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妙殊飞去的方向听,风中隐隐飘来一阵箫笙之声,又或似钟鼓之乐。
躲过出苦力的妙殊心情颇好,轻哼着不知什么曲调,此刻正向着夜来城飞去。
刚刚父母提及浩辰宝炉,也使得妙殊想起来,过两日自己要去参加舜华神女的三岁宴。
只顾着每日同河音斗嘴都忘记了准备贺礼,倒也不是妙殊拖拉,着实是不知道该送些什么。
三岁生辰对于梅花一族极为重要,就如同人类的百日宴,贺礼必要用心准备,可是该送给一朵三岁的梅花什么比较好呢,很显然妙殊至今也没想好。
起初妙殊想着可以炼制一件神器作为贺礼,奈何自己当真没有这个天赋,也实在是不喜欢这个活计,迟迟没有动手,一直拖到今日。
现如今也没有时间给妙殊拿来试错,为了不辛苦自己炼器,少不得要跑一趟夜来城,看看能不能寻到什么稀罕物件。
妙殊一边心里这么宽慰着自己,一边松了口气,到底是不需要对着那破炉子鼓捣了。
-
夜来城位于三江交汇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让这里成了做生意的宝地,渐渐地形成了一座城镇,城里有着天南地北的宝贝,各种各样的稀奇东西,城中商铺日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端得是一个热闹非凡。
妙殊化作人形落在城门口,已近子时,城门口的河流交汇之处停着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有些看上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叫做船,妙殊觉得这只是一片芭蕉叶,不过看得出主人倒是十分爱惜,拿着比“船”厚的麻绳将叶把结结实实地捆在河边。
夜来城并无宵禁,此时依旧城门大敞,两边支着各式各样的摊子,香味悠悠地飘散到河边。
妙殊伸着脖子看了看,大体都是些吃食,作为一只只吃玉膏的重明鸟,她可谓是心如止水。
夜来城不只人会做生意,就连刮过的风也懂点叫卖手段,带着香味将河边的船只都包裹在其中。
很显然,除妙殊外的其他人都没有办法抵抗夜半时分油润飘香的烧烤和夜宵,小摊前挤满了食指大开的食客。
好在夜来城的城门宽阔,围了那么些人也不觉得拥挤。
妙殊兴奋地凑在人群中,即便对这些吃食不感兴趣,也不急着进城,一个一个摊子逛过去。
“姑娘,尝尝桂花赤豆圆子吗?”
和蔼的老爷爷手捧着一个大托盘,里面放着十来份只一口量的圆子汤,举到妙殊面前,试图招揽顾客。
鼻尖萦绕着有些熟悉的香味,妙殊下意识地伸手去拿,顿了顿放下手,朝着老人家笑了笑,问道:“老人家,您家的桂花圆子怎么卖呀?”
“小碗三文,大碗五文,姑娘要来一碗吗?我们用的都是自家的蜜,甜香不腻人,大晚上吃也不会胖的。”
“是嘛,那我可得喝个大碗的了。”
做桂花赤豆圆子的是老爷爷的孙女和孙女婿,妙殊一走进摊子就闻到一股豆子熬煮的清香,带着丝丝的甜蜜正从火上架着的大锅中传来。
摊子旁边放着十来副桌椅板凳,人群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几乎坐满了。
妙殊就站在火旁,捧着碗,闻着锅里的香味慢慢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