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诺曼……亚尔维斯?”
诺曼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声音非常年轻,有点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便转头看过去。
——对方大约十四五岁,站在等候区的另一边,穿着不太干净的T恤衫和牛仔裤,不是“第三性征群体”,一个普通的瘦小少年。
男孩看着诺曼,表情有些错愕,但在电光火石之间,他不知想到了什么,一瞬间的欣喜贪婪过后,忽然瞪起眼睛,神情愤怒凶狠地说:
“真的是你?你竟然还敢出现在这里?呸!”
他朝着两人中间的地面上吐了一口唾沫。
诺曼:“?”
周围等候的哨兵:“???”
说来可能有些出人意料,但第九层的“哨兵精神梳理大厅”确实没有“闲杂人等不得入内”一类的规定——因为没有必要。
向导从单独的通道进入和离开,全程不会跟哨兵有直接接触,而进入大厅后如果没有提前预约就无法打卡排队。
可能会有人闹事破坏秩序?
当着一整个大厅哨兵的面?认真的吗?
——场面过于稀奇,以至于这群对冲突十分敏感的哨兵谁也没作出反应,众人互相看了看,纷纷从彼此眼中看到“好笑”:少年皮肤黝黑,一副营养不良的瘦弱样,攻击力比不上一只鹅,而他却在挑衅一名优秀到足以让“黑巫师”成为专属向导的哨兵?这也太荒谬了。
也有一部分状态不佳和性格严正的哨兵皱起眉,为这少年的出言不逊和行为粗鄙:
这小孩是怎么混进来的?
诺曼本应是这些人中最感到荒谬可笑的,因为那一丝熟悉感,他暂且没去理会对方的冒犯:“你是……”
然而少年直接提高音量把诺曼的声音盖了过去,指着他转过头对身边的几个哨兵大声道:“哼,这就是当初失控伤害了姐姐的人,当时要不是我姐姐救了他,他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向导塔还专门为此改了规定呢!”
诺曼知道这少年是谁了:那个试图精神操控他的向导的弟弟!
他的脸色当即沉了下去。
少年又转过来对着诺曼仰起头,趾高气扬地说:“别看你现在好像跟‘第一向导’有联系,就一副了不起的样子,还不是多亏那次姐姐发掘了你的潜力,你应该要感恩才对!”
//
马修·贝克,和他的姐姐多丽丝·贝克,他们是出身六区一个贫穷街区的姐弟俩。
残疾的父亲,智力缺陷的母亲,马修有记忆以来几乎没有感受过来自父母的温情,每一天都是那么穷苦、憋屈和愤怒。
姐姐十一岁那年分化为向导,被“上面的大人物”强行带走,那之后马修度过了一段怨恨艰难的时光:没了姐姐,全家洗刷扫擦的活全落在当时还不满十岁的马修身上,挨打的次数跟劳累的程度同步上升。
不过,等到姐姐学会“精神梳理”的本事,有能力往家里寄信寄东西之后,生活就好了起来;等到这件事在街区传开,他们一家的日子就更是得到飞跃般的提升:街区里有哨兵的几家人——以往看见都要躲开的——不仅不再欺负他们,反而主动上门打听姐姐的事,送东西,拉关系,甚至几家人互相暗暗较劲。
原本马修也很高兴,直到有一天,他看见父亲收了其中一家的礼物和钱,答应将姐姐嫁给他们家的哨兵儿子。当时马修躲在门外如遭雷击,他见过邻居是怎么殴打妻子的,也听过街区另一户人家的女人生产时是怎么哀嚎一天一夜最终死去的,原本麻木习以为常的马修,想到这些事会发生在姐姐身上就全身发抖。
马修不相信那个暴戾的哨兵会好好待姐姐,但他也知道女孩长大了就要被嫁出去,于是他偷偷溜去找到街区最体面的那户人家,希望他们能出更多的钱从父亲手上买下姐姐的出嫁权。
那家人没有哨兵,并不需要一个向导,却好心的跟马修解释了哨兵为什么需要向导,以及当局鼓励的“蒲公英”是怎么回事。
这下马修不用担心了,连父亲都十分高兴——原来他被骗了,其实不用把姐姐嫁出去就可以收哨兵的钱,甚至可以同时收好几个人的钱。
姐姐可以换钱,还不用离开家,还有比这更两全其美的事吗?
马修一家终于接受了姐姐在信中的要求,连夜带着钱悄悄离开街区,跑到一区的郊外租了一个小房子,那个月的“家长见面日”,马修时隔四年终于再次见到了姐姐,而彼时的姐姐俨然成为全家的依靠。
半年前姐姐跟哨兵诺曼之间的事,其实马修不是很清楚,但是从诺曼没有被惩罚、也没有给他们家补偿这件事中,全家都明白了是姐姐的错,父亲特意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去把姐姐骂了一顿。
马修也觉得姐姐做的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对方没有报复他们家才放下心来。
//
在大厅遇到诺曼纯属偶然,马修出言挑衅也不是为了姐姐——甚至跟诺曼本人都没什么关系,他是为了同来的这三个哨兵:
他们为了获得跟姐姐“精神联结”的权利每人出了三千,而马修一家现在所住房子的租金是每月五十,这钱不算少,但马修和父亲都觉得他们能出更多。
可是该怎么有理有据的提价呢?
马修想到的办法是依靠向导弟弟的身份,买通一个哨兵带他们溜进来,本想让这三人见见姐姐的真面目,来了之后才发现他们根本进不去治疗室,眼看着要白折腾一场,却在人群中看到了有些眼熟的身影。
喊出诺曼的名字时他的确惊讶错愕,但很快马修就反应过来这是一个好机会:
这些天传的沸沸扬扬跟“第一向导”有关系的哨兵中就有诺曼,而他又跟姐姐有过纠葛,那姐姐岂不是能踩着诺曼跟“第一向导”相提并论?
实在太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