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芜姑娘坐下喝杯茶再回罢。”阮昭开口留下绿芜。
侯府明面上主子不多,但阮昭感觉这里面秘密很多。
好比齐宏邈上次来闹喊萧辞萧二,但府中又无其他公子。
至于那大夫人又是何人,阮昭是一概不知。
一直以来都是绿芜与阮昭接触,又得了她好处,如今世子夫人安安稳稳活着,绿芜知晓老太君定会逐渐让世子夫人知晓府中事的。
她先开口也是卖阮昭人情:“奴婢便不客气了。”
两人进屋,芙莺在门口守着。
从绿芜口中,阮昭知晓了那位大夫人的身份,也就明白过来老太君为何是那样的语调了。
这事要从去世的老侯爷说起。
大老爷是老侯爷年轻时在外惹的风流债,老太君刚生下祁阳侯,大老爷正巧这会儿被找回来,且比祁阳侯还大了好几岁,直接占了长子名头。
“老侯爷还在世时,侯府尚未分家,老侯爷偏心大老爷,甚至因此难为过侯爷,故而老太君对大老爷一直不喜。老侯爷去世后,侯府便火速分了家。”绿芜说的小声。
阮昭想到当时的场景,自己刚生了儿子,以为是嫡长子,结果不知从哪儿突然钻出个庶长子来。
自己的男人还偏心庶长子,那是挺闹心的。
阮昭:“分了家好,祖母跟前清净。”
绿芜摇了摇头:“前几年可不算清净,大夫人是位能言善道的,经常来侯府请安讨好老太君,老太君也没有不喜大夫人,只是后来出了些事……老太君才不怎么见大房的人,便是大夫人来侯府,时常也不得老太君一见。”
“世子夫人切忌,往后切莫与大房那边太过亲近。”绿芜最后小声告诫阮昭。
绿芜没有细说发生了什么事,似有意避开。
阮昭点头,她抱大腿的人是老太君,自然要坚定不移的站在老太君这边。
只是老太君不让她与大房的人相见这点很奇怪,阮昭也问出心中疑惑。
绿芜看着阮昭白净明媚的面容:“老太君应该是不想再委屈世子夫人抹花一次脸。”
阮昭:“??”
“大夫人是晋安各家夫人宴席上的常客。”
只一句话阮昭便明白了原委,太后娘娘宫里的太监才见过她,若她顶着一张姣好的脸出现在大夫人面前,难保大夫人出去不会说漏嘴。
只是这种事迟早会穿帮,老太君这也太宠萧辞了,莫不是她以后出门也都扮丑?
绿芜略略坐了会儿便起身告辞:“老太君身边还等着奴婢伺候,谢过世子夫人的茶,奴婢便先回去了。”
“绿芜姑娘慢走。”
--
萧辞往元帕上倒了血后人就不见了,阮昭想实行自己的计划也没办法。
只能日日不落的往老太君院子去请安念佛经。
不管如何,老太君是她日后生活的保证,这个大老板必须稳稳拿住。
一晃四日过去。
清晨,阮昭捧着佛经念着。
侯夫人周氏一般三五日来请一次安,今日两人便在鹤林苑遇上了。
“怪不得母亲愿意听世子夫人念佛经,便是我也听入迷了。”阮昭刚念完,周氏便笑吟吟夸赞。
原以为老太君是爱屋及乌,才留着阮昭给她念佛经,没想到对方确实有几分本事。
屋外传来丫鬟唤世子的声音。
不多时脚步声从屏风后传来,萧辞进屋:“孙儿给祖母请安,愿祖母福寿康安。夫人也在。”
“世子回来了。”周氏冲着萧辞点头。
阮昭站起身福了福身子:“夫君。”
老太君看到萧辞眼里满是慈爱,语气却有些嗔怪:“还知道来给我这老婆子请安,说吧,这几日是不是又出门浑去了,也幸得我这老婆子有孙媳妇陪着。”
萧辞看了眼阮昭,挨着老太君坐下:“孙儿该问祖母,可是有了新人陪,便忘了孙儿这旧人。”
老太君笑拍他:“说甚浑话,你不在家陪你媳妇儿还有理了。”
“孙儿知错,祖母饶命。”
萧辞短短几句话,哄得老太君开怀大笑。
秋深风凉,老人都比较畏寒,老太君屋中早早支起了小炉子,炭火上面煮着泡茶的水。
阮昭倒了一杯茶走到萧辞面前:“夫君喝茶。”
当着老太君的面,萧辞抬手便接茶。
递交茶杯时,他身子一怔,掌心传来酥痒,似是被人用手指轻轻蹭了一下,茶杯差些没拿稳。
萧辞眼底惊色掠起,抬眼看向给他递茶的阮昭,却见其面色如常,目光坦荡清澈,浅笑又得体的看着他。
“夫君小心烫。”
递了茶,阮昭便转身,连多的眼神也不曾给他。
萧辞看了眼杯中茶水,莫非是他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