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辰时初刻,便有太监宫卫打伞鸣锣前来宣旨,顾廷烨不慌不忙的携明兰出去,大开朝晖堂,设香案下跪接旨。
那宣旨太监也是禹州帮出身,约二十来岁模样,面方眉直,笑容和善,与顾廷烨之前认识,也没怎么啰嗦,直接开始宣旨。
这种褒奖类圣旨格式经久不变,先是表达皇帝的恩典,再是表扬明兰静容婉柔,淑慎维则,秉顺恪恭,最后是宣布敕封为二品夫人。
明兰双手接过诰命敕封文书和一盘珠冠霞帔的托盘,恭敬的磕头叩谢天恩。
起身后,顾廷烨叫明兰赶紧去换装,他自己请夏太监进堂用茶,那太监谦和的推辞两下便进了屋,
两人说过几句后,顾廷烨亲自送人出门,转头回屋时,却见明兰已穿戴好了。
外裳披着凤文霞帔,下端垂着的凤纹金坠子,腰上围好玉革带,头上绾一个圆髻,戴上双凤衔珠鸾凤冠,一时满头琳琅晃动。
这次顾廷烨没有骑马,和明兰一道坐进三驾马的宽敞车轿中。
这马车的确气派,里面还设有一躺铺,上设一小茶几,为了不弄乱仪容,夫妻二人隔着茶几端正而坐。
顾廷烨见明兰一脸紧张之色,忙拍拍她的手背安慰道:“你别急,今天敕封诰命不止你一个,还有威北侯夫人和御林军左副统领郑小将军的夫人。
明兰笑盈盈地说:她们一个是国舅夫人,一个是皇后的亲妹子,原就要封的,我倒是沾了光!
她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越想越觉得有趣,忍不住问道:你在禹州就跟着官家,为何不娶了那沈皇后的妹子?那岂不是都成一家人了么?
顾廷烨兵不生气,只是低声解释:官家在京中根基不深,郑家掌禁军多年不说,于三大营也多有关系,英国公更是国之重辅,这两家素来不掺和储位之争,自是要笼络的。
明兰点点头,顿时明白了。
八王登基之前,只是个没人瞧得上的闲散宗室,除了禹州帮那点班底,身边并无很多可信之人。
顾廷烨原本就算自己人,若顾沈联姻,不但是资源浪费,对官家也不是好事,娶个普通文官的女儿,才更符合官家的利益。
他原本的打算是借助盛家父子,能够搭上文官集团,如今变成了“为讨好盛家,娶不上嫡女连庶女也要”,实在是出乎意料。
车轮滚滚,马蹄得得,明兰听见外头声响,知道是进了外皇城,再驶了一会儿,到了内城大门口。
夫妻俩下了马车,换上早等候在那里的小轿和马匹,接着各自骑马上轿,可经过了一段路后,又全得换成步行,由一行内侍引路前行。
明兰一路上不敢抬头乱看,只跟着顾廷烨低头缓行,隐约觉着宫廷内部的布局广阔壮丽,汉白玉石为阶,描金绘彩为廊柱,处处高大宽阔,气势宏大。
进了一处侧殿,一位身着石青色锦缎的中年女官出来道:顾大人和顾夫人快请进来,太后与皇后正等着呢。
明兰事后回忆,那些表彰的套路她都没过脑,但隐约感觉太后与皇后的关系,似乎不怎么融洽。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体验,明明两宫一副和睦相处的样子,对自己夫妇都很客气,但就是能察觉出她们的对立。
就像回门那天,自己第一次见梁六和顾二接触,当时两人脸上都挂着笑,但明兰就是能感觉到,两人彼此都不喜欢。
ps:春节一直要走亲戚,回公司后一堆事情,现在忙完了,可以正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