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清风过山岗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悦对怎么带文物回去是真无所谓,往空间一放啥带不走?付费托运?完全不存在的好吗?她看着老师略带失望的眉眼,安慰性的拍了拍他的手,然后站起身,礼貌的冲对方弯弯腰;象征性的鞠了个半身,算是跟他道个歉的意思。开口道:实在是不好意思啊,老师真不是故意给您添麻烦的;是我们常识有所欠缺,有点想当然了。也就光顾着省事省钱这头,才撺掇着让老师出头过来找您谈谈。话说完,那人莞尔:虽说外交无小事;但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也不是不讲人情的。你不用紧张,你的这位老师跟我是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了,我们也都这个年纪了,居然还能有这么难得的缘分在异国他乡巧遇;那么坐下来喝杯茶、叙叙旧也是应有之义。职责所在,这次帮不上忙也有点遗憾;今后,你们要是有什么问题尽管过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会倾力相助。现在是工作时间,我这边还有点事,你看?师徒俩也站起身,小老头开口道:今天算是冒昧打扰了,我们也没啥大事,只是按规定过来报备一下行程,现在事也办好了,人也见着了就先回了哈,你忙你的,等以后你有空了咱们再聚。就这么着,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结束会谈,握手告别。彼时,欧元还没有诞生,巴黎虽然没有跳蚤市场;但各国之间货币自由兑换还是有的,英镑、法郎、马克和克朗等等跟美元之间的汇率各不相同,因为各国经济政策的变化,汇率不时会有幅度不大的上下浮动。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则,刘悦拿老师的那笔钱顺势而为的在各个币种之间倒腾了几个来回;扣除了诸如交通费、手续费之类杂七杂八的费用,也挣了点零花钱。

二战结束后,随着欧洲各国战后重建、经济逐渐恢复;老百姓的生活走出衣食无着,大部分人因为投资获利、勤劳肯干等等原因,慢慢过得相当的富庶了。这时期各大奢牌也肯善待进店的观光客和顾客,买不买东西店员的态度都挺亲切友好;完全没有后来那种要配货到规定金额之后,还要等很久才能拿到东西这种饥饿营销。也没有那种对顾客满脸都是穷鬼快滚的鄙视、嫌弃和不耐烦,还有就算买得起我们家东西;也掩盖不了你就是个土鳖。那种豪横里透出的轻蔑。目前国内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这些价格不菲的奢侈品牌连听说过的人都不多,见过实物的就更少,刘悦见多识广,对这些靠讲故事和用情怀促销的东西不感兴趣;她也不需要靠这些溢价过高的东西提身价,知道这些奢牌直到千禧年之后在国内才打开市场,也没想着利用空间囤货待涨,到时候出二手大赚一笔。令刘悦发愁的是大部分能淘到的文物,曾经被拥有者当做点缀家居的摆设随意展示,特别是古画、刺绣之类;损毁也是比较严重的;有些甚至没法修复已经失去收藏价值了,这一点让她们师徒感到特别痛惜。既然收获不如想的那么多,小老头就决定为节约外汇缩短交流时间,尽快回国参与到现有文物保护、修复,同时防范打击文物走私工作中去。出了航站楼,刘悦一见机场有小老头的朋友接机,心里特别高兴;有人照顾老师她就可以放心离开了,立马上前寒暄一番后,赶紧告别老师跟他的朋友,尽快回家看看父母,出门这么久还挺想念的。一进门先看见了大侄子在自己家,刘悦不由得愣了愣;恰好刘芬芳在家,一听见小闺女的声音,急忙高高兴兴地迎出来,伸手就要替刘悦拿行李。刘悦赶紧让开道:妈你甭忙活,我拎得动,不重。刘芬芳人老话多,絮絮叨叨的讲述了大孙子出现在北京的原委:老家国企改制了,早早开始做生意的辛亮夫妻;看不上厂里挣的那三瓜两枣,索性办了内退。两口子一合计,决定为了儿子的学业,领着单位新发的、每月会打进一些微薄下岗工资的银行卡,招呼也没先打一个就拖家带口的来北京求发展了。虽说是家和万事兴,小女儿相当能干,但还没嫁;就独自带着父母过日子,在相亲市场绝对是减分项。以前可以说姑娘岁数还小不着急,老公母俩催了几回就没再提,现在儿子一家投奔了过来;在做爹妈的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再者说,那会子悦儿不在家,也没机会发表意见,来了就来了罢留下也没啥。可万一辛红两口子看见小亮一家子占了便宜,也打包进京了呢---这不就等于是全家明目张胆的逮着刘悦一个薅羊毛哇!想到这里,刘芬芳无端的觉得底气不足,不好意思了。

这边正说着话,就看见辛亮夫妻垂头丧气的回来了,一副不想说话的样子;两人谁都没跟刚见面的妹妹打个招呼,满脸疲倦的一屁股坐在屋门口的小板凳上。离开老家时他们万万没想到北京的店面既难找房租还贵,自己原先想的能有多大事呢?大不了支个摊子做买卖,现在看看京城人行道上那些戴红袖箍的很认真的监督行人不能随地吐痰;逮到要教育一番不算还要罚五块钱,不然不让走的小老头小老太们。他们就明白了,只要有这些人在街上晃;在京畿之地哪怕不是主干道,想摆个摊无证经营这种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也是完全不可能了。出师不利的开端让赵丽琴都有点想回老家那一亩三分地了,可撇家舍业的来都来了;就这么回去想想也不甘心呢,抬眼看见小姑子,不由自主想跟她讨个主意,要是再能借点钱周转一下就更好了。刘悦在国外晃荡了大半年,过得是除了咖啡、牛奶、果汁和汤喝杯热水都困难的日子,为了省钱自己做饭;国人从小吃到大的蔬菜,好多品种国外都没有,为了省钱捡漏;师徒俩一日三餐天天在便宜的面包、牛奶、土豆、西红柿、卷心菜、胡萝卜里打转转,就指着到朋友家聚餐的时候改善一下。刘悦这会子没功夫看刚刚坐下来的那俩,心里还在划拉着明天可以吃什么:早上先油条、豆浆、褡裢火烧来一套,中午打卤面、晚上随便吃点什么清淡的都行,回来了指定先得家常菜来一发解解馋,饭馆里的特色菜跟点心汤羹什么的还得往后靠靠。赵丽琴看着刘悦问刘芬芳:妈呀,我寻思着咱家老妹儿在京都这么些年,又做学问又做买卖的,钱指定不少挣,就不知道找了对象妹有啊?具体的是个啥样色儿的人哈?你跟爸见过那人妹?刘芬芳没好气的呛过去:我说你俩该干嘛去干嘛,别一天天的着三不着两的净胡咧咧!先给自己个儿的事情理理清爽再说别的,悦悦的大事小情儿且轮不着你个当嫂子的操心;有你什么事儿啊,你个一点眼力见儿没有的棒槌,没看见我们这做爹妈都的还在呢么。多年的小买卖虽然让赵丽琴挣了钱,却并没有让她长什么见识,不过是脸皮更厚了些,越发的能屈能伸了。看着马屁拍到马腿上,她伸手拍了自己嘴一下,讪讪道:老妹儿啊你别误会我就问一嘴,没啥坏心思,好奇罢了,妈你老人家可千万憋多心哈。刘芬芳懒得理这个二皮脸,转头扯着闺女回屋亲香不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