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一个人的盛世 > 第93章 第93章。“又一春”画展

第93章 第93章。“又一春”画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常常肉眼不可见的阵法群则是面向非人类的门禁。

见姜盛道破了她话中的未尽之语,沈鸢可怜巴巴地点了点头,脸色瞧着无比委屈。

她语气不无沮丧地低声回答说:“其实我也不确定它有没有……但是我想,像楚家这等级别的世家大族,哪怕是他们家族名下不常去的别馆,也肯定是有‘门禁’限制的。”

而且很有可能,等级比较高。

说到这里,沈鸢不禁神情默了默,似是沉吟了须臾,而后向姜盛进一步坦诚道:“其实我想去这个画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画展的举办地点是楚家别馆嘛——”

“所以我就想着,或许,到时候不仅画展的主办人韩书莲会亲自到场操持画展,说不定别馆的主人……现任的楚家家主楚仙姑也会亲临现场,很给面子地来给她的画家朋友韩书莲捧场呢?”

一言以蔽之,沈鸢想要试着借此机会去接近楚仙姑。

那么……她想要为之而接近楚仙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被查封停业后再无后续深究可查的惊喜网吧。

暗中经营有残荷泊这样的“灰色领域”、被发觉至今却依旧生意兴隆的香花大酒店。

被蓄意攻讦的李雨琪、丁玲玲、邱子霏甚至于韩书莲。

它们的背后,又究竟隐藏着什么更深层的阴私、罪恶与黑暗?

沈鸢又是为何会认为,楚家能够且愿意在收到她的请求之后插手处理这些事情?

姜盛暗自沉思着,微微下垂的眼中眸色渐深。

“……小盛?”见姜盛沉默不语,沈鸢忍不住暗道不妙,连忙试探性地追问了一句。

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姜盛的实时表情,又委屈又卑微地低声询问他:“你能陪我去吗?”

“好。”姜盛给予了她肯定的答复。

事情究竟原本如何,其后又会如何发展,自己亲自去探究一番,自然就会知道了。

姜盛伸出手,从沈鸢的手里接过了那两张“又一春”画展的入场券。

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姜盛和沈鸢都是很会规划的“人”。在这一天达成合意以后,他们很快便敲定了前往“又一春”画展的具体行程。

直到到了展览地现场,初次来访的姜盛和沈鸢才知道,这一处被选作韩书莲“又一春”画展举办地的楚家别馆居然名为“同生别处”,坐落于朝文区毗邻继城区的边缘——这地理位置虽然算不得和西郊工人房区域似的荒无人烟,但也完全称得上偏远。

对此只能说:不愧是楚家的别馆,取名也好,选址也罢,都和它价值不菲的设计和布置一样,是明晃晃的任性得很。

不过不得不说,楚家确有楚家独到的品位与底气。

楚家别馆名副其实,端的是美不胜收,与韩书莲的“又一春”画展可谓是相辅相成。

如此,便也难怪央京众人乃至于常年居住在这一处别馆附近的人们皆不知“同生别处”的大名,却都早就或多或少地听闻过“楚家别馆”的名声了。

连带着这周遭附近的几个公交站点,都师出同源地被命名和铭记为“楚家别馆站”。

沈鸢是以魂体状态跟随着姜盛入的场,当然是用不着入场券的。

她事先交给姜盛的两张入场券,一张给的是姜盛,另一张给的是姜盛的好兄弟舍友兼她面前的中二青年外加听话、懂事、识时务的乖弟弟张放。

张放不是姜盛,沈鸢告知他自己想去画展的理由只“因为她(韩书莲)帮过我们子霏”这一句话便已经足够。

这也正是沈鸢先前有意先支开张放单独说服了姜盛帮忙、之后方才再转头去邀请张放的根本原因所在。

说白了,就是沈鸢不愿让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

姜盛实在太聪明,她不好忽悠,所以为了寻求他的帮忙,她不得不对他多交代一点。

而张放这人无论他实际上的智商如何,在她面前反正都表现得不怎么聪明,她随便忽悠忽悠就能够达到目的,所以她能不和他多说的便都不会和他多说。

沈鸢到底是怀揣着赏画之外的主要目的来的,故而在他们两人一鬼顺利入场后没过多久,她便一个闪身,在姜盛和张放的人类视野里彻底没了踪影。

被沈鸢无情落下了的工具人兄弟姜盛和张放并肩穿梭于同生别处,不紧不慢地按照画展给出的推荐观展顺序,向其间的更深处迈进。

姜盛沿途观赏着韩书莲一幅又一幅的画作。

尽管他并不懂绘画,在艺术方面也没有多大的领悟力和天赋,但是他见过韩书莲本人。更加神奇的是,他看着这些内容不同的画,竟都能在其中隐约窥见韩书莲本人的影子。

身旁的张放在喋喋不休,好在他有意识地放低了声音,也就是在姜盛的耳边聒噪。

四周一片安静,前来观展的人不少,却无不默契地保持了观赏展览应有的优良素质。

虽然富有素质但是仍旧话痨的张放兴致昂扬地从韩书莲对邱子霏的仗义声援,一直津津有味地说到韩书莲在绘画创作方面那令人艳羡的天赋才能,连连称赞她对自然和人性的洞若观火,对色彩和笔触炉火纯青的掌控能力,还有她的作品所具有的独具一格而又非同凡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姜盛有一句没一句地耐心听着,偶尔简洁明了地应上他几句。

忽然,一声不响地在无形中把控着他们二人观展节奏的姜盛顿住了脚步。

“……盛哥?”嘴巴一直没停过的张放不由自主地话锋一转,也跟着他停住了脚步。

姜盛没有回话。

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不远处的一幅作品,似是控制不住自己双脚地稳步走近。

张放的眼光忍不住顺着姜盛迈步的方向望去。

只见在他们的不远处有一幅巨大的画,那幅画的展览位置布置得很巧妙,被别有匠心地放置在一行中间镂空的宽阔白墙之后。

那一行中间有着一处大面积镂空的宽阔白墙采用的是传统园林式走廊的经典设计,黛瓦白墙,留白恰当,存在感很强,却又和谐融洽地融合在整个展览里,丝毫不显突兀。

它中间的那处大面积镂空则做成了传统园林中常见的经典花窗的式样,内里留空,没有雕栏,也没有其他的任何填充,角度精巧地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大小正好的天然“画框”。

那幅画就被恰到好处地悬挂在这天然“画框”正对着的位置,站在推荐的观赏区域向它望过去,浑若正在透过传统园林幽静长廊的某一扇大形花窗欣赏窗外院中的生机景色。

那是一棵绿意盎然的大树。

花窗内可见的只是它的局部,它看上去那么粗壮,那么碧郁,那么蓬勃有力,充满希望。

它深深地扎根在“院子”绵延无尽的土地里,茂盛的枝叶悠然自在地生长舒展,向上、向下、向四周扩张蔓延。

它的根系、它的枝丫、它的叶影和它的树荫所覆盖的,都是它的领地。

姜盛驻足在花窗几步开外的“最佳观赏点”,莫名地觉得这棵大树伸展的姿态有些眼熟。

可他在这一时之间并不能够想起来,自己究竟曾在哪里见到过类似的样子。

既然眼下想不起来,那便罢了,有道是多思无益。

姜盛没有强迫自己在脑海中追索下去,一定要在这时候得出所思问题的真实答案。

他微微侧过头,不出意料地在花窗的边缘切面上看到了一张不过巴掌大小的金属名牌,上面镌刻着眼前这幅作品的名字——《生命之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