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天变不足畏 > 第19章 再探鬼市

第19章 再探鬼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薄薄一层褥子下抽出一张薄薄的纸,纸张有些泛黄。她借着外边微弱的光亮,艰难辨认其上文字,心中像跑了一匹马儿,越奔越快。

“一年赚,一年赔,种个蒜,心也累。

种来种去心也累,羡慕他家好富贵。

人生何苦短?福禄不常伴。福寿何处寻?至道罗浮门。

入我罗浮门,方知罗浮好。纵有万事忧,一梦解千愁。

趾离送清梦,周公消我愁,北斗来解厄,仙姝伴我游。

......”

熟悉的文字,似乎有穿透纸背的力量,敲打在闻竹心中,她越看越心惊。

…………

与此同时,汴京城横街小巷里的一户人家,深夜未眠。

“娘,我睡不着。哪儿都疼.......”稚嫩而无力的童声划破静夜。

身着粗布衣服的女人紧紧将小儿环在怀里,轻抚他的背,额贴着额,似乎这样能分担一半痛苦。

小儿面色惨败,袖中露出的半截小臂,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紫癜。

“我的儿,快了,快了......”女人眼睛红肿,眼中似乎布了一层薄薄的翳。她向外扬声,“他爹!快点!”

小院不大,是繁华的汴京城中最简陋的那种:进门就是一间低矮的瓦屋,旁侧有一破败的小茅屋。女人的声音,毫无阻碍地传到屋外烧水的男子耳中。

水沸了,男人小心翼翼地将沸水注满陶碗。

男子在月下摊开双手,掌心中一摸红色格外显眼。那是一枚小小的红丸,像是刺破掌心后的一滴血。他几夜不曾睡个安稳觉,眼睛猩红,一双枯槁的手不住地颤抖,将红丸合在掌心,对月拜了又拜,嘴里振振有词。

一套复杂的仪式结束。男人猩红的眼睛不住地盯着那圣物,将其置入沸水中,捣了捣,红丸渐渐化于水,不见踪迹。

“爹爹来了!”男人走向女人和孩子,步子有些蹒跚,一脚深一脚浅,依旧极力稳住身形,不让药洒出一滴。

三双眼睛,都紧紧地盯着瓷碗中的水。

男子将碗递给女人,瓷碗稳稳地在女子手中后,才放开自己的手。女人拿着木勺,一勺勺把水喂给小儿。孩子身上疼痛,一双眼睛睁不开,本能地吞咽。

疼痛渐渐离他而去,小儿渐渐觉得,自己似乎置身于春风中。草长莺飞,暗香盈身。

小儿逐渐睡去,在梦中露出甜甜的笑容。

男人和女人也笑了。

夜色中,两人面色憔悴,眼中细密的血丝,又和小红丸的颜色如出一辙。明明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却显得有些可怖......

……………………

汴京潘楼街,桑家瓦子。

午时正,正当汴京日头毒辣时。

此时,整个瓦子如沉睡了一般。稀落的几个人影,零零星星,在一顶顶支起的草棚下倚着、睡着。日光炙烤在草棚的茅草棚顶,不时发出烦躁的刺啦声。

桑家瓦子之规模居汴京各处瓦子之首,供艺人演出的草棚子,也自然比别处多。要是一处棚子烧着了,棚挨着棚,如此密集,必成火烧连营之势。

想到今日来的目的,闻竹收起玩笑之心。今日来,一是为了和蔡老板对账,其二,有些事情,还需要她亲自去查。

她轻车熟路地找到象棚,带路人老孙向她一揖。二人寒暄几句,便向瓦子最深处走去。

瓦子最深处乃是一联排廊屋,总共三件屋舍。老孙引着她走入居中那间,几间屋都以绢布糊窗,透光极差。进了屋,仿佛入了地洞一般。

老孙和闻竹合力,把墙角一落地橱柜腾挪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向外冒着寒气。

这便是大邺汴京黑市入口。

两世都算上,闻竹曾无数次从这里出入。汴京黑市,人称“鬼市子”。鬼市商人,一般于五更天开始摆摊,天一亮,所有商人迅速离开。因昼伏夜出,行迹如鬼,所以才叫“鬼市”。蔡老板便是鬼市商人。

夜里营业的鬼市,可谓人人皆知。但每日营业的黑市,知之者少。从这个洞口下去,是汴京黑市,真正的腌臜之地。都城所有上不得台面的生意,都在此处。

老孙拿了火折子,又递给闻竹一个。二人扶着砖墙,小心翼翼,躬身前行。

走了约莫一射距离,豁然开朗,闻竹直起腰。

汴京城的体面、繁华、富贵,在这里被撕得粉碎。此处弥散着彻骨的寒意,纵是七月时节,外边的人下到这里,愣是要多穿一层衣服。灯光昏暗,人的听觉发挥出莫大的潜力。男人的吼叫,女人的哭号,小儿的哭喊,打斗声,打铁声......隐约都能听见,但不敢确认。走过一处灯光更为昏暗的地界,旁边是数个半人高的笼子,里面有几团似人非人的事物,慢慢蠕动。这样的笼子堆了数十个,浓重的血腥气扑面而来,顺着人的七窍涌入,仿佛腹腔胸腔头颅全然被血雾充斥。闻竹偏过头,快步走过。

她知道,这里蜷着的,不是兽,而是活生生的人。

旁边有空笼子,铁笼底部已经被层层叠叠的新旧血液洇成了暗红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