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年关,在年前,面包店里是最忙碌的时候,许多人家都会买一些面包回去尝尝鲜,沈言这些时日也很少去其他两个店,一直在面包店忙活。
直到大年二十九,三家店才正式关门,沈言终于清闲一些。
而魏行,这些时日也一直忙着给各家送菜,因为过年几日不能送,他这次要送的便多了很多。
虽然忙碌,但是他们都是开心的,这样代表着有钱挣。
而在年前,还有一件事令沈言哭笑不得,原因就在于他的账本上。
曲江县的商税是一年一缴纳,年前,县里的所有商铺,都带着账本,到县衙去核对缴纳税金。
县衙收缴出近日每天都有很多老板,还有好几个负责税收的书吏和官差,沈言就在其中,等终于轮到他,那书吏接过账本一看,这家店的账册他们竟然看不懂!
书吏横着看竖着看,就是不认识。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字体,他从未见过,而且还有那么多横横竖竖的,将那字分成一格一格的,书吏看的满头雾水。
书吏当场就让官差将他拿下,说他做假账,真是令沈言哭笑不得。
他当初用阿拉伯数字和表格记账的时候,从没想过还有这么一天。
沈言忙取出银子:“官差大人,账房大人,这是我们店里的记账方式,不是你们说的假账,你看,我连税银都带来了!”
书吏和观察看他一口气掏出那么多银子,也知道是他们应该是误会了,只是这账本看不懂,他们也不知道要收多少税啊,只能将这情况报给了李县令,请他定夺。
临近年关,李县令也忙的很。他听到汇报,揉了揉发胀的头,让他们带着沈言到县衙二堂。
“又是你!账册给我看看!”
李县令看着眼前这漂亮的哥儿,心中的一丝气也生不起来了。
上次沈言带人来县衙告状,他对他可是印象深刻,并且还都是好印象。而且自家乐哥儿经常在家里提起这人,他很难忘记这人。
沈言没想到县令还记得他,呆了一下,然后不卑不亢的递上手中账册:“县令大人,这是我在书中见到的一种记账方法,十分方便,便擅自用了这方法记账,只是忘记了缴税县里也要查看这回事了。”
李江看他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丝害怕,心中对沈言又多了一丝好感。他看着账册上不认识的文字,温和道:“你给我解释一下,这上面的符号都是什么?”
沈言:“可否借纸笔一用?”
李江招手:“你来这张桌子写吧!”
在沈言开始讲解那些阿拉伯数字之后,刚才的书吏也凑了上来。只是几个阿拉伯数字,对于识字的县令和书吏来说,看了一边也都记住了。
李江指着账册道:“这么说,这一格里面是三千二百文?”
沈言点点头:“是。”
李江:“你这样写数字,确实简单方便许多,也更好认,那这横横竖竖的线又是什么?”
沈言:“这是表格,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每日的收入和支出,还有每样东西的价格!只是这部分,一时半会儿说不完!县令可以看最后的合计,每处都写了文字。”
李江:“行,从今日开始,你每日到县里,将这办法教给这位王书吏,等他学会之后,核查你的账册没有问题后,你便可以离开了!”
沈言:“是。”
王书吏就是刚才看沈言账册的书吏。与县令的温和不同,王书吏对沈言可是有些意见。
本身他们收商税这几日就忙的不行,对这给他们生出麻烦的人,他自然不会有好态度。即使他看到了阿拉伯数字的方便之处,学起来也带着情绪。
沈言并没有在意他的态度,只是认真教学。经过一下午的教学,王书吏很快就改变了对沈言的态度。
他将数字融会贯通之后,这位老板还教他许多简便的运算方法,刷新了他对算术的认知,更加热情的学起来。
一直到太阳落下,沈言才从县衙走出。
刚出门,他就看到魏行在门口张望,看到他之后赶快跑过来。
沈言惊喜:“哥?你怎么在这儿?”
魏行拉住他冰凉的手:“今日送完菜没见你,听说你来县衙交商税,便想等你回来,但是午时之后,和你一起的去的那些左右的商家都回来了,你还没有回来,有些担心,便来这里等你了,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沈言回握住他的手:“是出了一些意外,不过都解决了,等会儿再和你说,我中午都没吃饭,这会儿好饿,我们先去吃饭吧!”
本来轮到他缴税的时候都过了中午了,他还没有吃饭,后来又被扣下,更没时间吃饭。
别看他表现的那么淡定,其实他当时还是有些怕的,生怕县令不给他机会让他教那书吏。
魏行心疼:“先去给你买碗混沌垫垫,炸鸡店还有菜,等会儿去那儿给你做好吃的。晚上就住在县里吧,等吃完饭,城门应该也关了。”
沈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