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大佬以后不知道是怎么一个状况,可是,现在大佬还是她名义上的丈夫,那她就有那个义务维护自己的权益。
傅程闻言,拿碗的动作一顿,抬头看向苏晓筠,等看到苏晓筠脸上那坚定的神情,不知为何,他点点头,应着:“好。”
第二天,傅程提着给老丈人一家准备的礼物还有辛苦费,回到山背村,看到村里还有龙眼和黄皮,便决定再次过来收购。
反正他们也不可能空车下羊城,还不如批上一车农产品,赚点小钱。
一回生,二回熟。
有过第一次经验,第二次的时候,他们明显熟练很多。
不过这一次因为荔枝很少,所以傅程多收购了不少生花生和绿豆。
生花生既可以煮熟吃,也可以做成小酒菜,还可以拿来炸油。即便卖不出去,回头他再运回来给自家炸油也是可以的。
绿豆则是因为夏天比较热,南方人爱喝绿豆水,所以他就多备了一些。
这次,苏晓筠没有在娘家住,忙完后就立刻回城,继续摆摊。
傅程的事业在不断地上升,而她的事业也不能丢。
不过,因为傅一铭还小,没有人在家看着他,所以苏晓筠每次出摊都会带上傅一铭。
当然,她摆摊会比平常要晚一些。
这日,她到摊位的时候就已经七点半了。
她才将东西摆好,就有顾客过来了。
是个老顾客,隔三岔五就过来她这里买饼的一个来自北边的中年男子。
“老板,你这种摆摊的态度是不行的。”这个顾客点完单之后,就站在一旁跟苏晓筠闲聊,“别的老板天天出摊,你三两打渔,两天晒网。这样下去,怎么能赚钱哦?”
苏晓筠一边烙饼,一边解释着:“我家里还有事,也没有老人帮衬,所以摆摊的时间不固定。”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个大叔说着,“对了,我还要三瓶豆酱和三瓶油辣椒,你先打包好,等会一起带走。”
“好。”苏晓筠应着。
她还没有开始动作,站在她旁边的傅一铭拿过塑料袋,开始熟练打包豆酱和辣椒酱。
这一操作,让顾客看得瞠目结舌。
“老板,你把孩子教育得不错。”这位中年大叔夸赞道。
小小年纪就愿意在摊位上帮忙,还知道东西放在哪里,怎么打包,这很难得了。
他的小儿子比这娃娃还要大一些,但是什么也不懂。
人比人,气死人。
这位顾客走后,后面又陆续来了几位顾客,除了买饼之外,他们无一例外都购买了豆酱或者辣椒酱。
一会儿的功夫,苏晓筠带过来的豆酱和辣椒酱全都卖光了,后面来的顾客都买不到。
“老板,你怎么不多做一些辣椒酱和豆酱啊?”一个中年女子建议道,“我等了好几天,好不容易等到你出摊,结果辣椒酱就卖光了。”
她今天是冲着辣椒酱过来的,买饼只是顺带,没想到她都那么早过来了,竟然还是买不到辣椒酱。
“一个人干活,能力有限,一天就只能做几瓶。”苏晓筠解释着,“不好意思哈,明天我多做点,你明天肯定能买得到。”
“我能预定吗?”这位女顾客问着,“不预定的话,我怕我到时还是买不到。”
她来得早,但是有人比她还要早。不预定的话,她怕明天还会跑空。
“可以。”苏晓筠应着,从旁边拿出纸和笔,递给这个女士,“你写在本子上。写明你是多少号,昵称,预定什么。到时我做好就直接打包,省时省力。”
“好。”这位顾客欢天喜地地应着。
她开了先河,紧接着,又来顾客来登记预定。
于是,等苏晓筠收摊回家后发现,预定的信息已经写了满满两页。
还没有等她统计出来,就听得有人敲门。
苏晓筠只得把本子放到一旁,出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身穿花衬衣,黑裤子的女人,她面容黝黑,看着比较苍老,看到苏晓筠时,搓了搓手,神色有些忐忑,问着:“嫂子,我哥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