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没多会儿功夫,温一茂就见大哥和便宜妹婿一个端着锅一个挎着筐回来了。
锅里是粥,某年霍骁北煮的八宝粥,专门给温苒熬的,喝了一年都没喝完,而到了新的一年霍骁北又会熬新的八宝粥。
系统包裹里还有包装的速食八宝粥,是霍骁北买来自己当早餐喝的。
他虽然有一手好厨艺,但在吃喝上并不怎么讲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说起来他也是在遇到温苒以后,为了让这姑娘来自家吃饭,才正儿八经地琢磨起来厨艺来。
大概他在这方面有些天赋,对着几块钱一本的菜谱做出来的饭菜都让人赞不绝口。
或许等到了国外,霍骁北设想着,他可以开一家餐馆。
东西搁到堂屋的四方桌上。
八宝粥还腾腾冒着热气,旁边筐里黄澄澄玉米面饼子满满当当,散发着清甜香味。
温一荣进屋喊大家吃饭,今天就早晨那会儿熬了锅棒子面粥,一人一碗别说男人们了女人也扛不住。
温一茂早就饿得直咽口水,现下闻着饼子的香气他实在没忍住,飞快抓起一个就哐哐往嘴里塞。
饼子一口入温一茂就睁大了俩牛眼,怎么会有这么香这么暄软的窝头?比他吃过的白面馍馍都好吃!
而且里面有馅儿?他迫不及待地嚼了嚼,眼睛睁得更大了,还是肉丁儿?
东屋头,屋里安静得可怕,大家屏着呼吸气都不敢出重了,生怕惊扰了苒丫头。
苒丫头说她会医术,虽然大家都不信,但这丫头一身的架势拿得足足的就挺唬人,把她们都给唬了。
温苒坐在炕头,神情严肃地摸着温老汉的脉。
陈六娘紧挨着闺女坐,温向安站在一旁也离闺女很近。
有满级神医技能,脉相一入手温苒就完全清楚了对方的身体情况。
旧社会的穷苦老百姓深受压迫,吃不饱穿不暖,夏干三伏冬干三九,还有数不尽的操心事,外表看着能吃能喝能干,其实浑身的大小毛病一堆。
老爷子说是老爷子,看面相黑黝黝的脸上满是皱纹,头发也掺了白,其实还不到五十岁。
老头儿的身体就跟个筛子似的,筛子上的窟窿眼还个个都贼宽敞。
这样的身体状况,稍稍受个刺激就可能闭上眼再也醒不过来。
门帘掀起,温一荣和霍骁北进来。
温一荣:“宋叔,爹娘,二叔二婶三叔三婶,有粥和窝头,还热乎着你们好歹吃点,我在这儿照顾爷爷。”
宋守言摆摆手,“让你爹他们先去,我待会儿再吃。花儿呢?你吃了没?没吃也先去吃,等你爷爷醒了我再喊你。”
温苒摇头,“我和北哥吃过了。”
霍骁北走近,把手里的医药箱放在她手边。
宋守言让他们都去吃饭,他自己留下。
温向安和陈六娘不想去,饭什么的一顿不吃也没什么,还是闺女重要。
等温苒开口说她们不吃她心疼,这夫妻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都出去吃饭了,温苒打开药箱,宋守言举着蜡烛好奇地上前,就见箱子里分了三层而每一层又分出几个格子,布局井井有条让人舒适。
温苒打开了其中一个格子,宋守言看到里面的东西,手里的烟斗和蜡烛差点儿扔出去,“这这这这是人参?!”
他急切地往上凑了凑,借着烛光仔细观察后,确认这绝对就是人参没错!
霍骁北面无表情嗯了声,似是随口解释了一句:“我和苒妹进山采到的,大的那根卖了换钱,这根小的留着自己用。”
宋守言无声地张张嘴,抬头看看这小子,再低头看看那根手指粗的‘小’人参,脑子都有点不会转了。
这还小?这起码也有手指头粗细了?
别欺负他没见识啊,他怎么也是个童生,读书人知不知道?
读书人眼睁睁看着温苒切下一片人参,塞到了温老汉嘴里。
宋守言想起什么,“丫头你这医术跟谁学的?能不能成?我看书上讲药是不能随便用的,像这人参是大补之物,但你爷爷的身体……不是我说,太虚了,虚不受补。”
嗯,这是个有见识会思考的读书人。
温苒没说话,她这人不会撒谎,一撒谎就脸红结巴。
所以还是交给霍骁北解释:“和太行山里一个老大夫学的,有两年了。”
太行山里奇事多,晋冀两地的太行山就和北三省的长白山一样,在老百姓心中充满了奇幻色彩。
宋守言表情惊奇,“咋之前没听说过?”
霍骁北神色淡定,“之前大夫说苒妹没出师,不许张扬。”
听着像世外高人的调调,有这种要求不奇怪。
烟斗虚空点了点温苒,宋守言又问:“那现在苒丫头出师了?”
霍骁北言简意赅:“嗯,苒妹出师了,老大夫不久前仙逝。”
直接把宋守言可能问的下一个问题给堵了回去。
宋守言吧嗒吸了口烟,呼出来的烟雾盘旋着消散在空中。
一阵沉默后,他皱着眉头,开口道:“院墙是那些土匪扒的,地里刚栽的庄稼也被毁了,他们放话,说三天之内要见到苒丫头。”
宋守言盯着两人,“你们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