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太热了,出去就是晒太阳。你们吃过午饭在房里休息一下,傍晚的时候再出去玩。”陈荃于夏应下薛雪的话。
接近黄昏时候,热气退散了不少,于夏写信让自家的下人把小舟运到南郊的溪流边。没错,他要带陈荃体验一下月夜泛舟。逛街不是他的强项,划船赏月可是经常和好友一起玩。这一次只有他和陈荃,月光下与美人独处,于夏光是在脑子里想就已经笑出声来。
真不愧是我,能想到自己擅长又适合两人待在一块的办法!
“我要准备什么?”陈荃打断了于夏的得意,眼神平静地看着他。如果要爬山,陈荃有经验,划船她这是头一回。
“要准备的东西,还不少呢。”
最后,二人提着两个篮子往马车走去。这个时候出门,吃不上晚饭。而他们估计得接近亥时才能到家。篮子里装了许多点心吃食,一壶梨花酿,一壶茶水、一盏夜灯。他们的手上还拎着两盏灯笼。
出门时还没入夜,于夏计算了马车来回的时间,是足够的,二人便乘马车前去,之后再走路回来。两个人提着两盏灯笼慢悠悠夜游,想想就很适合说一些心里话,正是培养感情的好时机!
到达目的地时正好“夕阳无限好”,二人下车,上船,把东西摆,好在船篷里的桌上。
“出发!”于夏掌舵,开始挥动船桨。
于夏好歹也是在端午参加过书院龙舟比赛获胜的选手,技术自然是棒的。但他只缓缓划着,感受溪上清风。
“这个速度还好吧?”陈荃是第一次泛舟,可能会头晕。于夏自信船是平稳的,保险起见,还是得问一问。
陈荃坐在于夏身后,静静吹着风回答:“好。”
南郊人不多,偶尔有挑着扁担回家的卖菜农民走在路上。见此一幕,感叹贵人悠闲。
于夏划了好一会,划到小溪中央,离路边有一段距离。此时天边的云被夕阳染成红色,于夏把桨放在穿上,任由小舟轻飘。他坐到陈荃对面,一起欣赏夕阳。
“经过我和好友的实地考察,我们一致认为南郊溪流周围的景色是最好的。”夕阳已经不刺眼了,于夏托腮看云,“现在这个季节莲花还没有全部凋谢,我记得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片莲花。那里更好看。”
“听起来你们平常的生活很欢乐。”陈荃坐在这,心中是一股与在道观时不同的宁静,让人忘却所有烦心事。
“啊哈哈,以前小时候觉得在书院很苦,现在长大了,倒是很怀念那个时候。我跟你说几件好玩的事吧……”
于夏回想了自己刚去书院那会,在书舍里认识那几人的场景。六人都是家里备受宠爱的小孩,自然都以自我为中心,更何况还有徐鑫徐淼这对在家就经常争宠干架的双生子,他们刚见面谁也不服谁,一天时间就闹到国子监祭酒那里。
后来渐渐玩闹起来,几个人脾性相投,很快处成了好友。在书院时经常爬树掏鸟蛋,然后摔了个狗啃泥。于夏的字画很好,经常受到夫子赞扬,其余几个人要交作品的时候总会收买于夏,让他替他们写字改画。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被夫子发现,几个人被惩罚一起打扫茅厕澡堂。
“夫子当时说:‘我瞎了才会看不出来这是于夏的笔触。’。”
端午时书院要办划龙舟比赛,就在北郊专门用来赛龙舟的河上。书院出几支队伍,与民间的队伍一起参赛。这等好玩的事,于夏六人自然不会放过。
“练习的时候北郊那边人实在太多,我们只好另寻他处。因此挑选过很多溪河,见到了不一样的景色,最终大家都喜欢这条溪流,也练出一手划船的好技术。”
说话时,小舟的行径路线有时会偏移,这时于夏就拿起船桨修正方向。天渐渐暗去,二人觉得腹中空空,便点上那盏夜灯,钻进船篷里吃吃喝喝。
于夏品酒,时而看向天上弯月,时而看着陈荃被温柔月光覆盖的脸颊。有时风吹来,发丝随风萦绕在脸侧。明明是未施粉黛的素面,简单的衣物,于夏就是觉得现在的陈荃比昨晚盛装打扮的陈荃美很多。
“月宫神女。”于夏心底暗道,决定回到宜远侯府之后把今晚的陈荃画下来。这可是他们二人第一次单独约会,肯定要纪念一番。
差不多吃好了,于夏往记忆中的莲花片划去。
船上的夜灯不止照亮他俩,也照亮了周围景象,更是能让别人轻易看到这艘小船。
陈荃远远看到了那片莲花,确认方向没错。只不过,今晚有兴致出来泛舟的人好像不止他俩。
“咦?是她?”于夏也看到了莲花周围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