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束最后一段直线加速,选手们再次进入难度极高的S型弯道。
通过燕肆观察,最后的两段s型弯道赛段,比前面更具有挑战性。
前几天泸州的雨水,让山体渗出的水,引起路面湿滑,路面摩擦力分布不均匀,导致选手需要提高百分百的注意力,随机应变,来调整自身重力与动作;
而这里的弯道路况复杂,毫无规章,难以记忆。甚至是马尔科和其他优秀选手,也在其花费了一些时间通过。
但这对燕肆来说……却没任何问题。
他的记忆力尤为惊人。
解说员甲:“马尔科选手已经来到了最后一段急转弯了,呀,似乎有点没找好切弯点——不过仍旧保持着第一名的位置。”
“又有一名选手败在了我们S型弯道上,可惜!”
这次的S型弯道包含了“急转弯”。
急转弯是一种陡峭的弯道,角度极具变化。需要选手迅速减速,并使用漂移技巧,保持稳定,安全地通过这些弯道。
正当其他人还在感慨马尔科老成的技巧时,解说员乙惊呼一声:“天呐!!蝙蝠已经冲刺来到了第三名吗?!”
要知道,哪怕此次比赛是公开赛,毫无任何门槛。
但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酒,想来就来,毕竟再怎么说,长板速降也是极限运动。
是玩命!
以至于参赛选手都是有过好几次比赛经验的专业滑手,再不济也不会用自己的生命来做赌注,所以目前能留在场上,并保持前五名成绩的选手,都是很厉害的了。
可燕肆却这么猝不及防的来到了第二名的位置?
燕肆的记忆很好。
除了路面湿滑以外。
在昨天踩点环节,他就已经记住了后面的S型弯道有一段地方,布满了细密的凹槽,拼接缝得有小指之宽,要是加速只会被掀飞。
所以在比赛开始前,他就已经确认好了自己的路线。
当通过那一段危险系数极高的路段后,便用尽自己全身力气,超过前面的选手——
以至于在其他滑手惊愕路面的料峭时,身后掀起一阵疾速之风。
燕肆轻而易举的弯道超车。
“他的速度好快?!!!”
“怎么会在过弯道的时候,速度还能这么快?是怪物吧!”
“所以LB0808刚开始滑那么慢是为了保存体力吗?”
对,在前面几轮,这个时候,早就有不少选手因体能支配问题,气喘吁吁,而他却能如同灌满能源的机器,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冲刺而下!!
长板驶过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却又闻风丧胆的弯道,燕肆哪怕汗流浃背,却依旧目光专注,透露着呼之欲出的疯狂。
过弯时,滑块手套与刁钻的路面,擦出一连串的火星子,叫人惊呼刺激。
而四颗轮子也在高速行驶之下,发出一阵尖锐的疾速。
燕肆动作变化,甚至在做招漂移,身体大半都离开长板,倾斜到与地面平行的时候,他的核心仍旧如钢铁般稳定。
又是一连串完美、漂亮的过弯!!
众人惊呼着、尖叫着、赞赏着、不可思议的。
而这些,都是因一个名为“蝙蝠”的人——
世界将在他的脚下无限展开。
*
燕肆曾经训练过一段时间的腿部耐力训练。
因为他想将风阻降低到最低,提高速度。
压风姿势(tuck)是长板速降入门,最基础的速降站姿,但也是最重要的。
只要练习好,就可以为任何长板技巧的动作打好基础,同时也能更好符合空气动力学,减少风阻增速。
腿部的耐力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当他在观众的惊呼中,成功克服与脚下长板的离心力问题,通过两个高难度S型弯道后,就立马选择压风到几乎与地面贴近的姿态。
“他的速度好快!!!”
“不要命了!这种速度下要是发生了意外,会摔死的!!”
比赛开始前,每位选手的身上都佩戴了某种专业仪器,用来记录实时时速。
所以当大家看见燕肆从最后一名,超过所有人,甚至要接近马尔科时,都不约而同看向了电子显示器上的时间。
67km/h
解说员甲:“竟高达六十七公里?!不可置信!”
“巴西选手玛利亚72公里每小时的成绩,也是在穿过最后一个加速弯道,在近31°的斜坡时才能完成的!这是疯了吗!!”
解说员乙甚至激动的站起来:“他真的是一张空白的新手吗?!没想到居然能在这看到这么惊喜的比赛!!”
“他要超过马尔科了吗?!”
马尔科敏锐感觉到一丝不对劲。
后面有人。
而且只距离一米!
这是什么情况?明明一开始前,他就将所有人甩到后面了,而且跟他比赛的这些人IDH积分排名远不如自己,怎么会有这种速度……
到底是谁?!
马尔科凭借多年的经验,能感觉到对方明显有能超越过自己的能力,可他为什么不冲刺?
一束阳光在全盔的pc镜片板上折射出一道绚烂的光圈。
燕肆的目光冷静、沉着,丝毫不妨碍隐藏在此之下的疯狂病态。
他在等。
等待能彻底超越马尔科,成为第一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