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中行季衡
终于,吉日良辰,仪式开始。
撰吉日兮表殷荐,冀神鉴兮降洛阳。
今为吉日,迎享兹辰,群使皆至,高庙祚深。
惜往矣,青兵祸,乱社稷,兄弟阋墙,九州共恨;
今来思,徐远兴,铸九鼎,百族归心,四海同根。
受命于天,宅兹洛中,登封宗周,会孟津,上承武文;
今周三六,轩辕五铸,姬水百川,奔古今,水载万人。
歧兮歧兮,淇兮淇兮,九曜煌煌,三垣熠熠!
歧兮歧兮,淇兮淇兮,百工乐乐,万民一一!
302.王惊云
良辰吉日已至,各州使者齐聚洛京,加冕仪式正式开始。
九级台阶依次递进,百官井然地排列在两傍,队列整齐,裳色有序;
司乐颂曲演出完毕,恢宏磅礴,黄钟大吕,没出偏差;
大宗伯中行季衡身着大礼服在高坛宣颂词,颇为庄严,尽显气度,没有失误;
小郑的行礼十分标准,面色严肃神情坚毅,三十二道要求居然全部合规;
黄壹的发音异常流利,精神面貌昂扬向上,优美的洛京古音让沈昭感动无比…
最关键的还是姬稳,无论是行礼,颂词,三辞三让都极为流畅,礼袍加身下,居然也有了不少人君风范。
也是,经过这么多事、这么些学习,他早就不是当初那个草鞋布衣的小年轻了,不管再怎么说他“憨憨”,他也已经是一位对朝堂无比熟悉的君主了…
我看着吐字铿锵有力,隐隐有不怒自威之态的姬主上,内心感慨万千,甚至有了些陌生感——
直到他偷偷嬉皮笑脸地瞟了我几眼,并试图用口型和我说话。
我认真分辨了下,他说得应该是:“我真的把所有东西都记住了!我是不是很厉害!”
…行,我刚想正经点呢。我在心里给了自己一巴掌。
果然是我想太多了, “陌生感”这种词根本不适合用姬憨憨身上,他明明是哪怕一把年纪了还会年纪轻轻的人呢。
于是我瞪了他一眼,赶紧和他比口型:“快站好,仪式还没结束,那么多人看着呢!”
303.沈昭
如今大周内外还算稳定,我终于能着手干些事了。
大周现今坐拥徐、凉、北魏、韩四地,位居九州腹心,又有齐、燕归顺,江、吴臣服,加之正统身份,一时半刻也难出什么大岔子,但但也不能过分得意,以致于忽略了一些问题。
这些天,南平的战局刚稳定不久,姬大人刚称王不多时,一些问题便已经出现了。
什么南平部分百姓不服管束,不了解徐远、大周律,与当地大周官员冲突;
什么南凉边境动荡,有心之人乘大周主力不在企图造反,再生事端;
什么一些偏远区域出现百姓受欺压,官吏严重渎职的现象……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和一个因素有关——大周中央的二司九卿体系与旧朝的州太守制度即诸侯纷争时混乱的管理相冲突。
不仅如此,旧贵族的残留依然存在,他们在地方上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哪怕是齐州太守田偃,也没找到好办法。
大周国祚太短了,哪怕把徐远、昌平时期都算上,也没什么底蕴,而且那时候基本都在忙着打仗,实在没有精力管这些;但也幸好大周国祚短,核心地区的徐远与凉州历经战火,都不算贵族势大的地方,要变革比齐州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