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你是我孩子的妈妈,我的妻子,如果连你都不信,这世界上我还能信谁?”
男人渐渐靠近,下巴和脑袋抵在她的脖颈后蹭。
她虽然胖了些,可一头黑发天生柔顺,日子穷苦饭菜没营养,难得她的头发还如此偏软柔顺。
总不能身体虚,是被头发吸收了营养吧?
她后颈被蹭得有些痒,浑身没忍住一阵颤栗,呼吸也莫名也有些快,身体也被人轻轻松松抱了过去,后背紧贴他的胸膛。
不得不说,这男人力气真大,她这副体形,轻而易举拉了过去。
颜欣突然感觉到脖子被人亲一下,登时全身紧绷,好歹也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可是她真的太紧张了!
恰巧,小床上的女儿迷迷糊糊喊了爸爸妈妈。
她不禁低呼一声:“妍妍。”
温景拍了拍她的肩头:“我去看。”
温景这才松开了她,坐了起来,打开手电筒,看看女儿有没有掉下床,好在小家伙睡得乖巧,正往墙边靠。
孩子也就三岁多,还是第一次单独睡,愣是一晚上睡不安稳。
来来回回折腾了几下,颜欣忍不住道:“实在不行,把床拉过来吧。”
温景犹豫片刻,深呼一口气,拄着拐杖去堂屋找了几张凳子,堵在小床边,以防孩子掉下来。
等他再次回到床上,颜欣已经困得找不着边,眼睛强撑睁开,还想要回应他,只不过嘴里已经开始说胡话。
“快来吧,明天医生还得查房……”
温景哭笑不得,也知道她累得够呛,叹了口气,只能将人抱进怀里,低声安抚。
“睡吧。”
怀里的人儿得到了回应,终于不再折腾,呼吸均匀睡得极其安稳。
***
次日,星期天,学校还在放假。
颜欣天不亮就爬起来,看着床边的男人有一阵恍惚,望着他的清俊的侧脸,情不自禁咽了口唾沫。
颜欣猛地甩了甩头,不能沉溺温柔乡!
她急忙起床洗漱,风风火火跑去水潭收网。
她特地换了个网眼大的渔网,这样小鱼还能钻出去,留个鱼苗来年好收网。
颜欣兴冲冲收网,低头一瞧不少青苔和鱼草,两张网一个渔兜,收获只有之前的一半。
颜欣早有预料,也就没有多失望,毕竟山里的鱼儿本来就狡猾,捞了几网肯定会更加聪明,找地藏起来。
这一次的鱼少,但也有几条个头挺大,卖给白老板还能赚上一笔。
颜欣思来想去,数量不多,干脆把鱼留下来,大鱼就剁成鱼块售卖,起码解决了食材的问题,小摊还能再撑一段时间。
她将鱼儿放进桶里,一路拉回家中。
温景已经帮她熬好粥,放进了车里,大锅滚烫,幸亏这男人力气大。
一回生二回熟,夫妻俩收拾起来比往日也快了不少。
温景看着她出门,直到人走远了,才关上房门,开始打扫房屋。
……
颜欣在工地,等了半个多小时,渐渐失去了耐心。
早餐在工地卖不动,周末孩子们又放假,她索性收摊转移阵地——去平镇卖早餐。
一来有车方便,可以在镇上练练摊,看看效果如何,也能多一个渠道。
二来,一直在工地等也不是办法,时间就是金钱,顺带还能去镇上买太阳伞,买豆腐、小板凳。
七点多已经不算早,菜市场人来人往,都是赶早市买菜的。
平镇不算大,但人口也有六七万人,办事处也有好几个。
平镇的商铺,除了装潢规格比县城差一点,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各种百货应有尽有。
唯一的区别,只能说平镇道路还未规划,面积比县城小一号,样式老旧朴素了些,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平镇的就业机会不多,多是夫妻共同经营,家庭式个体经济也不需要太多员工。
消费水平比不上县城,但比起河村几个村,生活水平显然要好上不少,也有不少小摊贩来镇上做买卖。
每逢街日赶集,各种便宜实惠的小摊贩都会出现。
十里八乡的乡亲,都会到平镇摆摊做买卖,吃的喝的玩的,平时还有卖小宠物,最常见的就是从深城、洋城批发来的新潮服装。
颜欣来到一处专门摆摊的集市,板凳桌子一摆,就开始吆喝。
不得不说,人多就是好,陆陆续续已经有顾客上前询问。
油条馒头小笼包这些,她的手艺可能还不到位,但各式各样的粥,没一会儿已经见底,就连饭团都卖了好几个,还有不少人问有没有豆浆、饺子,得知没有很是失落。
所以说有些钱就活该别人挣,毕竟手艺在身。
前后不过一个小时,早餐就已经卖得差不多,颜欣干脆收拾东西去附近采买,索性先去了就近的豆腐坊。
豆腐坊的老板娘还记得颜欣,一买就是三四板,这才过几天,怎么又来买豆腐了?
老板笑眯眯看向颜欣:“老板娘,今天要多少豆腐?”
颜欣也不扭捏,给对方打包了一份早餐递过去:“我每天来买豆腐也麻烦,老板有送货上门的服务吗?”
老板娘笑眯眯接过颜欣递来的早餐:“唉哟,真是太客气,我都不好意思收了,不过你要多少,送哪里?”
颜欣停下车,在旁笑道:“数量不多,豆腐每天两板,豆浆每天15斤,可以一起送到河村吗?”
老板登时眼睛一亮,利落给颜欣倒了杯热茶。
哪里数量不多,她每天最多也就卖三四板豆腐,现在颜欣一个人订了她过半的量,能不高兴吗?
她笑得真诚:“你放心,我绝对给你送过去!”
河村又不远,只要钱给得到位,送货上门不是问题,店里也能多一笔固定收入。
“老板,运送途中,豆腐碎一点点没关系,不过我还是希望可以完整成型。”颜欣想起自己上回拉豆腐,磕磕碰碰边角碎了不少,最后只能做成豆腐花。
老板娘扬眉一笑:“你放心,我们是专业的。”
平镇这么大,又不止她一家豆腐坊,颜欣现在可是她的大客户,必须照顾好。
颜欣见她拍胸脯保证,总算是心满意足离开,内心不禁感慨,她这算不算稍稍带动了乡镇经济发展?
颜欣哭笑不得,登时又觉得自己想多了,她一个臭摆摊的,能带动啥?
正想着,颜欣突然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
只见不远处的百货商店,六婶和六叔正提着一个大肚锅,还有不少厨具,两人也是看见了颜欣,见她待在豆腐坊前,二话不说朝她这边走来。
特别是六婶,板着一张严肃的大脸。
颜欣浑身一哆嗦,可不想被人胡乱咬着不放,她连忙和老板告辞,骑上车就走,根本不给六婶发挥的余地。
颜欣看着身后张牙舞爪的张婶,没忍住摇头一笑,她前世活了四十多年,不用多想,都能猜到对方要做什么。
六婶不仅买大锅、厨具,还有煤炉大煮锅,又进了豆腐坊,加上昨天的话,可不就是要摆摊吗?
古往今来,哪里都不缺竞争。
昨晚六婶看见这么多顾客,能挣钱的买卖,不眼馋才奇怪,过阵子别说六婶,估计还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
她也不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