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云中 > 第49章 烟缠丝绕(十三)

第49章 烟缠丝绕(十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卫青穿过护佑他的卫士,匆匆扫过四周的景物后确认了一件事,那就是卫子夫真的很用心地揣摩过屈原的《国殇》。他看到镶嵌着玉的鼓槌和能发出巨大声响的战鼓,散开的朱红色帘幔后露出披着曳地长袖的细腰女子。她们跳起舞来折腰翘袖,如在云端,一看就来自遍布水泽的楚国。

卫子夫在众多女子的簇拥之下走到卫青面前,她这一次不向屈原笔下《山鬼》、《少司命》或者《湘夫人》的形象靠拢,倒是更像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瑶姬,身披纨、绮、缋三种衣料制成的衣裳,裙摆衣袖上错落着错综华美的花纹,精妙铺陈之余微微流下空白。

卫青道:“你这一次做得很对,皇帝喜欢《楚辞》,曾经命令淮南王为他讲解此书。在你还没来到他身边的时候,他就经常把皇后扮做山鬼和湘夫人。如果你也那么装扮自己,那他一定会想到皇后。”

“这一次不是我做对了,是平阳公主做对了。她和刘陵翁主交好,而刘陵又是淮南王的女儿。淮南王知道皇帝喜欢什么样的书和女人,通过翁主拐着弯儿地帮我。”

卫青稍微沉吟,“我会找机会拜见公主,让她离刘陵远一点,你也不要和刘陵搅到一起。”

卫子夫冷笑道:“因为你们男人见不得放荡的女人?”

“不,”卫青道,“因为皇帝见不得田蚡窦婴和淮南王,他现在只是用得着他们,不是真心喜欢。皇帝的喜好是我们卫家所有人的喜好,你不要和皇后一样耍自己的脾气。”

卫子夫略微诧异,“你管得了我,怎么还能指挥得动公主?”

“因为公主……其实现在也算是我们卫家人。”卫青道:“你知道的,平阳侯病了太多年,已经不算是男人了。”

卫子夫缄默不语,她绣衣袿裳后是翠雀蓝、绿、赤、棕等多种颜色羽毛做成的衣饰,摇曳不定的羽毛和花冠后面孔几乎不施朱粉,头发黑而柔顺,涂抹了显得丰润的兰膏。

“皇帝身边太多浓妆艳抹的女人了,你应该更淡一点,才能从里面脱颖而出。”卫青拿来杜若佩戴在卫子夫身上,那上面的香气清苦冷淡。

卫青接着打量卫子夫身边的侍女,他看那些女人的目光和平常少年不一样,不带贪婪之色。这样平淡的神情让他的眉目和平常人比起来更为清丽秀美,骨相皮相都有出尘之感。

他觉得卫子夫这一次选的陪衬刚刚好,荷叶可以衬托荷花的娇嫩,牡丹却会令荷花失色。一个女人的鲜艳从不在于她本身的姿色如何,而在于她的陪衬选得是否得当。卫子夫或许不是皇宫最漂亮的女人,但她一定是最会发扬她优势的女人。

皇后其实并不比卫子夫差,但是卫子夫就是有办法能让人觉得歌女出身的她比皇后更出挑。

“我什么时候才能做自己呢?”卫子夫忽然抬起头问卫青,“总是看皇帝的眼色,像一株藤蔓那样依附缠绕着他,就连头顶的一点点阳光雨露,都得得到他允许才能品尝到。我的孩子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可他像是忘了这回事一样,把我撇在脑后。”

刘彻在那一晚之后就回到未央宫,临行前他把一个姓王的宫女带走了。卫子夫派侍女打探王宫女的底细,她们告诉卫子夫那个女人比她和陈皇后都漂亮。皇宫里能生育的女人不止卫子夫一个人,皇帝没必要紧攥着她不放。

卫青道:“忘了皇帝对你的无情吧,他不是刻意的风流,他只是需要爱情,热烈的爱情,和高祖和文帝都不一样。高祖喜欢跳楚舞的戚夫人、写《房中祠乐》的唐山夫人和能鼓琴的石美人,爱才惜色。文帝兜兜转转没选最美最有才艺的,选了个最普通的人白头偕老。他们的爱都要落在实处,可是皇帝不一样。”

卫子夫低头笑了,“我比你还了解他些,陈皇后的骄傲,我的温顺,对他来说都不过是花丛中的一束花,可以取乐,但不值得摘下来供一辈子。他爱的是千奇百怪的世界,我们这些等着他临幸的女人则是一面面镜子,照出他尚且懵懂的幻想。所以他不计较女人的出身学识,不计较对方在他之前有没有为其他男子流过泪伤过心,不挑选相差无几的女人,因为他爱的不是站在他面前的人,而是幻梦。”

卫子夫搔了搔自己的头发,“皇帝永远不会真的爱上我,也不会爱上别人,他是个没法儿流浪的浪子,他的爱只是一种肤浅的好奇和兴趣。一旦深入,就没了持续的可能。高祖会为赵王如意打算,文帝会为邓通担心,但他的爱有今朝没明天。他蜻蜓点水般的爱情一烧成灰,心也就坚冷如铁。”

“所以,即使他给了我一点特别的暗示,我也没放到心上。”

卫青反倒有了点兴趣,“他和你说了些什么?”

卫子夫轻笑道:“他问我是不是在自己的卧室杀了人,我回答是。他要我等他回来,并且告诉我,我才是他一直以来要找的人。”

卫青停顿片刻,“不幸中的万幸,他不把你当一面照他幻想的镜子了。”

“那他把我当什么?”

“同类。”

阿娇是在半梦半醒间被推起来的,她眨了眨眼,神思倒是很清明。太皇太后派来的宫女问她:“您有多长日子没有好好睡过了?”

阿娇一面穿衣服一面道:“你应该问我有几个晚上合眼了。”阿娇看到浅蓝色的天幕上还挂着一轮明月,自嘲道:“我现在多梦又容易惊醒,皇帝一走,我就睡醒了。”

长乐宫四堵墙迎来了新客人,阿娇走进殿内看见了馆陶公主和太皇太后。被太皇太后命令回避的宫女们偷偷打量这三代人,都觉得三代同堂是不多见的景象。

太皇太后目不能视,听力倒是一直很敏锐,直到最后一个宫女离开,她才开门见山地问阿娇:“你觉得皇帝现在对你怎么样?”

馆陶公主略有些吃惊,阿娇反倒很平静,“就那样吧,不过我们应该很快就会有孩子。”

太皇太后微微颌首,“你那边尽快,皇帝那边恐怕已经对你起了疑心。前段时间他一直躲着我和他母亲,但我埋下的探子告诉我李少君忽然没了。”

太皇太后见惯了风雨,说起这些依旧从容不迫,“皇帝对外面的解释是李少君得了安期生的青睐,羽化去了,但我总结觉得有古怪。”

馆陶公主听了反倒觉得正常,“李少君都多大年纪了,哪怕老死了也应该,兴许是皇帝害怕丢了颜面,自己给自己铺了个台阶下呢。”

“如果皇帝不是给自己留颜面,而是刻意去安抚田蚡和我们呢?”太皇太后笑道:“田蚡是他为数不多的臂膀,你们背后站的是我,他得罪不起又需要真相,所以掩盖真相。”

“我记得,这里面还有弓高侯的孙子在掺和,是不是?”

阿娇回答太皇太后,“是,但他是个口风很紧的人……”

太皇太后无所谓地摆了摆手,“做事要做干净,有些事我没法儿下手,但是另一个人一定希望息事宁人。”

馆陶公主道:“是王娡?”

“王娡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她会把一切都处理好的。”

韩嫣环顾四周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刑具,是瓯刀。瓯是瓦罐,刀是宝刀。刀剑杀人难免溅血不好打扫,所以就有聪明人想到用瓦罐解决这一难题。一旦要行刑,就让犯人头枕着瓦罐,这样脑袋不会乱滚,脑浆和鲜血也可以从从容容掉进瓦罐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