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阿昭 > 第31章 海市蜃楼

第31章 海市蜃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昭华站在一旁,同盘腿悬在半空的太岁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这镇海关海市蜃楼之中的人仿佛能看见她,但有时又仿佛将她作空气,她若隐匿一般,总是被忽略掉。

大多数时间,是没有人能够想起来军师大人身边还有一个叫阿昭的侍从。

除了卫三更……

.

也不知为何,卫三更脚崴了大半个月,还不见好。

岑和每日除了照看卫三更之外,便是呆在药庐之中,足不出户。

冬日冰寒,塞外异动,频频劫掠往来行商和周遭村落百姓。

今日,将军决意亲自去埋伏异族侵略之人。

偌大的将军府,除了府中侍从,便只剩卫三更一个人。

昭华倚靠栏杆,看着卫三更身残志坚坐着轮椅一边喂鸽子,一边小幅度挪动着往院外去。

好似忽然想起来似的,卫三更扭头看向昭华,冲她招手,低声唤道:“阿昭,阿昭,过来!”半空之中盘旋的白鸽落在卫三更肩上,他随手取下信纸,捏在手中也不展开,只笑着等昭华过去。

待昭华走进,卫三更眨了眨眼,神秘兮兮道:“呆在府中多日,都要将人闷出霉来了,今日将军不在,你同我去街市上走一走。”

昭华自然随他意,推着轮椅往府外去。

卫三更还嘱咐道:“小声些,莫叫岑和听见了,要不然他又要生气。”

“也不知这半大的孩子,为何天天气性那么大。”

昭华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许多时候她不必搭话,卫三更自己便能说上三两个时辰,实在令人惊奇。

岑和为何气性那样大,自然是被卫三更给气出来的。

昭华便没见岑和对这府中任何一个人生过气,就连前些日子打翻了烛火,烧了一簸箕上好药材的童子,岑和也只是叮嘱下次要当心而已。

府中对于他那些凶神恶煞的传言多半都是卫三更闲来吓唬人的。

除了卫三更,岑和在他总是面前怒火三丈,恨不得时时刻刻看着卫三更,气怒之时更是想要掘地三尺将卫三更给埋了。

大抵是,因着卫三更不知为何,不是伤了这,便是伤了那,这让岑和倍加气恼。

.

街市上,边塞特有的粗狂风情,昭华能够感受到这里的人们独特而坚韧,反倒是卫三更于此地有些格格不入。

就连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岑和都多少带着些边塞的风沙气息,但卫三更不一样——

如此刻一般,城中的男女老少一看见卫三更便比往日里热切不少,甚是关照,卫三更也十分热情地挥手回应。

可就是不一样。

恰入明月孤高,一身霜寒,难染喧嚣。

昭华扯了一下嘴角,想起了太岁那家伙,在她看来,二人有一点颇为相似,那便是——

一身皮肉好不容易渲染上的兴高采烈,却根本遮不住连骨头缝里都露出的凉薄。

只是,比起卫三更的心思沉重,太岁显得更加没心没肺,天真纯质。

毕竟,那家伙心里眼里只装着一个人,一件事。

昭华推着他穿过镇海关最热闹的街市,来到城门之上。

卫三更坐在轮椅上,扶着城墙慢慢站起来,脚腕之处的伤依旧看着骇人,这些时日以来岑和与将军再三叮嘱卫三更,切勿用力更不要随意起身。

奈何卫三更仿佛反骨化身一样,说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无人之时瘸着腿也要上蹿下跳。

卫三更站在城楼之上,身影单薄像极了一颗崖壁上孤单的青竹,独面风雪倾覆的冷寒,他背对着边外黄沙,面朝城中百姓。

昭华注意到,他从信鸽身上取下的纸条并没有打开去看,随手一捏便化作细碎的纸屑颗粒,随城墙上的风混入黄沙之中。

那力道放在凡世之中,不似没有半点身手的人。

无人知晓,那张纸条上究竟写了些什么……

“……开始了,乱吧。”

昭华若有所感,看向卫三更,却见他向后一仰坐在轮椅之上,冲她笑道:“天色渐寒,推我回去吧,莫要惹了风寒。”

.

从城楼回来之后,卫三更还是惹上了风寒,甚至来势汹汹,性命垂危,惹得岑和险些哭晕过去。

大抵是冬日最寒的一日,昭华清晨推开门看见院中的树都被冻折了。

将军回来的日子越发少,岑和也常常拎着药箱行色匆匆,就连风寒还没好全的卫三更隔三岔五的也会撑着病体去议事厅走一遭。

昭华跟着,也知晓了许多事情。

战争的发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南方洪涝,北方大雪,饿殍满地,瘟疫萌发,百姓苦不堪言。

天子寻仙问道,疑心太子,微末皇子却得青眼一路凭风而上,更有数位正值青壮之年的皇子虎视眈眈,朝堂之上一时之间暗潮涌动,风波诡谲。

边塞,来犯了。

卫三更强撑十数日,直接吐血昏聩在沙盘之上,却也给边军谋划下了此战之局。

第一个月,将军常常得胜而归,岑和为缠绵病榻的卫三更诊脉时,也不以为然。

第二个月,塞外呈现败退之姿,岑和说,就是些草莽蛮族,窃掠过冬衣食而已。

……

第九个月,许是去岁冬日,风寒扯动身体之中的顽疾,议事厅众人尚且单衣,卫三更却早早裹上了狐裘。

第十二个月,战事持续了一年。

听闻,南方献鱼龙起义,太子平镇无能废而又立,被幽禁府中,微末出身的五皇子乘风而上掌兵部之权,闻家贵妃之子七皇子治水有功掌工部之权,萧家淑妃之子八皇子赈灾有功入户部任职……

今年的冬天,比去岁还要冷上一些。

昭华看见,去岁冬日那棵被她救活的树,又冻折了……

太岁总是神出鬼没,见她又想要救院中那棵树,双臂抱胸,撇了撇嘴,嘟嘟囔囔不解道:“海市蜃楼,多罗幻境……就算是你救活那棵树一百次,它也活不了。”

真真是白费力气。

.

乌云压城,午时之时,天依旧暗的厉害。

连绵多日的大雪和这一年来的战事,耗干了边塞粮草和朝堂之上的所有耐心。

尚且忍而不发,不过是因为诸方角逐相争之下,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又因临战换将,更起波澜。

今岁冬,蛮夷数族皆来犯,粮草干竭,战事危急,将军连上九道折子,太子殿前俯首,为其进言,天子动怒,遂遣其抽调粮草押送边关,并命其立下军令状,不胜则不归——

朝堂寂然,众人惶惶。

太子领命,三日抽调京畿粮草数万,同随行军。

.

岁寒,腊月二十三。

镇海关内外,殷红的斑斑血迹大片大片浸入漫天大雪之中。

卫三更裹着厚重的狐裘,持着滚烫的手炉,站在一众血色的将士之中,越发显得形销骨立,面色苍白。

将军指着沙盘一处,面色凝重道:“京中粮草还需得半月,只要我们在坚持半月便可迎来支援。”

众人盔甲之上血迹斑斑已经瞧不出银色清亮,风沙刮割的沧桑面容上此刻尽是一片沉默。

军中的粮草月余之前便已经见底了,如今又逢大寒雪天,衣物粮草都紧缺的很,莫说半月,便是明日怕是都难有米粮下锅。

“咳咳咳……”

卫三更想要开口,喉间却是止不住的咳嗽,昭华站在一旁适时递上一杯热水,卫三更缓了缓,道:“我知晓诸位担心接下来的半个月,但若愿信在下一回,我保证半月之内关外无人来犯。”

卫三更来边关三年,凡是他所指挥的战役不说全胜,也十有八九,整个镇海关上下无人不赞,将军对他更是甚为倚重。

此言一出,莫说众人疑窦,就连将军也目露疑光,道:“此言何解?”

“塞外数族虽然相互依仗,可战有一载,纵然不至于弹尽粮绝,但迟迟没有收获,其内部必然不会再如初时那般团结,不同之音只是为占上风而已。”

将军颔首道:“是,探子曾报,塞外并有七族实力最强,也是此战为首者,剩余小股势力不足为惧。这七族之中,排行四、五两族两个月之前便要求讲和退战,只是不知为何为首的狸狄氏一直不同意与我朝讲和……。”

将军眸光一暗,手指点着沙盘边缘沉思道:“……而且,我们一直都难以探到暗地里究竟是那一股势力在支持狸狄氏。”

下首有人愤愤附和:“就是,要不然就凭这些乌合之众,怎会有如今这般实力与我等对战一年之久!”

“且是不知藏着什么蝇狗,躲在狸狄氏之后!老子要是知道了他是谁,必得将其大卸八块,以慰我军!”

“军师!您便直接说吧,究竟是什么法子,就算是拼了我这条命,我等也要坚持到到半月之后援军来时,将其打得屁滚尿流!”

将军也望向他:“三更……”

“此法不耗一人,不损一粮……。”

卫三更轻咳几声,站直了身姿,从容不迫地拱手向将军请命,道:“蛮夷畏我,将军只要允三更出关谈判便可拖延数日之期,等到京中支援自然不在话下。”

“不可!”

“不可啊,大人!”

不待将军发话,众人便急急忙忙驳道。

将军周身气息沉如城楼上的寒石,目光如炬犹似鹰击猎物,声缓而不容置疑:“塞外之人茹毛饮血,不通文理,你去也是白白丧命!”

卫三更道:“三更命如纸薄,三年前重伤濒死昏倒黄沙之中,若非得将军相救,早就是黄土一堆,这些年又受了镇海关百姓许多恩惠,如今也该是我为您与众人舍命一回了……。”

话音未落,卫三更的话便被将军厉声喝止:“莫要再提!”

卫三更还想要再说些什么,窗外一阵寒风,咳疾越发严重,险些要喘不过来气。

“咳咳咳咳咳咳……将军……咳咳咳咳咳咳……。”

“来人,还不快扶卫大人去歇息!”

屋中之人仿佛无人看见角落里的昭华似的,还是昭华向前跨一步,扶住卫三更才阻止了众人向外寻人的呼喊。

昭华扶着卫三更坐在轮椅上,又听见将军低声道:“记得把岑和叫过去。”

昭华一顿,微微颔首。

昭华推着卫三更踏入风雪之中,淡淡地想——

倘若卫三更真的到了塞外,屋中众人才真是死到临头,犹不自知。

而卫三更自然是……

天下江山,尽归囊中。

棋终,局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