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望之忍气吞声,软下身段,好不容易才让他们同意,将招进城的起义团成员送出城。
结果成员包袱都没收拾利落呢,禁卫军就将行宫及行宫周围十里围了,同时城门也戒了严。
第二日朝上,黄太保等陛下心腹就上告起义团有谋逆之心,列出多条罪状。十八个朝中新贵自不认,可惜证据确凿,有官员想为其疏通都找不到理由。
陛下发话废十八人顶戴,并将其赶出京都城。同时下亲笔诏书,如若发现起义团再聚众谋逆,朝廷将追杀到底。
京都城百姓比外城的都更先知晓此事,总之百姓们都很高兴,陛下终于将从前那个热闹不失和谐的京都城还给他们了呀。
招揽起义团之事就此告终。然街头巷闻还在讨论陛下赶走起义团之事。
抱着冲天辫娃娃的妇人:“陛下早该这么做了,从前的陛下虽然挺让人害怕的,但我看,总比优柔寡断,被欺负了,不敢反抗的陛下好。”
妇人郎君:“你小声点,传进陛下耳朵里,不想活了!”
妇人:“我这是夸陛下好呢,你懂什么?”
邻居大婶:“就是说呀,咱们关起院门说话,陛下他又听不见。听见了也不怕,那可是为咱们赶走了那帮狗东西的陛下。”
“没错,本来我家那口子还想加入……”邻居小媳妇拿芭蕉扇捂着嘴,小声说,“……蓝眉军,说什么每月有二两银子,还能省家中口粮,以后要是……也有去路。想着他们一心为民,肯定都是活菩萨,谁知道,那就是一群骗子。那些人,看家里只有我和夫君二人,竟强行扔给我们两个钱,说是买下我们的院子。我和郎君去报官,他们官官相护,又被赶出来。要不是陛下废了那些人的官职,将那些人赶出城去,我们怕是要冻死在街头。真是庆幸,那几日我病了,我郎君没来得及加入他们,不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邻居大婶:“隔壁吴家才惨呢,吴家老爹活生生被那帮人吓死,家被他们占了,尸体还被扔去了小巷里。他两个外嫁的闺女得知消息回来,现在还在闹呢,要京兆府给个说法。”
妇人郎君:“这事我知道,听说陛下发话,京兆府昨晚连夜出城拿人去了。这会儿应该抓到凶手了吧?”
...
一日朝会上。
陛下听完京兆府尹的禀报,很想立时发话将人处斩了。但他要当个明君的,就算证据确凿,也总得让犯人过个堂。
于是陛下道:“查清经过,七日后处决。”
京兆府尹埋着头道“是”,只在心下腹诽,陛下是真的变了呀。
想当年,他的苦口婆心,战战兢兢,还历历在目。
京兆府尹还记得一回,陛下审出和刺客狼狈为奸的某一大臣,大臣抵死不认,陛下又没证据,就让人一根手指一根手指的剁,后来又抓来了他的嫡子,那大臣才认下。陛下当场将人拖下去砍了。
从前的陛下哪需要证据。
想到从前,京兆府尹的脖子上就开始冒汗。又想到以后,京兆府尹深深叹气,不免又怀念起从前果断狠厉的陛下来。
陛下道:“对于此次朕将起义团成员赶出京都城,许仆射有何话说?”
许仆射哪敢有话说。“臣和陛下一条心。陛下圣明。”
陛下没再说别的,嘴角噙着笑,说出那句每日都要说的话:“无事,今日早朝就退了吧。”
一直到陛下离开,大臣络绎退出大殿,许仆射才在宫人的提醒下起身离开。
没曾想,又是失败告终。
他多么艰难才让陛下不得不同意招揽起义团。只要蓝眉军深入朝廷,他哪怕是等,不信大越朝不腐朽不倒塌。到时,他再想办法让蓝眉军的成员放弃岳风,为他所用。
都成功大半了。
他的计划没有问题的。
究竟哪疏漏了?
对了,是那些成员太嚣张,一定是的。才会被陛下发现。
是岳风太小看暴君,竟派了这些没用的家伙。
还有暴君,是他亲口答应给那些人高官厚禄,却又出尔反尔。
元香。
许望之很不想怀疑她。但连萱嫔都知道,就是她,蛊惑的暴君。
是她瞒着他,陪暴君一道出宫,这才让暴君有机可趁。
她可是元隆之女,她还是大丰收的人,她怎么可以站暴君一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