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怀王的小心紧张,李晁奚这两日则潇洒自在多了。
李晁奚并不介意让怀王知道陛下交代他的差事,相反,将司言出城的消息放出去,本就是他用来迷惑怀王的一步棋。
不仅如此,在旁人旁敲侧击地打听陛下到底给他指派了什么差事的时候,他也总是一副讳莫如深、掩掩藏藏的模样,仿佛生怕被人知道了什么细节一样。
这些当然都是做戏给怀王看的,李晁奚有自己的考量。
若当初定州刺杀一事的幕后主使当真是怀王,在得知李晁奚派司言去查柳叶门后,定然会想方设法抹去自己与柳叶门往来的痕迹,不会再做多余的事情惹人猜忌。
可若他并非真正的幕后主使,在看到李晁奚遮遮掩掩的态度后,又必然心生疑虑,说不定还会以为陛下用这件差事许了李晁奚什么好处。
一旦他当真出手阻挠故渊门的行动,往后就更方便李晁奚将刺杀这件事的脏水泼在他的头上了。
饵料已下,如今就看这鱼会不会上钩了。
另一边,阿柔没有功夫掺和这些朝局纷争。
司言走后没多久,大嫂的产期就到了。王府上下瞬间忙作一团,该叫产婆的叫产婆,该打下手的打下手。大嫂的生母杨夫人早不知见过多少妇人接生的场面,纵然心中担忧,却还是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现场的局面。
相比之下,戚家兄妹几人就显得没那么镇定了。
尤其是戚思辰,目不转睛地盯着产房的门,额上早已布满了冷汗。耳边不断传来妻子撕心裂肺的痛呼声,他的面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越来越苍白。这副慌神的模样,与西北战场上杀伐果断的青年将军的形象大相径庭。
戚思彦看出他状态不对,宽慰道:“大嫂身体一向康健,先前太医来诊断,也都说这一胎养得很好,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戚思辰没有回话,只是微微点了下头,嘴唇紧抿,看不出来有没有被安慰到。
戚思彦见状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默然无声地陪在大哥身边,时刻注意着他的状态。
直到产房内爆发出一声婴儿的啼哭,戚思辰再也无法克制住自己,瞬时就冲了进去。
产婆正满脸喜色地抱着健康出生的孩子出门,准备给孩子的爹看一看,却觉身边有一道风忽而掠过,再回神时,早已不见那年轻将军的身影。
杨夫人嘴上责怪着戚思辰的莽撞,心里又相当满意他对自家女儿的重视,最终喜笑颜开地将孩子接过去了,细看才知这一胎生的是个闺女。
早先阿柔便在杨夫人的指点下,给王府里多置办了些丫鬟嬷嬷回来。
王府人口骤然增加,阿柔作为唯一的闲人,自是扛下了打理家务事的担子,一夕之间从浪迹四方的潇洒侠客变成了被琐事束缚的管家人,心中暗暗叫苦。但一想到能为家人做些事情,也就心甘情愿了。
又过了一段时日,二哥的婚期如期而至。
婚礼前一日,阿柔去了二哥的院子,将从故渊门那里得来的宝剑赠与了他。
彼时二哥正点了灯坐在案前,翻阅着案卷,闻言怔愣片刻,接过那柄剑。
宝剑出鞘,便见剑光闪动、锋芒锐利,再一细看,又可见剑身暗纹细腻、雕琢精妙,无论用处还是外观,都可称之为一把好剑。
忽然,戚思彦的目光落在剑柄尾端雕刻的一处极小的莲花标志上,惊喜地道:“这是孟钰莲锻的剑?”
二哥口中这位孟钰莲,乃是当世江湖中最负盛名的剑器大师。
而从他那里求一柄剑,却是比登天还难。
一来,孟钰莲行迹不定,没人能知道他确切的行踪。二来,此人性情古怪,只给合眼缘的人锻剑。若是不得眼缘,便是有万两金银,也难说动他锻一柄剑。
戚思彦不免惊奇道:“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也是沾了故渊门的光。”
“原来如此,既是故渊门,能得来孟钰莲的一柄剑,倒也不奇怪。”戚思彦没有再多问什么,收宝剑回鞘,又道,“只是这剑虽好,落在我手上,到底是让明珠蒙尘了,不如……”
“二哥!这是我送你的,你安心收下就好。”阿柔打断了他。
戚思彦无奈地道:“我话都还没说完呢。”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无非就是说自己早就荒废了武功,拿了剑也是无用。”阿柔说道,“但是二哥,我就问你一句,我送你的礼物,你可喜欢?
戚思彦点头温声道:“喜欢。”
“既然喜欢,那便收下,管那么多做什么?”阿柔抓住他的胳膊,撒娇似的晃了两下,“这可是我送你的新婚礼物,二哥不能不收!”
戚思彦拿她没办法,心里也暖暖的,“好,二哥听你的,收下就是。”
阿柔这才弯起眼睫笑了。
景西王府二公子和当朝公主的婚礼,吸引了京中无数人的目光。
在圣上的吩咐下,礼官们更是将婚礼办得声势浩大,极尽奢华。京中人人都在惊叹,戚家不愧是武将世家,战功赫赫,才能得陛下如此荣宠。
向来素净淡雅的戚思彦,换上了一身正红色的华美婚服,衬得肤色白净如雪。黑色腰带勾显出细瘦的腰身,显得纤弱而又单薄。可即便是这样弱柳扶风的身骨,却仍旧挺直了腰背,挺起了胸膛。
戚思彦永远是一副波澜不惊、沉静如水的模样,只消站在那里,便翩然若仙。
大昭本就民风开放,京中人又颇爱看热闹,早先时候便听说戚家的二公子是个谪仙一般的人物,却因身体原因不常出门,故而都趁此机会前来王府门口围观。亲眼观之,更是无不称赞。
迎亲时候已到,礼官催促道:“大人,上马吧。”
说罢,就有人要上前去扶戚思彦上马。他却略一摆手,屏退四周,牵过缰绳,干净利落地翻身上马,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长祈城的囚禁,磨平了他的棱角,消解了他的愿望,却独独没能压弯他的脊梁。
在周围一阵阵的喝彩声,以及宫廷乐官吹奏的喜乐中,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往皇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