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银翼”几人在经过那位失控哨兵时,除了安德森太过紧张没敢看以外,都不免投去克制的目光,颇有些感同身受:
怎么身边有向导还……
正当他们准备快速通过去做自己的事情时,“黑巫师”却突然停下了脚步,“银翼”其他人一惊之下赶紧也停住脚步,安德森没刹住一头撞在了诺曼的背上。
他们知道不能出声刺激那个哨兵,因此都用眼神表达着疑惑,但“黑巫师”没有回应他们,他注视着那边的哨兵和正努力安抚他的向导,不知道在想什么,片刻,他上前问旁边的医护人员道:
“那两个人是伴侣关系?”
在一旁紧张待命的医护人员听到问询转过头,见不是医院的人立刻皱起眉,但随即发现询问他的竟然是之前在这里住过的、传闻中的“第一向导”“黑巫师”,知道对方也是专业人士,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回答道:“是的,那位向导是他的妻子。”
得到回答后,“黑巫师”微眯了一下眼睛,说出一句令在场所有人吃惊的话:
“她不是在安抚他的精神。”
医护人员还没能对这句话作出反应,就看见黑发的向导径直朝那边走了过去。
这一下周围医护和安保人员齐齐震动,他们惊疑不定地互相对视,有些人认识“黑巫师”,有些人不认识,而“黑巫师”地举动实在太过理所当然,他们还没来得及阻止就被他走到了那个哨兵面前:
“那是谁?他要做什么?危险啊!”
“他们竟然请动了‘黑巫师’?”
医护人员骚动起来,怕刺激到那个哨兵,说话都不敢大声,基于同样的理由,他们也不敢冲上去把“黑巫师”强制带离。一部分医护人员已经意识到自己等人莫名陷入责任重大的危险境地,对于擅作主张的“黑巫师”心生不满。
这边“银翼”一众人也没能及时作出应对,诺曼皱起眉,看向梅尔维尔,对方冲他打了个眼色,于是他们分别从两个方向靠近,以备意外之需。
//
第五攸从看到那对哨向伴侣起就觉得不对劲。
首先是那个的哨兵,他失控了却又没那么失控,逸散的“精神触梢”不像其他的失控哨兵那样扭曲而狂放,像是还保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以“黑巫师”对情绪的敏锐,能感觉到这个哨兵正在挣扎,挣扎着对抗失控的倾向。
但是一个已经失控的哨兵,状态应该是他本人精神力完全失控,受外力影响——比如那个看上去正在安抚他的女性向导——被动收敛才对。
这是第一处违和。
其次,是那位女性向导的处理方法。对于失控哨兵的处理一般有三种方法;1、通过强力的“精神梳理”从外部冷却对方的情绪。2、是通过“精神共鸣”安抚对方;3、是强制哨兵“精神休克”。
这三种方法里,“精神梳理”见效慢,但是对向导来说更加安全——第五攸没有看到这位女性向导用自己的“精神触梢”去梳理失控哨兵逸散的精神力,因此不是第一种。
第二种“精神共鸣”法比较兼顾哨向双方的安全和效率,但是向导需要冒着被哨兵反影响的危险。
第三种“精神休克”法对于哨兵来说比较危险,对向导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但在紧急状况下这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后面这两种,“精神休克”除了向导的“精神触梢”在进入哨兵“精神图景”的过程中需要费点功夫之外,真正出手遏制住“精神图景”的核心与外界传导时必须快而准确,整个过程非常迅速,不然但凡让哨兵有反应时间,他本能的反抗都会增加彼此风险,拖得越久对哨兵“精神图景”的伤害就越大。
如诺曼失控那一次,因为当时第五攸本身的状态不好,进入诺曼的“精神图景”花了不少时间,但最终“休克”的过程不超过一秒。
除此之外为了降低风险,往往都是先用物理手段比如麻醉和肌松剂一类先让哨兵昏迷,等捆好束缚带,向导再从容的搭配着药物出手。会在哨兵失控当场直接处理的,除了“黑巫师”这样经验丰富的高手,一般也只有亲密的人了。
——所以第五攸会问这两人是不是伴侣,得到肯定回答后,他最后的一点不确定也消失了。
第二性征的结合在身体上,而哨向的结合则在精神层面:伴侣之间会彼此接纳对方的“精神触梢”进入自己“精神图景”的核心达成“哨向联结”,一旦建立成功除非其中一方死亡,否则精神联系此生无法断开。
而“精神联结”之后,哨兵可通过伴侣的“精神触梢”间接获得对自身精神的控制,因此拥有向导配偶的哨兵本身就不容易精神失控,甚至连“清澈度”降到4以下都少见,此刻这位哨兵的身上又没有外伤,会失控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出了意外,就算他们其实还没有建立“精神联结”,以他们如此亲密的关系,不管是“精神共鸣”还是“精神休克”,都不该拖这么久还没有完成。
——上述的这些说明,都是为了把情况阐述清楚才进行的繁琐解释,实际上第五攸在现场得出这个结论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经验,须臾之间便已得出结论。
而“黑巫师”从不会怀疑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