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蒋春出了衙门就直接往青云街去了。
要说青云街上最有趣、最吸引人、生意最好的茶楼,就当属梨花楼,没有之一。
这大上午的,人好似都不用干活似的,楼子里从一楼大堂到二楼的雅间,都满满当当坐无席地。三楼是包间,从外头看不到里面的状况,不过看着应该也不会有空闲的。
蒋春刚一踏进梨花楼,就有机灵的伙计上前招呼。
“这位官爷喝茶听戏呢。赶巧了,今儿有林师傅的口技表演,那真是活灵活现满堂喝彩。”伙计一甩手腕上搭着的巾帕,“我们这里有堂座、雅间和包间,不知客官您有没有预定?”
“掌柜可在?在下想问些事情。”
伙计倒也没因为蒋春不看戏不喝茶怠慢人,弯了弯腰道:“您稍等片刻,小的给你去叫一声。”
蒋春抱了抱拳道谢:“有劳。”
没一会儿,就见一个憨厚长相的中年男子从内堂出来,一见到蒋春就笑呵呵地抱了抱拳道:“小人董方,不知官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董掌柜客气。”虽是一副憨厚模样,蒋春从董方的眼睛里看出了精明的光芒,就说做生意的人,哪有憨厚老实的。
“董掌柜,在下就耽误您一会儿,想问个事,还望如实告知。”
董方一脸正色:“官爷尽管问,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小人定当全力相助。”
蒋春扯了扯嘴角,张口问道:“算盘街吴家的二小姐吴秀秀,是不是经常来你这儿喝茶听戏?”
“吴家?”董方一愣,眨了一下眼,随即道:“官爷说的是那琳琅商行吴当家的妹子吧。”
蒋春道是。
“吴当家这妹子不常出门,咱家的楼子算是她比较喜欢的来处。您看那居中的包间,吴二小姐每次来都坐那间。”
董方抬手指了指三楼,而后又压低了嗓子道:“不过小人听说那吴二小姐殁了,前段时间吴家还大张旗鼓的办白事呢。您这……”
蒋春微微点了一下头,算是认下了董方的话:“有件事情涉及到吴二小姐,所以要询问询问。吴二小姐每次来都是自己来的吗?”
“这我就不清楚了。”董方看向在招呼客人的伙计喊了一声,“张奇,过来一下。”
“哎。”伙计应了一声,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小跑着过来。一看,正是刚才进门时候招呼蒋春的那个伙计。
“官爷问吴家二小姐来,都是自己来的吗?”
伙计想了想回道:“吴家二小姐啊,之前都是一个婢女陪着来的。都坐三楼天字号的包间。”
蒋春朝着三楼看了看,问伙计:“可有看到吴二小姐会过友人?”
伙计花了点时间又想了想:“还真有那么一次。那日吴二小姐还是照常和婢女一起来的,点了白毫春和栗子糕、杏花酥。”
“小的去送点心的时候看到屋里还有一个男人。吴二小姐的婢女正从她们自己带来的食盒里往外拿点心,那点心做的倒是蛮精致的,小小的一朵花的模样,小的就多看了几眼。吴二小姐还把点心往那男人面前推了推。”
男人!蒋春眼神一闪:“什么模样的男人?”
“模样长得挺俊的,白面皮,高鼻梁,那双桃花眼像是会说话似的。”伙计指了指自己的嘴角,“这里长了一个小小的黑痣。其他的我就没看清了。”
“这男人和吴二小姐来的次数多吗?”
“吴二小姐本身来的就不多,那个男的我就见过一次。”伙计说着似乎想起来什么,“说起来,有一次掌柜让我跑腿去樟树街买蜜饯,在大街上我有看到这个男的。在一个老头的小摊子前买东西,似乎是挑了一块玉佩还是什么的。小的赶着去买东西,没看仔细。”
蒋春道谢:“多谢小哥。”
“官爷客气。”伙计甩了一下肩头的巾帕,冲着董方颔了一下首,顾自跑去忙了。
随后蒋春又和董方说了两句话,就告辞离开。
**
另一边的锦绣巷,袁满也是一刻没停就过来了。
顺道还从路边买了一包炒花生,一边吃一边溜达。
锦绣巷子是一条六尺巷,也就五百来步长。
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从巷子口延伸到内里。能看到一些人家在自家门口摆了小摊,给过路的行人卖点茶水吃食,赚点银钱补贴家用。
袁满往里走了几步,看到一户人家的外墙围着三个小孩,手里拿着一根竹竿在撩拨什么。他抬眼看去,是一个蝴蝶模样的纸鸢挂在院墙边上的一颗高大枣树上了。
袁满抬手弹出一颗花生米,噗的一声打在纸鸢的竹架上,只见那纸鸢摇摇晃晃就从树上掉了下来。红皮花生落到了一个小孩的脚边,滴溜溜打转。
“谢谢哥哥。”扎着两小揪揪的小姑娘甜甜地冲着袁满道谢。另外一个小孩捡起纸鸢,也小跑着过来,冲着袁满道谢。
拿着竹竿的小孩动作慢了些,跟在后头也走路了过来,两眼亮晶晶:“哥哥,刚才那个,‘噗’,好厉害呢!”
袁满笑着摸了摸小孩的脑袋,弯腰把油纸包递了过去:“请你们吃花生。五香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