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盛把自己的公寓留给了沈鸢使用。
关于邱子霏的舆论战还没有迎来最后的了结,沈鸢依旧需要顺达公司虚拟IP、信息加密、信号屏蔽等“黑科技”和“超能力”的庇护。
但是这并不能够改善姜盛身边的环境。
论话痨程度和热闹程度,贺如琢和沈鸢两个非人类加起来都远没有张放能闹腾。
而张放一听到姜盛仍旧像往常一样提前几日返校,立马就说自己差不多也要回学校了,还美滋滋地“大放厥词”,说他和姜盛“网恋”了一个寒假,现在迫不及待要和姜盛“奔现”。
猛男张放说到做到。
姜盛回校的次日,张放果不其然地又一次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抵达了央京大学本部校区,出发前和一路上给姜盛发了无数条消息,直到姜盛下楼接到了他本人。
——人都已经见到了,手机自然就没那么顶用了。
张放铺天盖地的欲言之语从打字输入的微聊消息转为了当面交谈时滔滔不绝的话。
就这样……
姜盛与张放的大三下学期和央京城的春天一同到来了。
有一天,姜盛下了课,不紧不慢地独自走到返回学生公寓的路上。
天气很好,接下来他又没有课,所以姜盛有意放慢了脚步,悠哉悠哉地欣赏了一番沿途蓬勃生长着的美好春景。
由于央京大学教务系统选课踢人时的随机性以及姜盛和张放两人成分迥然相异的运气因素,姜盛和张放在这一个时间段的课程安排并不相同。
姜盛的耳畔倒是难得的清静了。
只是这般“难能可贵”的独处时刻却十分不幸地无法长久——姜盛没一个人走多远,就在回程路上偶遇了同样下课不久的陈希平。
要不民间又怎么会说:缘分这东西,真要来的时候,怎么挡都挡不住。
“姜盛,你现在有空吗?”
姜盛点了点头:“我现在空的,陈老师。”
陈希平向他温文尔雅地微微一笑:“那老师能占用你一点点时间吗?”
陈希平引着姜盛走到了一间当前没有人使用的小教室,关上了门。
没过多久,门外的电子屏上的文字发生了变化,显示:使用中。
如他所言,陈希平只是占用了姜盛“一点”时间。
他先是关心了一下姜盛和邵斯明等人一起合作研究的课题项目,紧接着顺着姜盛的回答进行了更深层次地发问,从专业的角度给予了姜盛一定的帮助与引导。
然后,他又自然而然地问起了姜盛寒假在即川法院的实习经历和心得感受,用一种叹息岁月如梭的语气,不由自主地谈及了他那目前还在即川法院担任院长的老友周信。
活脱脱一个关爱学生发展的热心教授。
陈希平固然是央京大学法律学院颇为声名远扬的专业教授之一,但这并不代表着他真的“高不可攀”——事实甚至恰恰相反,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得本就性格温和的陈希平沉淀出了一套极具他个人风格的平易近人而又严谨从容的为人处事作风。
更何况,姜盛也算得上是当前央大学生里的“风云人物”。
他既是陈希平的高徒,也是陈希平的爱徒,与陈希平私底下的关系不错,倒确实是能够在偶然遇见时亲切交流下彼此最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致状况的关系。
陈希平对姜盛的关照一如既往,看上去没什么异常。
然而这却并不能打消姜盛心头此时莫名笼罩下来的疑虑。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一个寒假不见,面前的陈希平教授似是隐约发生了什么变化。
直到陈希平有意无意地提及了顺达运输公司。
姜盛虽然从未刻意隐瞒,但是也从未对外大张旗鼓地宣扬过自己的家在顺达公寓。
况且在央京大学里,这也不是什么必要的信息。
在姜盛的印象里,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央京大学内除了与他较为相熟并且都曾在节假日给他寄过东西、送过“温暖”的张放等四位舍友之外,他应该没有再和其他人说到过自己的家庭住址。
他当然也没有和陈希平说起过。
纵使他们关系再亲密,终究也仅限于师生关系。
姜盛记得很清楚,他只和陈希平说过他家在即川区。
可是显而易见,现在陈希平知道了。
对此可能性最高的情况解释是——陈希平看了他在法律学院里的个人信息记录。
除了当面提起,姜盛只在学校最初的完善学生个人信息流程里填写过顺达公寓作为他的家庭住址兼联系地址,曾用于签收央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而顺达公寓是顺达运输公司的员工公寓,只有其员工及员工家属可以入住。
这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家喻户晓的信息,但也不是隐藏未公开的,陈希平若是想要知道,其实一点都不困难。
于是他在姜盛的个人信息记录里看到了顺达公寓,就可以理所应当地推测出姜盛家有人在顺达运输公司内任职这一事实。
——那么,陈希平又是为什么忽然关注起了他的家庭住址呢?
姜盛隐隐约约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陈希平可能是为了顺达运输公司的IP地址。
如果陈希平在非人类界有人脉的话,那他就应该知道——
顺达运输公司是一家由非寻常人类组成、主要面向非寻常人类服务的非人类巨头公司,背景雄厚,实力强劲。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经营公司、保障员工权益待遇,同时保护客户、员工和公司三方各自的隐私及安全,顺达运输公司会对其区域内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与特殊保护。
其中,就包括了能够隐藏网络言论真实起源地的虚拟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