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穿越成了寒门老太太 >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是今年天气不大正常,陆家村的庄稼都长得不如前两年好。

近来粮价也微微有所上涨,所以还是准备先攒钱屯粮为上。

剩下来的钱,就先供她吃喝玩乐,然后给女儿攒点嫁妆。

旁的都是不相干的,只有金银是在盛世或者乱世都有用的玩意儿。

到了首饰店,温如玉就让人先上金镯子来看样式。

本来以为古代科技落后,镯子样式应当不多,谁想掌柜一拿出来,花丝、珐琅的工艺都有,镯子上的图案也各异。

温如玉想要给女儿定个二两黄金的金镯子,店里的倒也有这个重量的,只是图案让她不大满意。

“要是现在定下,几时能有货?”温如玉对着掌柜问道。

那掌柜的从温如玉她们进店起就一直跟在二人身边。

温如玉母女两个身后奴仆成群,身上又穿得是绸缎料子,一眼看出的富贵。

那掌柜的一见财神爷来了,自然是贴身跟着的。

“您要的是花丝珐琅的镯子,做出来有些费神,半月之内能做出来。若要纯素的镯子,这会儿店里就有。”

陆明珠在旁说道:“母亲,这个镯子怪重的,就要那个一两的就罢了。”

这会儿的金银重量同现代不大相同。温如玉所在的朝代,一两银子大概也就是三、四十克重,二两就是七、八十克重左右。

其实戴起来还好,同一个玉镯子也差不多重量。

但陆明珠就不大爱戴这些首饰,物件自然越轻越好。

温如玉知道陆明珠单纯,这会儿还想不到嫁妆的问题,但这不妨碍温如玉提早为她做打算。

“那就把那个一两的先拿来,那二两金的就先订下,做好了送到我们家去。”

这时候的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她定了二两金子的,加上人工费用,相当于就是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左右的费用了。

这么多钱,不过是让人送货上门罢了,店家自然是愿意的。

一下子,三十两的银子花出去,那掌柜的自然对温如玉他们是点头哈腰的。

陆明珠也有些诧异,从小到大,贵重的首饰她不是没有。她屋里也有两个金手镯。

光凭屋里的首饰,卖出去估计也值当上百两。

只是母亲头回一次性给她置办这么多贵重首饰。

陆明珠本意也不是想要两个镯子,谁想母亲竟然一张口就要了两个镯子给她。

三十两下去,陆明珠本以为今日逛街就算是结束了,谁想温如玉又拉着她到一旁去看头面。

金银珠翠,晃得她两眼发昏。

不过陆明珠虽然不大爱戴首饰,却也是爱美的。看到好看的头饰了,她自然也喜欢。

母女两个一路走来,温如玉就又给她添了几根珠钗、银簪。

就连温如玉自己,也买了个素金手镯。

因她是寡妇,花红柳绿的穿不得。但温如玉又是陆家最高级别的长辈。

她可以穿戴不鲜亮,但不能不贵重。若是穿戴了次等的便宜货,外人肯定觉得陆家一众儿女不孝了。

正花得开心,一路约莫花了有五十两银子。

这次来,温如玉主要是给自己买一个首饰,还有就是给女儿置办首饰,将来好做嫁妆。

又想着儿媳整日在家操劳,也算辛苦,就也给赵姝买了根银簪。

买好这些后,就到了中午用餐的时间。

温如玉让人回家汇报一声,就准备带着女儿去酒楼搓一顿。

家里的东西虽然好吃,这次难得出来,总要尝尝别的口味。

女儿就是要富养,将来才不容易被外头的黄毛勾丨引走。自然这会儿没有黄毛,但是想要攀高枝的男人却不在少数。

在陆家的这段时间,温如玉同这个女儿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随着她待在古代的时间越来越长,同陆明珠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温如玉越发分不清自己同陆明珠的关系了。现在大多时候,她都将这个孩子当做自己的亲女儿。

如此,她怎么舍得将来自己的女儿嫁去夫家是受苦的呢?

所以不但精神上要教她去多读书,物质上也不能让她过得差了。

物质精神两重保障,虽不确定,但她相信,大概率还是能养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拥有鉴别他人好坏能力的女儿的。

正要出店去,却见迎面走来了两个认识却不大熟悉的女性。

其中一位,正是温如玉私底下多有打听的县令夫人,阎氏。

她身边跟着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长得亭亭玉立,气质温婉,小家碧玉。

温如玉见到了人,自然要笑迎过去的。

陆家家底到底在那里,阎氏自然也不会无视温如玉跟陆明珠的。

索性在这里遇到了,温如玉就停下来同她们聊两句。

那阎氏同林县令的女儿林笑音身上穿的,俱是陆家铺子里出来的衣裳。

阎氏一见到温如玉,就过来问她:“这个月的《海棠杂书》还出的么?”

温如玉闻言,笑着回答:“目前定的是每一季送出一本。怕是要等六月份了。”

《海棠杂书》是温如玉在今年三月份海棠花开时出的杂志,其内容主要包括陆家衣料铺子里新出的服装图。

另外温如玉又请了县内的童生、秀才来写了文章。

文章内容也没别的,就是写县内各地的风景。

有好的画也收录一、两页进来。

因为没有特别要强调的文体以及写作的内容,所以加个“杂书”二字。

杂书基本只发给每年有在店内消费超过十两银子的人家,是让邮差寄送的。

温如玉的铺子只开在清河县内,所以基本只有清河县内的太太小姐们会收到杂志。

书本上模特身上穿衣都保守,而且文章内容也都不过是风景画,各地美食。

书中内容不是淫丨词艳丨曲一类,所以各家长辈也不至于将书本没收。

一期《海棠杂书》送出,便有许多家太太过来问过温如玉什么时候再有寄送,好评还是很多的。

目前温如玉请来作书的先生只有两个,一个负责杂志作画,一个负责书写。

温如玉每次完成图样设计后,就交由他们临摹画上去。目前的杂书不是刊刻发送,而是人工手抄的。

县内每年能够花十两银子在店内制作衣服的人家不多,也不过是十来家罢了,先生两、三天的工作量就能完成。

这时候的人对待书本还是很重视的。

虽然温如玉让人做的是“杂书”,但是一听说能够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出书,两位先生直接点头就同意了。

虽说是给女人看的文章,但二人本来都是年纪大了没有精力继续考试,能够有机会出几本书,还能够借此来赚几两银子的花销,这对两位老人来说还是很有诱丨惑力的。

况且给女人的书,也不见得只有女人来看。

所以二人写的文章也着实用了心。

等他们写完后,温如玉会跟女儿、儿媳再审核一遍。

女儿、儿媳主要是看自己喜欢不喜欢,温如玉主要看的是里面会不会出现“三从四德”的内容。

她个人不喜欢规训女子的文章,所以不会让这些内容出现在书中。

虽说只是闲情文章,简单诗词,但杂书一经发出,着实收到了欢迎。她也就准备继续把杂书做下去。

将来如果家里的产业变得更大了,也可以请人刊刻。以后或许还可以单独将杂志售卖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