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娘子,好多钱!”银杏抱着包袱,眼都笑眯起来了,一个一个的数着。
苏婉同样开心,她只是没想到她的绣艺这么快被人接受,还受喜爱,毕竟她的手法与本土手法还是有些区别的。
过了转角,苏婉让苏长木在一家布庄停下,她和赵氏去买了半匹上好的做盖头的布料。
买好后,继续回家。
“大娘子,前面有官府在贴告示,好多人围在那里看,我想去看一看。”突然,苏长木隔着帘子叫了声苏婉。
苏婉连忙说:“好啊,你去吧,把车停边上一些,别挡了人。”
“官府一天到晚的贴些破事,没什么看头的!”九斤在外面低声嚷嚷着,好似不情愿苏长木去看告示。
“看一看的好。”苏长木好脾气,笑了笑便将驾车绳给了九斤。
随后,车子前面一轻,苏婉猜着应该是木叔下去了。
“大娘子,零零碎碎一共有十九两一百二十文。”银杏盘了三遍,终于给盘准了。
“我的天爷哎!”赵氏捂着嘴巴也乐了起来。
苏婉连忙抓了五个铜板给银杏,“来,趁九斤还没回来,拿去买糖吃!”
银杏连连摆手,“我不要,大娘子我不要。”说着看向赵氏。
赵氏笑着点了点头,“大娘子给的,你就拿着,快去吧。”
银杏犹豫了会,还是接了过来,然后就下车去了。
苏婉又拿了个碎银子递给赵氏,“养娘,你也去买两个头花戴戴。”
赵氏将碎银接过往包袱里一扔,拿过她手里的包袱直接一系,放了起来。
苏婉:“……”
过了一会,苏长木先回来了。
“是有什么事吗?”苏婉问他。
“说是最近平运河上不太平,有水匪出没,让在码头和船上做活计的都小心些。”苏长木回她。
“这样啊,九斤你回头让虱子他们别往码头那边卖吃的了。”苏婉想了想道。
明日苏大根和虱子他们的第一次小吃便要问世试运营了。
“二爷回来是走水路还是陆路啊?”苏婉突然想到乔二爷还在临江没回来,从临江回来一般走水路的多,因为近。
“大娘子不用担心二爷。”九斤说了一句。
苏婉不由有些疑惑,不过转头一想,乔二爷江湖上三教九流的人认识得多,应该不会有事。
这话按下不谈,买了几串糖葫芦、红边糍的银杏也回来了,她一上车,便给苏婉和赵氏一人递了一串糖葫芦,将包着红边糍的油纸递到苏婉面前,“大娘子,这是你最爱吃的。”
苏婉看着银杏亮晶晶的眼睛,缓缓地接过,觉得她能这么快融入这里的生活,实在是她身边的人对她好极了。
回到乔宅,苏婉便马不停蹄的进入了绣红盖头中。
乔二爷风尘仆仆的赶回来的时候,一进到内室,便瞧见苏婉趴在绣架上正全神贯注的绣着东西。
“娘子。”他小声地叫了一声苏婉。
苏婉转头看了他一眼,“二爷回来啦。”随后又将精力专注到绣活里。
不到两日的光景,就算她手艺再好,还是要赶的。
乔二爷走上前看了看,发现她绣的应该是个红盖头,刚要问她绣这个做什么的时候,听到动静的赵氏过来把他给请走了。
赵氏便跟他说了今日在毓秀坊发生的事,乔二爷听完,脸色变幻莫测,阴着脸,赵氏不知他在想什么,只觉着有些吓人。
“厨房里有我今日回来时玩那个关扑赢得水果,你一会弄些给你家娘子吃,别让她太辛苦了。”乔二爷怔神半晌,对赵氏说了一句便出门了。
他还要去取他家娘子前些日子让他找人制的铁锅。
没过两日,苏大根的炸串,虱子他们的鸡蛋饼炒饭风靡了平江城。
这两日苏婉都在埋头赶制红盖头,等她好不容易赶完了那件百年好合字上开牡丹花的红盖头后——
她家二爷三天没打,上房揭瓦了,不,比上房揭瓦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