。
深夜的郊区,路上已经没有车了。
三三两两的学生有说有笑地穿过静谧的马路,和摊主大声吩咐着自己想点的烤串。
树影婆娑,初秋的凉意渐浓,陈晏和看了一旁穿着短袖的女孩,不由自主地,从身上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的身上。
做完这件事,他愣了一下,甚至带点歉意地解释:“不好意思,怕你冷。”
许朝晞看向地上两人被拉得修长的影子,男孩的衣服触及肌肤,还带着些许残存的温热,寒意被阻绝于外。
她抬头,看到他瞳孔中是不知所措的、生怕她会介意的小心翼翼。
在许朝晞的世界里,有一条隐形的法则叫作“事不过三”。
第一次,是刚刚的迎新晚会上,她与他心照不宣的“偷看”。
第二次,是他尊重她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自由选择和表达权利的相互呼应。
第三次,是他配合她,扮演着“学霸”和“小弟”。
这一回,是第四次。
他在小心翼翼地对她好,就连善意的行为表达都被他恪守在“尊重她的想法”的原则线之外。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细小的、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的小事。
比如她偷看他、她思考“拒绝”的合理性、她享受“大侠”与“小贼”的游戏、她怕冷。
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一丝一缕地编织出她丰盈而美妙的世界。
他恰巧看到了这个世界,并对此做出了回应。
他偷看她、他尊重她“拒绝”的独立性、他扮演着这个游戏里的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把衣服披在了她的肩上。
高中学过经典物理学里的衍射现象: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偏离原来的直线传播。
他发出的波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衍射里,终于在此刻抵达她的世界,正式和她相遇。
事不过三的法则霎时生效,许朝晞的世界给出了完全属于她自己的判断。
她一只手拉住他披上肩的衣服,另一只手举起三根手指,神情不似刚才那样嘻嘻哈哈。
她说:“陈晏和,我同意了,这次是真的。”
陈晏和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以为说的是衣服,还松了口气:“那你披着吧。”
许朝晞哭笑不得,她停下脚步,呼出一口气,再次重复了一遍。
她说:“陈晏和,你的告白,我同意了。”
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男孩的脚步随之停滞,不可置信地看向身侧的女孩。
初秋夜晚,微凉的风吹起女孩披着的衬衫外套,衣角轻盈地飘荡。
夜色温柔,石青混着黛色的天空没有月光和星光,周遭的喧嚣渐次剥离,昏黄的灯轻柔地笼罩在女孩的身上。
她的眼睛是一望无际的汪洋。
他沉溺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