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深秋,天气有了些许凉意,林莫寒早已换上了秋装。此时京郊的山林,在秋霜的熏染下,已是五彩斑斓。有夏日残存的绿色、有被秋风染成的火红色,还有那金灿灿的黄色。真是“层林尽染秋意浓,叠翠流金已入冬。”
此刻,男装打扮的林莫寒,骑着一匹健壮的白马,奔驰在郊外的大道上。和她并列而行的,是三皇子南宫琰。他们的目的地是三皇子的一座位于京郊的山庄。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条大河,河面十分开宽阔。秋日的河水,平静又清澈,带着一种深秋才有的肃杀之气。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林莫寒看到此景,不由得念出了这首范仲淹的苏幕遮。南宫琰听见后,不由得笑了起来。他朗声道:“林娘子,今日出门,诗兴大发啊。”
林莫寒笑了笑,然后道:“多日不曾出过远门,今日托殿下的福,才有机会欣赏到这深秋的美景。甚觉山河壮丽,心胸也开阔了许多。”
“你说的甚是,所以你们女子也该多出门看看,多欣赏一下这郊外的景色,也可陶冶情操。”南宫琰笑着道。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林莫寒道,“女子出一趟门不容易,就拿我来说,之前但凡要出门,必须得跟老夫人通报。而且即便出门了,还得防着被人跟踪。现下老夫人去庄子上住了,那个喜欢跟踪我的庶妹,也去家庙里住了,我这才算自由点了。”
说着,几个人一起骑马过了桥,随后又走了一段路,便来到了三皇子的山庄里。山庄的管家一看南宫琰来了,立马殷勤地赶了过来,并招呼丫鬟婆子们端茶倒水。
管家目不转睛地盯着林莫寒看,心里暗想,这位小郎君长了一幅好相貌,比那些小娘子生得还清秀。南宫琰见状,笑着跟管家介绍道:“这是本宫的一位小友。”管家于是恭敬地给林莫寒行了一礼,然后就去安排午膳了。
南宫琰和林莫寒等人一起在山庄里用了午膳,午膳有烤羊排,除此之外,还有本地产的一些野菜野山菌之类的,口味甚是地道。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午膳过后,丫鬟们撤掉饭菜,重新沏了一壶茶,端了上来。南宫琰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茶,然后缓缓地道:“西凉国的使团,后日就进京了。”
林莫寒一听,原本有些困意的她,马上来了精神。她坐直了身子,两眼放光,欣喜地道:“真的吗?怪不得最近几日,我父亲总是很晚才回家。”
“是真的,最近鸿胪寺和礼部,都忙着接待西凉国使团的事宜,肯定都忙得不可开交。”南宫琰轻声道,“不过,我听说,他们的那个左贤王铁弗,可不是好相与的。你不要期望太高了,否则。。。。。。”
说到这里,南宫琰顿了顿,抬眸看了一眼林莫寒的神色。“不管成不成,总要试一试才知道。”林莫寒淡然道。
“是这个道理。”南宫琰笑了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殿下,靶场那边都已准备好了。”丁凯突然从外面匆匆地走了进来,跟南宫琰汇报道。
“好了,本宫知道了。”南宫琰回道。
然后他看了一眼林莫寒,笑着道:“林娘子要不要去靶场看看?”
林莫寒随即站起身来,笑着道:“早就听闻殿下射击术了得,今日若能有幸目睹一番,实属三生有幸。”
南宫琰皱了皱眉头,然后道:“你何时也学会了说这些谄媚的话语?”
二人边说边往靶场的方向走去。靶场设置在山庄深处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园子里。二人到达靶场后,南宫琰从丁凯手里接过了一把弓。然后见他拉弓如满月,目光锐利,嗖的一声,箭矢离弦追风去,正射中靶心。
林莫寒忍不住在旁叫好,随后南宫琰又连着射了若干靶,次次都是箭无虚发,百发百中。他身子矫健,张弓搭箭,英气逼人。林莫寒眼中的南宫琰,不再是那个她之前认识的温文尔雅的贵公子,而是一位英姿飒爽、霸气凛然的大将军。
“殿下,果然好箭术!真是百步穿杨!”林莫寒笑着道,眼眸里尽是仰慕之情。
南宫琰练习了一会儿射箭,觉得有些累了,便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林莫寒见状便走到南宫琰跟前聊了起来。
南宫琰的射击术早就名声在外,也曾得到很多人真心或假意的褒奖,但今日来自林莫寒的称赞,是最为让他开怀的。他看到了她眼眸里流淌的仰慕之情,这让他感觉很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