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我在古镇修文物 > 第84章 怎么突然感兴趣了?

第84章 怎么突然感兴趣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纪娴和周逸春依旧在勘测现场附近,身后是他们最新发现的一处遗址,两人刚从洞窟里出来不久,是在看到是周淮先的电话之后便席地而坐接起的。

在视频的期间,周淮先并没有忽略凌岁穗,时不时也会去观察她的表情,自然察觉出其视线一直被纪娴身后的壁画吸引,眼神专注又怅然。

他略思片刻:“母亲,你和父亲最近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我看你后面的背景很像是浮雕画,我最近在古籍上看到有记载,很感兴趣,可以给我看看吗?”

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巧的事情吗?凌岁穗的心思好不容易被自己按下,便被周淮先提及,难道他真的也喜欢浮雕画?

“当然可以!”纪娴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凌岁穗的思考。

她没太敢表现出自己的激动,眼睛眨也不眨地跟随着镜头的调转移动,她那颗炽热的心脏也仿佛呼之欲出。

周逸春接过的手机,“我们刚出洞窟,距离那边有点远,而且里面太暗了应该不太能看见。你若感兴趣,之后我可以把资料整理出来,你研究一下,这边的修复工作也很重,届时你也可以提些见解。”

周淮先在年轻一辈里,的确是文物修复方面的翘楚,特别是还能专攻好几个不同领域。

他不仅上手学都快,又懂得融会贯通,虽不常涉足壁画修复,但只要是他感兴趣想学的,不用多长时间就能精通。

周逸春是支持周淮先多学多看的,他与纪娴现有的精力只能负责探索挖掘史实遗址。

戈壁这边的修复工作虽不是靠他们一代两代便是可以完成的,但若是能很多人了解投身其中,总归是好的。

周逸春这几年一直在这边工作,自然是希望周淮先也可以接手一下这方面的修复,但也不强求,只是提个建议和方向,最后还是看周淮先本人喜欢什么。

他与纪娴向来都不太会干预周淮先的决策。

“是的。”纪娴对此也是赞同,只是疑惑,“不过你不是不擅长壁画修复吗?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

“嗯,突然感兴趣了。”周淮先没有说谎,是非常真心地表示对此感兴趣了,“想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这引得凌岁穗狐疑地看他,这一次是真的分辨不出来真假。

周淮先不会骗人的对吧?特别是现在正对着自己的爸妈哎,应该是他自己想学?自己也应该不能自恋到觉得周淮先是为了她说出这样的话……吧?

屏幕那边纪娴像是看穿了什么,簌笑一声,“好好好,知道你就是什么都爱学,一遇到喜欢的东西就钻研进去了,沉浸到谁也唤不醒。”

洞窟内的有些壁画仍处于刚探索的保密阶段,周逸春只能先粗略给其观看一下外围附近的 。

“里面的现在还看不了,需要你实地考察了,先看看外面的吧。不过,很巧的是……”

他顿了顿,与纪娴的视线撞上,带了些极浅的深意不易察觉的笑:

“这附近的几幅正好都是你感兴趣、想要看的浮雕画,只是这些都是一些保存不是很完好的。

你知道的,以这里的地理天气环境,特别是浮雕画很难在露天的环境下保存完善。”

凌岁穗听闻微一愣神,嗯...她知道的,不同于洛阳龙门的石塑,这里是泥塑。

分神间便听周逸春解释道:

“鸣沙山属于砾岩层,岩体疏松、易风化,一般使用泥塑。如果说砂岩注定被风沙磨蚀,那么泥塑便是在以更脆弱的材质对抗时间。

例如,你看我手下这幅便是个很经典的神女飞天图,虽然已经保存的没有那么好,但是从这幅立体感、人物的线条饱和,与唐代泥塑浮雕的风格更相似。因为唐代时的泥层更厚,会加入麻丝、纸浆等来增加泥土的韧性以便能塑造出更深的立体感,那时候的工艺甚至能达到几毫米的程度。再加上这里...”

周逸春讲得很细致,凌岁穗跟随着他的讲解无声笑了笑。

自己只是在一旁听来,便很有这段时间周淮先在博物馆给她讲解历史时的样子了,父子俩真的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只是片刻的走神间,周逸春指向服饰上已被风沙快要磨平的痕迹:

“根据纹饰特征可以判定为唐代典型卷草纹与宝相花的组合。此类纹样虽跨越多朝代沿用,但唐代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卷草纹主茎粗壮,侧蔓呈'S'形双向延展,叶片肥厚作三裂式;而唐代时对于宝相花的样式,工匠们多倾爱于雕刻出一种层叠达七至八重的繁复感,花瓣尖端也多为饰联珠纹,整体采用'满地锦'的布局。

所以这整体看来都体现出了唐代'满、圆、肥'的审美特质。还有这里...”

凌岁穗听得很认真,和周淮先平淡叙述感的博物馆导向不同,今天周逸春的讲解专业到自己就像是听了一个完整的考古报告。

当然这也是周逸春这段时间写多了考古报告使然的。

凌岁穗又想哭又想笑的,心想这打的不是家庭电话,是学术会议,周淮先家的学术氛围也太强了吧。

她瞥了一眼丝毫没有异样的周淮先与屏幕那边的周逸春,好似重叠在了一起,借此看出了周淮先一丝不苟的性格,是完完全全地是遗传到了周逸春。

学术会议还并未结束,之后,在对方的指向中,镜头随之拉近了些。

阳光斜照在浮雕画上,竟折射出零星残存的金色、朱红与青色的微光。

“飞天的衣袂处这是用蝉翼般的金箔层层贴就出来的,是盛唐时的金箔叠加工艺,不仅如此后续还会用到金线描边的手法。

那时的工匠常会用朱砂、石青、青金石等矿石颜料点缀上色,只是这边风沙日照,这些颜色很快便褪去,所以你现在能看到的,仅剩裙裾上的石青褪成白垩状碱式碳酸铜的灰白色,原本的朱红也会随着时间而氧化发黑。”

听到熟悉的矿石颜料,也就解答了凌岁穗当时心中的疑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