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九安伸手拍了一下口无遮拦的崽子:“积点口德。”
“嗷!”
蒋春道:“除了这些,街上也有人传是枉死者来诉冤。”
顾桥兴致勃勃的搭话:“这又是个什么说法呀?”
王大虎接过话头解释道:“这几日不刚好是佛诞日么,而且月底正好是地藏菩萨的诞辰,这裂开的还就是地藏菩萨像!就有人说是坟里的人有啥诉求或者冤屈什么的要向地藏菩萨诉说,这不就一起裂开了嘛。”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地藏菩萨度一切苦难?”
原本在一旁翻书的孙文辅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对对对,就是这句,文绉绉的,名言咧!”王大虎挠挠脑袋。
孙文辅缓声道:“从广义上来说,地藏菩萨确实是一位为众生伸冤,消除怨结的菩萨。传闻颂其名号还能减轻生前遭受苦难之人的痛苦和冤屈。”
“有点意思。”孟九安突然笑了一下。
“哪里有意思啊?”顾桥一头雾水,瞧着周围的人都有点若有所思的模样,难道就他一个人没听懂?
顾桥悄悄凑到袁满身边使劲眨眼——满哥你悟了吗?
袁满迟疑着点点头——一点点。
顾桥:“???”怎么一点点,他怎么没有一点点?
小狗崽子正准备发问,门口当值的江大年也过来了,开口便道:“大人,泰安寺的济慈方丈托人带话来,想请我们走一趟。”
孟九安颔首:“成。知道了。”
顾桥歪歪脑袋:“方丈找我们干嘛,让我们去看菩萨显灵?”
“许是叫我们去见见百鬼夜行呢!”孟九安伸手点人,“春爷,满崽儿,我们去走一趟吧。”
“我也要去。”顾桥举手,他正云里雾里呢,要一起去看个究竟。
孟九安伸手呼噜一把狗头:“行,你也去。走吧,出发。”
蒋春道:“那属下去套马车。”
“嗯。”
须臾后,几个人架着马车出发,又走上了熟悉的官道。
前天没爬的山,今天看来是不得不爬了,毕竟马车可走不了石阶啊。
夏季的浓绿从山脚一路攀升,不知名的野花暗香浮动。山道蜿蜒曲折,一眼望去瞧不见尽头。
唯有那莹莹草木繁盛不衰,山间溪流飞溅,虫鸣声此起彼伏。
孟九安抬脚,一行人向山上走去。
泰安寺的山道是专门修缮过的,路的两旁每隔一段就会出现一盏石灯。仔细看去的话,还能发现山道两旁的空旷处不时便有一座座小型的石佛像坐落其间。
这些石佛像有些雕刻精美,有些却线条粗犷,看得出来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袁满见孟九安在看这些山林间的石佛像,便道:“以前听媛媛说过,雕刻石佛好像也是泰安寺里的一种修行。这些石佛像都是寺里的僧人或者修行的居士雕刻的。”
孟九安点点头,道了一句:“修身养性。”
山道上也不止他们一行人走着,时不时就能遇到几个上下山的香客。
顾桥起初走着还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等到两刻钟过去还没看到尽头,顾小爷简直人都要蔫吧了,大喘气一下接着一下。
“呼,呼,怎么,还没,到头!”
“快了快了。”袁满安慰着拍拍顾桥的背,幸好这条山道到底还是有尽头的。
转过一个弯后,几枝粗壮长满小绿伞的枝干突然出现了在了几人的视野里。仰头一看,石阶的尽头立着一座高耸的石牌坊,上书泰安寺三个硕大的金字。
在它的左边,寺庙的入口外,一棵遮天蔽日的古银杏枝叶舒展。透过缝隙,层层阳光落下,闪烁恍惚,无数坠在枝干上的祈福木牌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微风拂过,清脆的哗啦声响起。
顾桥张了张嘴,眼睛溜圆:“好大的银杏树啊!比我们衙门的大多了呢。”
寺外的这棵银杏,瞧着像是得四五人才能环抱住,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了,没准还是棵千年银杏呢。
袁满道:“我们衙门里的那棵,好像就是这棵的子孙。”
顾桥不可思议地高呼:“真的嘛!那这是树奶奶——不,是树祖奶奶!”小狗崽子这会儿倒是不累了,走得飞快就要上前看他的银杏祖奶奶。
众人拾阶而上。
道路的尽头,石牌坊下站了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和尚,见到几人来到面前,双手合十一拜:“阿弥陀佛。贫僧法号行知,奉方丈之命,等候几位官爷多时。”
蒋春还礼:“姗姗来迟,万望见谅。”
“无妨,无妨。几位官爷这边请。”
行知弯腰鞠躬,引着众人往寺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