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白路书院 > 第40章 东宫变

第40章 东宫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虞慎也不顾一旁的人还在说着吉祥话,径直拿过喜秤挑了盖头,接着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转身离开,连半分眼神都没给崔莺莺留。

崔莺莺愣了一瞬,很快又神色如常,没事人似的吩咐下人沐浴更衣。

她早就做好准备了,不是么?

丑时一刻,百无禁忌。

虞慎换了一身黑衣,宫门被缓缓打开,两侧的士兵恭敬地向他行礼。

虞慎大跨步向前走着,他几乎记不起上次去父皇的寝殿是什么时候了,再来竟已是垂暮之时,真是荒唐可笑。

宁琅候在殿外,怀里抱着一卷东西,看见虞慎来了,替他打开皇帝的房门。

房内没有点灯,黑黢黢,静悄悄的,只能听得见皇帝嘶哑的呼吸声。

宁琅将怀中的卷轴放在桌上,虞慎这才缓缓打开,满意地评价:“不错。”

虞慎慢条斯理地从皇帝的腰间取下他的私印,炫耀似的在皇帝面前晃了晃,只可惜皇帝已经不省人事,看不见这一幕了。

他亲手给自己的圣旨盖了章。

寅时半,大吉。

扫洒的下人大多已经起来,得在点卯前把御史台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咯,以免妨碍大人们办公。

顺吉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每天都负责整理御史台的卷宗,他哪里认得什么是什么,只当在算那馒头包子,菜包子放一堆,肉包子放一堆,没味道的馒头放另一堆。

今儿有点不一样,昨天长安大喜,管事儿的另外交给他一个糖包子,嘱咐他放在最上面。

顺吉人老实,没什么心眼子,因此在御史台呆的年限也长,过往偶尔也有这样的情况,对他来说不过是顺手的事罢了。

卷宗都是龙鳞卷,一个两个好像轻飘飘的,加在一起堆上板车,还是得要他使出吃奶的劲。顺吉年纪也大了,这会儿不小心压到一个石子儿,板车没了平衡,他一时没扶住,连车带人翻在地上。

顺吉摔得疼,嘴里骂骂咧咧,爬着捡起那“糖包子”,还好这样的卷宗往往都拿锦缎包着,不然他可闯了大祸了,春日里清晨露水多,洇了一个字他都得完蛋,家里婆娘还等着他发了俸禄,拿钱给儿子请教书先生呢。

他把卷宗一个个码好,重新推起板车,直到大人们办事的屋子,又从腰间摸出刚领的钥匙,照常打开门。

谁曾想里头坐着一个不认识的人。

顺吉还没来得及喊叫,就被捂住了嘴巴,那人力气极大,顺吉根本挣扎不开,他偷摸打量着这人的模样,想将他刻在脑子里,元大人曾说过,要是知道贼人的样貌,找起来会容易的多。

皮肤有点黑,眉骨很突出,长得像胡人,但眼睛是黑色的,下半张脸被黑布遮住,顺吉看不见,不过他身形精瘦,个头应该有八尺,身上的衣服比大人们还华贵,应该是非常有钱的。

门被关上,顺吉瞥见那人腰间明晃晃的匕首,一下子软了腿。

“哪个是你刚拿到的卷宗?”

顺吉瑟瑟发抖,又发不了声,颤巍巍地指着最上头用锦缎包着的糖包子。

那人拿在手里,拉开锦缎看了眼,就把顺吉结实地捆了起来,再用布条塞住他的嘴巴。顺吉看见他将原本的锦缎包在自己带来的东西上,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只记得明晃晃的黄。那人打量了房间的布局,替顺吉把活儿干了,最后将他调包的东西放在案台上。

顺吉一边看一边努力记住他的样子。

顺吉死了。

卯时整,日破大凶,诸事不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皇六子虞慎,品性高洁,可堪重任,兹恪遵祖训,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决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话音刚落,朝堂哗然。虞慎顶着哭肿的双眼,跪在地上接过旨意。

徐寿冷眼望着他。

虞慎魂不守舍地坐上他梦寐以求的位置,扮演着一个因为父亲突然病倒而痛心的儿子,在高处,堂下众臣的神色他看得一清二楚。

崔远和沈至青岿然不动,面无表情。

徐寿皱着眉头打量着他。

礼部和工部大多是徐寿的人,此刻叽叽喳喳地议论,贼眉鼠眼的。

户部、兵部、工部、刑部、吏部都被世家把持,各有各的心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谁当第一个跪下的人。

御史台被徐寿薅了帽子,但上上下下都和元隆知一个风格,此刻显然是恭敬地立着,已是认了他这个新主。

虞慎不客气地看了眼崔远。

崔远主动掀起衣袍,下跪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虞慎享受着。

……

沈松第一次领到属于自己的甲胄。虽然父亲也曾经为她定制过,甚至比手上的更轻盈更结实,但都不一样,这是内里会绣上沈松姓甚名谁,家在何处,属于虞国规制的甲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